51亿美元!刚刚,可口可乐出手,星巴克要急了……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行业,更没有长盛不衰的巨头!

眼下,咖啡市场的格局就在激烈竞争中发生着巨变。

据澎拜新闻报道,10月11日,英国酒店与餐饮巨头惠特贝瑞(Whitbread)在官网宣布,美国饮料制造商可口可乐(Coca-Cola)收购英国连锁咖啡品牌Costa的交易案,获得Costa母公司惠特贝瑞(Whitbread)股东的批准。

51亿美元!刚刚,可口可乐出手,星巴克要急了……

(惠特贝瑞股东投票情况)

消息传出后,就有网友调侃称:可口可乐这是要在一夜之间开出近4000家咖啡店啊。

然而,可口可乐是“任性”的爽了,但星巴克估计要急了。

作为世界上最会经营品牌的企业之一,可口可乐的实力毋庸置疑,

想来,有了它的助力,未来的Costa从财力以及资源上都有了和前者较量的资本。

星巴克无疑又多一个强有劲的对手!

(一)

可口可乐为什么要来搅局咖啡市场?

随着消费水平的升级,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饮食生活。

顺势之下,碳酸饮料也被打上了“高糖、高热量”标签,成为非健康饮料的代名词之一。

这样的转变也深刻的反映在了可口可乐的业绩上。

自2012年达到顶峰480亿美元之后,可口可乐的营业收入便连续五年出现下滑。

据2017年年报显示,可口可乐全年净收入354.1亿美元,同比下滑15%,营业利润75.01亿美元,同比下滑13%,营收、净利润全线遭遇断崖式下跌。

为了突破业务瓶颈,可口可乐不得不走上转型之路。

首当其冲的是在可乐去碳酸化上做文章。

可口可乐曾先后推出过健怡可乐、零度可乐、绿色可口可乐、零糖可乐等产品,但效果并不如意。

于是,可口可乐开始倚重买买买,试图通过新品牌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2017年间,可口可乐接连收购或入股了椰子汁品牌Zico、冷压果汁品牌Suja Life LLC、墨西哥气泡水品牌Topo Chico等。

而在饮料这个大行业中,咖啡市场的前景始终较为诱人。

可口可乐总裁兼CEO詹姆斯·昆西就曾表示:“咖啡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饮料类别之一,增长速度为6%。它也是一个具有许多不同元素的类别,从自动售货机到咖啡店,从烘焙的咖啡豆到胶囊咖啡。”

Costa,于1978年在伦敦成立,是仅次于星巴克的全球第二大咖啡连锁品牌。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Costa在英国拥有店铺2400多家,在全球其余31个海外市场拥有店铺1399家,其中中国店铺数为400多家。

显然,通过直接拿下Costa,可口可乐瞬间拥有了一个遍布全球的庞大咖啡业务平台和一个成熟的咖啡产业供应链,为自己在热饮料上的布局拿到一张有利的牌。

(二)

当然,对于Costa来说,被可口可乐收购,也是好事一桩。

相比于星巴克快速的“开疆辟土”,Costa在竞争中似乎始终要慢一步。

尤其是对海外市场的布局。当1999年星巴克宣布进军中国市场时,Costa才在迪拜开设第一家海外门店。而直到2007年Costa才在上海开设第一家中国门店。

这样的Costa,恐怕从未被星巴克视为“威胁”!

然而,可口可乐的到来,却让事情产生了变化。

因为有了前者这颗大树的庇佑,未来的Costa从财力以及资源上都有了和星巴克真正较量的资本。

不仅如此,在星巴克最为看重的中国市场,其还面临着互联网咖啡品牌瑞幸的挑战。

后者主打的咖啡外卖,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那么热衷于去门店买咖啡了,这已经给星巴克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据星巴克近日发布的财报,在2018年第三季度中,其在中国市场的同店销售额下降了2%,而这个数据在上一季度还是增长4%,下降幅度异常明显。

此外,报告期内,星巴克在中国的营业利润率下降了7.6个百分点,跌到了19%。

众所周知,毛利率下滑意味着成本升高,利润下滑,很多时候毛利率的大幅下滑都是企业逐渐走向衰落的信号之一。

显然星巴克再也无法高枕无忧了!

51亿美元!刚刚,可口可乐出手,星巴克要急了……

在这个变化和不确定性成为常态的时代里,没有一种竞争力是永恒的。

眼下,对于星巴克来说,这句话再适合不过了。

左有瑞幸,右有Costa的被动局面, 让其必须做出积极的改变,否则维持多年的霸主地位很可能真的要“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