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李詠的時代在遠走 但時代會記錄他們留下的痕跡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先生與世長辭,享年94歲。我看到的第一手報道來自蘋果日報,上面寫著——武俠小說泰斗金庸逝世,享年94歲。文中還配著一張金庸的圖,上面寫著1924-2018。我看到蘋果日報的報道時,先是一驚,隨後心懷僥倖:“蘋果日報”嘛,一向不怎麼靠譜,指不定待會兒金庸那邊就闢謠說是假消息了。其實我內心深處很清楚,這就是事實,只不過消息來得太突然,讓人難以接受,這大概就是自欺欺人的表現吧。

金庸、李詠的時代在遠走 但時代會記錄他們留下的痕跡

金庸離世 享年94歲

我想很多人的反應都跟我差不多,就如昨天突然看到李詠去世的消息一樣,之前許久沒聽到他的消息,但是當他再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時,竟是訣別。此前沉默,此後永遠無聲…抗癌17個月,默然離世,遺言是:沒有遺憾,只有不捨。

金庸、李詠的時代在遠走 但時代會記錄他們留下的痕跡

10月29日,李詠妻子發文宣佈李詠離世

金庸、李詠的時代在遠走 但時代會記錄他們留下的痕跡

6+1手勢送別李詠

金庸、李詠的時代在遠走 但時代會記錄他們留下的痕跡

6+1手勢送別李詠

各家媒體的推送幾乎都是這麼介紹金庸先生的:金庸,原名查良鏞,生於浙江省海寧市,1948年移居香港 。當代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代表作品有: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雪山飛狐、書劍恩仇錄等。當然,媒體的介紹沒有問題,因為金庸先生確實有這麼多的身份,他的作品就更不用我多著筆墨來談了。金庸先生武俠小說泰斗的稱號也極為深入人心,甚至在很多人心中,他就是武俠小說的代名詞。不過這些對我來說都無關緊要,我心目中的金庸,存在於他的影視作品裡。

金庸、李詠的時代在遠走 但時代會記錄他們留下的痕跡

金庸作品改編電視劇作品1

金庸、李詠的時代在遠走 但時代會記錄他們留下的痕跡

金庸作品改編電視劇作品2

金庸、李詠的時代在遠走 但時代會記錄他們留下的痕跡

金庸作品改編電視劇作品3

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金庸先生除了是武俠文學巨匠,他也是武俠影視劇發展的重要推動者,由他小說改編而來的影視作品,是多少人心目中不可超越的經典?遙想你我年幼時,看著電視中洪七公的降龍十八掌,是否有偷偷在隱蔽的地方拙劣地比劃著電視中的動作?看著韋小寶能娶七個那麼漂亮的老婆,是否有幻想過自己長大後也要娶七個好看的女子?看著張無忌被趙敏欺騙,是否十分著急地想讓他看清那妖女的真面目?我們對於金庸的印象,不止留在於書本之上、文字之中,還留在根據他作品改編而成的影像作品裡。儘管金庸的作品已經被翻拍過很多次了,但是原作者的離世,象徵著那個金庸武俠劇盛行年代的落寞。即使還有導演孜孜不倦的翻拍著金庸的作品,但對於不同年代的人來說,最經典的金庸影視作品已經定型。他心中的經典可能是黃日華版的喬峰,可能是李亞鵬版郭靖,可能是李若彤版的小龍女…也可能是其他的演員版本,但這個經典不可能是以後翻拍的任何金庸作品了。

金庸、李詠的時代在遠走 但時代會記錄他們留下的痕跡

黃日華飾演喬峰

金庸、李詠的時代在遠走 但時代會記錄他們留下的痕跡

李若彤飾演小龍女

就如我昨天在朋友圈看朋友悼念李詠的一句話:不是我們不愛看央視的綜藝,而是央視自己把好看的綜藝都停播了。我想,這句話的本意是並不真的是在怪央視把好看的綜藝停播了,而是對於我們這代人來說,《非常6+1》、《幸運52》沒了李詠,和《今日說法》沒有撒貝寧是一個道理,提起《今日說法》的主持人,大家第一個想起的都是撒貝寧,有多少人知道張紹剛老師也曾主持過《今日說法》呢?央視好看的綜藝並沒有停播,只是那些我們熟悉的面孔都不在了。舉個例子,你能想象沒有何炅、謝娜的《快樂大本營》嗎?要是《康熙來了》的主持人不是蔡康永和小S,你會做何感想?對於我們來說,這些熟悉的面孔是我們成長過程中一個無聲的見證者,他們是我們某一人生階段的成長印記,而且這個印記將永遠留在我們的回憶中。此生我們都無法面對面的交流了,但我們從他們那裡得到的精神層面的歡愉,將融匯在記憶的相冊中,或許在某個時間節點,就翻到了李詠砸金蛋的那一刻、翻到了陳浩民練成六脈神劍、翻到了那句“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金庸、李詠的時代在遠走 但時代會記錄他們留下的痕跡

李詠砸金蛋

金庸、李詠的時代在不斷遠走,時光或許會模糊人們的記憶,但時代會記錄他們留下的痕跡。他們沉默而逝,但人間的聲聲念念不會停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