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林语堂先生所著《苏东坡传》,看苏轼一生跌宕,却又达观幽默

今天要说的书是《苏东坡传》。来看看苏轼是如何在跌宕起伏甚至绝望的人生里,找到生活的乐趣的。

《苏东坡传》的作者林语堂先生,他在自序的第一句就说道:“我写苏东坡的一生其实没有别的理由,只是想写罢了。”能用半生去惦念一个人,足见此人对作者深刻的影响力。

读林语堂先生所著《苏东坡传》,看苏轼一生跌宕,却又达观幽默

我们日常所了解的苏轼,最常见称谓即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文学家。但在本书中,林语堂发现了苏轼更有生活情趣的一面,苏轼的一生不再是堆砌出来的称谓,也不再是教科书里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而是变成了一个多元、立体、满是生活趣味的普通人。苏东坡曾对弟弟说过这样一句话:“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译成白话就是,我上能陪玉皇大帝指点江山,下能和村野乞丐把酒言欢,我觉得这世上的人,都是好人。能如此率性而言的苏东坡,真是太有魅力了。

读林语堂先生所著《苏东坡传》,看苏轼一生跌宕,却又达观幽默

不同于很多名人传记的表达形式,林语堂在按照常规时间顺序描写苏轼一生的同时,又在每一章节中,插入了非常多关于苏轼的生活琐事,看似微小,但累积起来,恰恰正是林语堂发现苏轼“有趣”的地方。而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关于他“有趣”的琐事,多是发生在他被不断贬谪之后。“逆境中的达观”,是林语堂十分欣赏苏轼的一点。下面就由我来为您介绍,林语堂眼里的苏轼,究竟是怎样在逆境中找到生活里的乐趣的。

这篇文字,我们就先来说说,苏轼天生达观幽默的性格。

读林语堂先生所著《苏东坡传》,看苏轼一生跌宕,却又达观幽默

苏轼出生于今天的四川眉山,富足的家庭让他的成长环境要比当时的大多数人家都好。严父慈母,还有目不识丁却极为爽朗嗜酒的祖父,沉默但稳重真诚的弟弟苏辙,年龄相仿的同窗好友,以及让苏轼至死都辗转惦念的表妹……一大堆可以结伴嬉戏的朋友,让苏轼度过了十分快乐的童年和青少年。

大多数人在说到苏轼时,都会着重去说苏轼的文学天赋,但只有林先生将苏轼在少年时期展现他天资聪颖的一面生动地再现出来:在无数个星星布满夜空的晚上,苏轼和叔伯们、弟妹们,摆上几盏清茶、几碟干果,便能彻夜高谈阔论,指点星河。年幼的苏轼很开朗,也很健谈。林语堂认为,这一时期是苏轼培养成后来“聊天幽默”性格的基础,也是让他在之后跌宕起伏的一生里,都没有陷入过于孤独的境遇里最重要的一点。

读林语堂先生所著《苏东坡传》,看苏轼一生跌宕,却又达观幽默

成年后的苏轼好酒、爽朗、健谈、幽默,偶尔也会玩笑似的恶作剧,面对心爱的人,依旧百转千回的柔肠。亲人,与其说是割不断的血脉,倒不如说,他们是苏轼成长的影子。“故乡”也是苏轼,以及历来众多游子内心最柔软的一块地方,在“从前车马很慢……”的岁月里,离开和回来都需要付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有时还会有性命之忧,很多人在离开故乡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只能写下“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这般词句,借以表达内心满满的眷念。

二十一岁时,苏轼离开眉山,跟着父亲,带着弟弟,进京赶考。很难想象,苏轼第一次“名噪文坛”,就是因为他在试卷上杜撰的一句话。苏轼在文中写到这样一句话:“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什么意思呢?尧治理天下的时候,皋陶被任命为法官。有一回,他要判处一些犯了罪的人死刑,并且在朝堂上再三坚持这个观点。然而尧却说应该宽宥他们,同样,尧也多次坚持自己的观点。

读林语堂先生所著《苏东坡传》,看苏轼一生跌宕,却又达观幽默

担任主考官的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则是当时称霸诗坛的梅尧臣。两个人看到苏轼的文章,大为赞叹。但文人好面子也在这个地方,饱读诗书的两位诗人,百思不知此句的出处,但又拉不下脸去问,只好就趁苏轼前来拜谢的时候,借故问他。没想到,年轻的苏轼竟然理直气壮地直接承认“就是我编的”,但不忘补上一句,“既然喜欢我的文章,又何必在意这一句话的出处呢?”欧阳修大喜过望,预言道,他日苏轼必将凭文章“独步天下”。一句玩笑似的杜撰,一篇让人交口称赞的文章,年轻的苏轼火了。“出名要趁早”这句话,对他来说,真的再合适不过了。然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在书中,林语堂接下来描写的几件事,才是苏轼真正凸显出他“幽默”的地方。

读林语堂先生所著《苏东坡传》,看苏轼一生跌宕,却又达观幽默

苏轼在中得进士之后,在京城为官,有一次,他去拜访宰相吕大防。不巧吕大防正在睡午觉,等来等去,等得他都不耐烦了,吕相爷总算出来了。苏轼不甘心白等了这么久,他瞄到客厅瓦缸里的一只绿毛龟,他灵机一动,指着龟说:“它不稀奇,有种三对眼睛的乌龟那才是难得稀奇呢。”吕大防瞪圆双眼说:“世上有六只眼的龟?”话一出口吕大防就后悔了,意识到苏轼肯定在捉弄自己。只见苏轼坏坏的说:“当然有了,唐中宗的时候就一位大臣就进献过一只六眼龟,大臣还说六眼龟长三对眼,但一般的龟只有一对。所以,相爷您看,六眼龟睡午觉,肯定是要睡普通龟的三个觉呢。”吕大防只能暗自吃了哑巴亏,但也只能尴尬地笑着耸耸肩。

再说中书舍人刘贡父晚年得了一种奇怪的病,头发眉毛掉得一根不剩,鼻梁还塌了下去。有天这俩人一起饮酒,互相调侃,苏轼巧改汉高祖刘邦诗句云:“大风起兮眉飞扬,安得猛士兮守鼻梁!

读林语堂先生所著《苏东坡传》,看苏轼一生跌宕,却又达观幽默

此类例子,不胜枚举。

苏轼开玩笑没有避讳,宰相、中书舍人无论官职、身份,他谁的玩笑都开,真的应上了他对自己的总结:“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但苏轼捉弄人时开的玩笑绝不低俗下流,是建立在他博学和达观的性格之上的。今天有一个非常时髦的词汇叫做“雅痞”,形容苏轼应该是比较合适的。

为父母守丧后,苏东坡再也没有回过故乡。京师风起云涌,他的命运也随之飘摇,或是“自请出京”或是不断被贬谪,总之,离故乡眉山是越来越远了。远离故土的人,总是会有些伤感,但是苏轼不然,他越活越明朗,越活越健谈。春风得意时,他志存高远,与友人相约,潜心研究文学,关心时事。人生失意时,他也能苦中作乐,胸怀天下,不忘初心。孔夫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林语堂笔下的苏轼不管走到哪儿,都从不失掉他的这份儿率真和幽默,也正是基于此,才让这三百多页的书中,处处都透露出幽默的气息吧。

读林语堂先生所著《苏东坡传》,看苏轼一生跌宕,却又达观幽默

题外话:读书可以扩充我们知识边界,获得更多看问题的视角,但盲从是要不得的...

喜欢我的文章就果断关注转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