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延喜:道德经问答(7)如何体悟大道创生、运化的奥秘?

董延喜:道德经问答(7)如何体悟大道创生、运化的奥秘?

▲洛阳老君山老子像

问:如何体悟大道创生、运化的奥秘?

答:老子认为可以通过无和有两种方法去认识道,“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老子这里的“常”,是“一贯”,“常态”,“向来”的意思。这里的“观”,不只是用眼睛看,还包含参照、体悟、内观、明通之意。观者,以道观之也。“常无”,指忘我、无我的清静境界;“常有”,指宇宙自然的化生规律。无与有是一个整体,无为根,有为用。道隐无名,神化莫测,变化万千,这是 “妙”字的象征意义。世间万有,都有其个性,有其边际,这是 “徼”字的象征意义。坚持从无的角度来观察道,想要以此来理解它的与众不同,才能体悟到大道创生的奥秘;坚持从有的角度来观察道,想要以此来理解它的作用之广大,才能体察到大道运化的轨迹。“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说的是本体论的内容,“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说的是方法论的内容。本体论和方法论说的都是认识论,说的都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人天相应的辩证观。“常无,欲以观其妙”的“观”,是以“无”为切入点来认识世界,就可以得到 “道”的奥妙精髓;“常有,欲以观其徼”的“观”是从“有”入手来认识世界,就可以看到 “道”的博大精深。

(【原创】摘自董延喜《道德经传家版》)

董延喜:道德经问答(7)如何体悟大道创生、运化的奥秘?

【作者】董延喜,号延熹道人。资深媒体人,网络种道者。创办的《中国道学论坛》等道网传媒,拥有会员粉丝超百万;创作的《道德经传家版》,成为深受普通百姓欢迎的大众读本;在全国各地讲授老子文化400多场,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研发的“生活道学”系列讲座,被列为国家图书馆公开课。

董延喜:道德经问答(7)如何体悟大道创生、运化的奥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