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命名的美食

這幾天一直在講魯菜,多為將一些陸地上的珍饈,其實作為臨海的山東地區發展出來的菜系,在海鮮的烹飪上也有獨到的手法,今天咱們就講一道海上的美味——清蒸加吉魚

唐太宗命名的美食

清蒸加吉魚是山東地區特色傳統名菜之一,山東沿海盛產加吉魚。原汁原味,鮮嫩爽口,久食不膩,常作高檔筵席之大件菜。吃時外帶薑末、醋碟用以蘸食,口味尤佳。食畢,以頭尾及骨氽湯,二次上席,開胃醒酒,品味勝過全魚。此種吃法獨特,其它菜系甚為少見,可謂食苑中的一朵奇葩。

唐太宗命名的美食

加吉魚,學名真鯛,是珍貴的食用魚類,山東沿海各地均產加吉魚,但以登萊海灣所產最佳,無論品質、味道俱臻上乘。自古就是魚中之珍品,民間多用此款待貴客。學者郝懿行在《記海錯》中雲:“登萊海中有魚,厥體豐碩,鱗髻赦紫,尾盡赤色,啖之肥美,其頭骨及目多肪腴,有佳味。”加吉魚在海中主要攝取貝類及甲殼類動物為食,其肉質堅實細膩,白嫩肥美,鮮味純正,尤以其頭部因多含膠質而醇美元比。故在膠東,加吉魚向有“一魚兩吃”的習慣。以加吉魚為餚,多以整尾烹製上席,肉盡即將頭及骨刺入鍋氽湯,味最鮮美,為宴後醒酒之佳品。民間流傳著“加吉頭,巴魚尾,刀魚肚皮鮞魚嘴”的諺語,言海中魚類,以此四物最美。

唐太宗命名的美食

關於加吉魚還有一個小故事,相傳唐太宗李世民東征,來到登州。一天,他擇吉日渡海遊覽海上仙山,在海島上品嚐了長相漂亮,味道鮮美的魚之後,便問隨行的文武官員,此魚何名,群臣不敢胡說,於世作揖達到:皇上賜名才是。太宗大喜,想到擇吉日渡海,品嚐鮮魚又為吉日增光添彩,為此賜名加吉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