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风采」民盟盟员张福锁:“科技小院”,一位科学家创建的精准扶贫新模式

「脱贫攻坚风采」民盟盟员张福锁:“科技小院”,一位科学家创建的精准扶贫新模式

「脱贫攻坚风采」民盟盟员张福锁:“科技小院”,一位科学家创建的精准扶贫新模式

张福锁,男,1960年10月出生,汉族,民盟盟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荣获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

自2009年起,他带领团队师生扎根农村、致力脱贫攻坚,先后在河北、吉林、内蒙古、北京等地,探索解决科研与生产脱节、科技人员与农民分离的问题,创建了科学家与农民深度融合、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输血”与“造血”有机结合的“科技小院”精准扶贫新模式。

「脱贫攻坚风采」民盟盟员张福锁:“科技小院”,一位科学家创建的精准扶贫新模式「脱贫攻坚风采」民盟盟员张福锁:“科技小院”,一位科学家创建的精准扶贫新模式

“四零”服务,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河北省曲周县曾是有名的盐碱滩,经过老一辈科学家20余年改土治碱的艰苦奋斗,当地百姓实现了粮食自给,但如何进一步实现绿色增产和农民增收仍面临巨大挑战。

2009年夏天,中国农业大学第一个“科技小院”在这里落户,张福锁带着几位师生住进了小院。作为科技小院的创始人,他解释说,当初将其命名为“小院”,就是寄托了接地气、与农民打成一片之意。

但最初,当地百姓对这些城里来的师生们并不买账:“你种地能种得过我吗?”面对种田“老把式”们的质疑,张福锁带着学生们与当地贫困户同吃、同住、同劳动,打破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屏障,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做到住在小院随时找得到,行在地里随时看得见,下到田里及时给帮助,实现了“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零时差”的“四零”服务。当年秋天,在科技小院的指导下,北油村村民吕福林就成为了玉米高产“状元”。一时间,当地农民争相加入到高产创建活动中。

「脱贫攻坚风采」民盟盟员张福锁:“科技小院”,一位科学家创建的精准扶贫新模式

张福锁在基层指导科学施肥

为进一步发挥好“科技小院”扶贫带贫成效,张福锁团队先后与23个省市区的29家科研院所、63家合作社和37家企业紧密合作,建立了121个“科技小院”,覆盖45种作物产业,培训农民20多万人次。过去10年中,推广应用技术累计5.66亿亩,增加粮食生产3300万吨,减少氮肥用量120万吨,增收节支793亿元,实现增产增收和环境保护共赢,为贫困户脱贫增收、引导当地转变发展方式和增强内生动力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显著成效。

标本兼治,建立扶贫扶智长效机制

张福锁在研究、推广高产高效技术解决贫困户增产增收问题的同时,高度重视贫困户农技培训,推动扶贫与扶智,输血(推广农业技术)与造血(提升农技水平)的紧密结合。

在日常的研究中,他带领团队与农民一起讨论,一起试验,一起实施,既提高了研究结果的实效性,又助力了贫困户对农业技术的掌握和提升。同时,他们还采用田间观摩、科技长廊、科技胡同等多种方式,向贫困户普及农业技术知识。团队还开办了田间学校,由农技专家当老师,村书记当校长,村委会当教室,根据时节系统培养农技骨干,为当地培养了一批接地气、带不走、高素质的农技人才队伍,为助力当地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更重要的是,经过多年探索,科技小院的研究生培养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入住小院的研究生从校园到条件艰苦的贫困村,边学习边实践,边服务边研究,跟农民打交道,跟农田打交道,得到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提升。不仅如此,这些高层次人才在提高了科研素质的同时,也更加感受到农民特别是贫困户的艰辛,更坚定了服务三农,助力脱贫攻坚事业的信心和决心。在“科技小院”,一批又一批的年轻科技工作者加入进来,脱贫攻坚事业的人才大军愈加壮大。

为国际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张福锁的“科技小院”模式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盛赞为“‘精准扶贫’的新模式”。它不仅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推进我国农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小农户为主的其它发展中国家也有广泛的借鉴作用。

「脱贫攻坚风采」民盟盟员张福锁:“科技小院”,一位科学家创建的精准扶贫新模式

2016年,张福锁团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科技小院”让中国农民实现增产增效》,把中国“科技小院”的故事传播到世界各地。

国际小农户可持续发展研究专家吉勒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关于大面积推动小农户增产增效的典型成功案例,是全球提高粮食产量、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模式。

国际粮食安全专家、英国牛津大学的Charles Godfray认为,“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创造了一个农业奇迹,张福锁等人的研究证明减少投入实际上可以大幅提升农业、环境和经济效益”。

国际农业可持续发展专家、美国著名生态学家David Tilman认为,“该研究是科学知识被合理应用于农业实践的一个宝贵例子”。

美、英、德、印等媒体做了类似《印媒:中国的农业奇迹,印度可学习》的多种报道。包括比尔-盖茨基金会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内的许多国际组织纷纷邀请介绍经验。

“科技小院”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精准扶贫的一张名片。

「脱贫攻坚风采」民盟盟员张福锁:“科技小院”,一位科学家创建的精准扶贫新模式
「脱贫攻坚风采」民盟盟员张福锁:“科技小院”,一位科学家创建的精准扶贫新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