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晋县高质量发展,这项工作得到中央、省、市持续关注!

宁晋县高质量发展,这项工作得到中央、省、市持续关注!

10月29日,《河北日报》11版以《宁晋引进高质量项目完善产业链条》为题,再次对我县高质量发展进行报道。今年以来,我县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得到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纷纷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报道,大大提升了我县知名度和影响力,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宁晋县高质量发展,这项工作得到中央、省、市持续关注!

本报讯(通讯员申建宁 记者邢云)宁晋县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坚持“引外、活内”两手抓,项目建设呈现良好势头。截至8月底,全县签约项目67个,总投资274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58个,总投资238亿元。引进外资1.4亿美元,提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在邢台市二季度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擂台赛”上,该县招商引资工作位列全市首位。

宁晋县强化招商引资领导机制,县领导对重大项目直接服务,并分别带队到北京、上海等地精准招商,确定多个重大产业支撑项目。组建城建、农业、文体卫生等6个专业招商办公室,由相关副县长任主任,形成专业招商合力。围绕装备制造、光伏新能源、生物医药、电线电缆、化工新材料五大主导产业,该县确定了50家具备新动能发展优势的目标企业,走“联合、联办、联营”发展之路,达成投资意向项目68个,总投资280亿元。此外,宁晋商会发挥优势,鼓励引导宁晋籍商人回乡发展、投资兴业。据统计,今年签约的项目中,宁晋籍商人回乡投资或牵线引进的项目有22个,成为一支重要的招商力量。

为保证高质量项目落地,宁晋县各级各部门负责人带头解难题,对项目推进中涉及的土地、水电等环节,分包县级领导现场办公,及时解决。其中,在县委主要领导的协调下,投资20亿元的中科鑫宝新材料项目,从项目对接到项目开工仅用97天。同时,对重大招商项目落实“一揽子”扶持政策,极大提升了客商投资信心。河北中盐龙祥盐化有限公司、石药集团宁晋生物科技产业园、晶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纷纷追加投资扩建项目。同时,全县推行“清单+代办”机制,从项目选址到用地、用电、用水等关键节点,逐一列出清单,提前介入解决,解除项目建设的后顾之忧。

宁晋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招商之路,严控涉污企业,确保项目质量。在今年签约的项目中,绝大部分都是低排放或零污染的环保项目。该县提出,严格项目引进程序,严把评审、签约、退出等环节,对项目的产业政策、投资强度、产出效益及投资意愿、条件诉求等进行综合评估,明确项目责任义务,提高招商项目门槛。据统计,今年签约的项目中有上市公司3家、外资项目2个。同时,依托县域特色产业和独有的资源禀赋,开展“点对点”精准招商。今年以来,该县外出对接企业近200家,达成投资意向项目87个。

通过项目招商有力拉动,宁晋县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一批新材料、生物制药、现代农业、高端装备制造等现代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截至目前,该县实施省重点项目5个,市重点项目17个,数量、总投资额均排在全市第一。

9月13日,《经济日报》10版以《河北宁晋:三大举措推进高质量发展》为题,对我县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报道。

宁晋县高质量发展,这项工作得到中央、省、市持续关注!

今年,河北宁晋县明达线缆集团董事长雷国玺异常繁忙,“企业通过转型升级,把生意扩展到了全球近20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出口创汇5600万美元,今年前8个月已经达4800万美元,预计全年可达7200万美元”。

明达线缆集团产销两旺,正是宁晋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来,该县通过瞄准高端选项目、依托资源搞创新、贴近市场抓升级三大举措,在全县形成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去年该县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为308.28亿元、17.5亿元,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瞄准高端选项目

人工智能视网膜技术应用、深海雷达探测系统、LED5050基板……这一系列高科技产品都是宁晋县鼎瓷已交付的产品。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徐建林介绍说,公司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生产线,主导产品列入国家“十三五”重点新产品计划支持领域。2017年,公司完成科研项目12项,生产新型电子陶瓷产品达40余个。

近年来,宁晋以高质量项目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以产业转型促高质量发展。宁晋县委书记唐树元说,发挥产业种类多、链条完整的优势,积极对接大型国企、上市公司、知名民企,开展“点对点”精准招商,将科技含量高、生态环保并有助于完善产业链条的项目引进来。

今年一季度,宁晋签约的42个产业项目中,投资10亿元以上的高新技术项目有6个。在“5·18”河北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期间,又成功签约中国宁晋·未来科技产业园项目和冀中能源惠宁化工产业园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总投资额达84亿元。同时还将28个不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项目拒之门外。

为确保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宁晋实行“清单+代办”服务,对项目建设关键因素逐一列出清单,由县级干部分包,全程帮扶,确保了项目尽快投产达效。“项目从签约到开建仅用了3个月时间,我们力争年内完成土建并试生产。”中科鑫宝高分子材料项目负责人邵炳军说,这个总投资11.68亿元的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北方地区最大的聚苯醚新材料生产基地,产品将填补国内空白。

依托资源搞创新

宁晋县拥有耕地120万亩,是河北省产粮第一大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宁晋积极发展粮食深加工产业。

玉锋实业集团是一家集玉米收储、加工及研发等于一体的大型企业。为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公司建起了省级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实现了把玉米“吃干榨净”。集团董事长王玉锋算了一笔账:以1千克玉米为例,经过初加工制成淀粉、胚芽、蛋白粉、玉米浆,从最初的每千克1.8元涨到了2.3元,增值率达28%,经过深加工后,最多可增值到3.46元,最终增值率可达90%以上。

随着玉锋集团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不仅解决了全县及周边县市300万亩玉米的销售问题,还带动了当地种植、养殖、医药、食品、运输等产业快速发展。

宁晋县地下资源丰富,蕴藏着1000亿吨以上的岩盐资源,储量大、盐层厚、品质高。依托这一资源优势,宁晋以化工新材料、高端生物制药、高档日用化学品为发展方向,按照循环化、精细化发展理念,计划到2020年建设综合盐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基地。目前,盐化工园区共入驻企业42家,总投资208亿元,形成了产业链。

贴近市场抓升级

走进童泰婴幼儿服饰有限公司,每层1万多平方米的立体车间内,法国力克自动排版及裁剪系统、奥地利齐码印花设备正在不停地运转……

“目前公司的生产条件已经达到了国际最高水平,在米兰、东京、巴黎建立了研发中心,并在马来西亚建立了覆盖东南亚的销售中心。”公司负责人耿华彬介绍说。

宁晋享有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美誉,拥有各类纺织服装企业1000余家。近年来,该县引导鼓励企业以市场为导向,服装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由纺织服装“大县”到“强县”的转变。

6月份,晶澳太阳能公司宣布为非洲纳米比亚6.5MW太阳能电站供应全部半片组件。该组件可有效降低电阻损耗,使其在高温、高紫外线的环境下具有更为突出的发电优势。同时,晶澳太阳能公司用3年时间布局国内商用市场,加盟商数量超过200家,仅家庭光伏发电系统一项就超过2000套。

“我们的户用系统深受客户青睐,靠的就是读懂了客户需求。”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靳保芳说,晶澳公司目前在全球拥有11个生产基地、20多个分支机构,产品销售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贴近市场抓升级的还有宁晋传统产业电线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明达牌’盾构机电缆成功应用到华电‘初心号’盾构机上,开启了穿越黄河之旅。”明达线缆集团总裁雷文康自豪地说,“初心号”是我国首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能够为其提供电缆配套,标志着明达产品已经走向了“高精尖”。

明达线缆只是宁晋县608家线缆企业的一个代表。经过近40年的发展,宁晋成为全国线缆三大产业基地之一,北方最大的电线电缆生产基地。2017年全县线缆产值达300多亿元。

5月7日,《河北日报》12版以《宁晋以高质量项目推动产业提档升级》为题,对我县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报道。

宁晋县高质量发展,这项工作得到中央、省、市持续关注!

本报讯(通讯员申建宁 记者邢云)日前,位于宁晋县的玉锋实业集团年产40万吨F55果葡糖浆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微管膜过滤系统,过滤精度仅0.1微米,其成品储存能力达1.6万吨,属同行业目前最大;同时,中科鑫宝高分子材料项目从签约到开建仅3个月时间。该项目以研发生产聚苯醚(PPO)新材料为主,建成投产后将打破国际垄断,填补国内空白。

近年来,宁晋县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持续发力。不久前,该县6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涵盖新材料、生物制药等多个领域。

据了解,纺织服装是宁晋县传统产业,近年来,作为当地龙头企业的童泰婴幼儿服饰有限公司持续加大投入,引进法国力克自动排版及裁剪系统、日本川上拉布机和奥地利齐码印花设备,建设了达17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和6万平方米的物流中心及库房,硬件水平达到国际一流。同时,他们还在意大利米兰、日本东京、法国巴黎建立研发中心,在马来西亚建立覆盖东南亚的销售中心,并与迪士尼公司展开合作。

河北圣和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拥有激光切割、智能焊接机器人等先进生产设备,生产工艺技术居国内先进水平。目前,该公司在全国建立销售网点1500个,并成为旋耕机国家标准起草单位。近年来,该公司旋耕机年平均销售数量为4万台,全国市场占有率约为40%左右。

针对全县电线电缆、纺织服装、机械制造、食品深加工等产业转型升级,该县制定出台相关方案,对技术改造、人才引进、品牌创建、研发平台建设等方面提供支持。其中,实施龙头企业培育计划,每个产业选出3家企业“一企一策”培育,打造具有行业争先、技术领先、效益优先的“地标型”企业,力争两年内形成2个以上产值超百亿元、5个超50亿元、10个超10亿元的企业。同时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全年新认定6家高新技术和8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争取建成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1家、科技企业研发中心3家。

高质量项目的顺利实施,将进一步完善该县产业发展链条,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据统计,今年,宁晋县将实施亿元以上项目30个,总投资356亿元。其中列入省重点项目5个,总投资139.5亿元;列入市重点项目17个,总投资246.17亿元。

10月11日,《河北经济日报》7版头条以《宁晋以项目建设促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题,对我县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报道。

宁晋县高质量发展,这项工作得到中央、省、市持续关注!

宁晋县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和主抓手,围绕装备制造、光伏新能源、生物医药、电线电缆、化工新材料五大主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经济发展后劲和活力显著增强。

本报讯(通讯员申建宁 记者尹义坤)宁晋县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和主抓手,把招商引资作为项目建设的源头和活水,立足现有主导产业,坚持“引外、活内”两手抓,既从外地寻找商机、对接项目,又注重激发现有企业活力,全县项目建设呈现出良好势头,经济发展后劲和活力显著增强。今年以来,该县实施亿元以上项目30个,总投资356亿元。列入省重点项目的数量、总投资额均居全邢台市第一。实现入统外资1.4亿美元,提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动员多方力量,形成高质量招商合力。宁晋县强化招商领导机制,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县党政主要领导对于重大项目直接协调、直接服务、直接推动、直接落实,县委书记、县长分别带队到北京、上海等地开展精准对接招商,敲定多个重大产业支撑项目。组建城建、农业、文体卫生等六个专业招商办,由相关副县长任主任,做到管行业就管招商,形成了专业招商合力;明确招商主攻方向,围绕装备制造、光伏新能源、生物医药、电线电缆、化工新材料五大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确定50家具备新动能发展优势的目标企业,走“联合、联办、联营”发展之路;科学调配招商力量,充分发挥开发区和乡镇招商“主力军”作用,下任务、压担子。同时,发挥宁晋商会点多面广的优势,鼓励引导宁商回乡发展、投资兴业。今年签约项目中,宁商回县投资及牵线引进的项目达22个,成为招商引资的生力军。

强化要素保障,确保高质量项目落地。宁晋县领导带头解难题,对项目落地涉及的土地、水电等要素制约,分包县级领导深入一线,现场办公,及时协调解决。其中,投资20亿元的中科鑫宝新材料项目,从项目对接洽谈到入场动工,仅用97天时间,创造了鑫宝速度和宁晋态度;落实政策提信心,按照投资协议约定,宁晋县对石药、中盐、鑫宝等重大招商项目落实“一揽子”扶持政策,极大提升了客商投资信心。中盐、石药、晶龙等重点企业发展劲头高涨,纷纷追加投资,扩建项目;完善机制强服务,宁晋县推行“清单+代办”机制,为加快重点招商项目落地,从项目选址开始,针对项目占地、用电、用水等关键因素,逐一列出清单,提前介入解决,有效破解了项目落地的瓶颈制约。今年以来,已安排重点项目建设用地730亩,协调石津灌区向盐化工园调水480万方,加快推进国电投热电联产项目,解除项目落地的后顾之忧。

更新发展理念,严把高质量发展源头。宁晋县提高项目门槛,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招商之路,始终坚守生态环保底线,严控涉污企业,确保项目质量。今年签约项目中,一半以上是“低排放、零污染”的环保项目;规范招商程序,严格项目引进程序,严把评审、签约、退出等关键环节,对项目的产业政策、投资强度、产出效益及投资意愿、条件诉求等进行综合评估,明确项目责任义务,提高招商项目门槛。新业态不断涌现,引进了一批新材料、生物制药、现代农业、高端装备制造等现代产业。玉锋集团建设总投资46.2亿元的大健康产业园;河北正天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建设通用飞机制造项目;河北老年病医院投资管理公司投资17亿元,建设现代医养结合示范基地,推动全县健康养老产业迈入快车道。

3月30日,《河北经济日报》7版头条以《宁晋以高质量项目促高质量发展》为题,对我县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报道。

宁晋县高质量发展,这项工作得到中央、省、市持续关注!

宁晋县坚持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今年将实施亿元以上项目30个,总投资356亿元。其中,列入省重点项目5个,总投资139.5亿元,列入市重点项目17个,总投资246.17亿元,列入省重点项目的数量、总投资额均居邢台市第一

本报讯(通讯员申建宁 郭晨曦 记者严明)宁晋县中科鑫宝高分子材料项目从签约到开工建设仅3个月时间,年内力争完成土建主体并试生产。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销售收入将达14亿元,成为北方地区最大的聚苯醚新材料生产基地,打破国际垄断,填补国内空白。

今年以来,宁晋县坚持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持续发力,在日前该县举行的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投资11.7亿元的中科鑫宝高分子材料项目、投资46.2亿元的玉锋实业集团生物大健康产业园等6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涵盖新材料、生物制药、机械制造、电线电缆、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总投资达66.6亿元。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将进一步完善全县产业发展链条,优化经济结构,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该县以战略思维、世界眼光编制电线电缆、纺织服装、机械制造、食品深加工等产业转型升级方案,出台技术改造、人才引进、品牌创建、研发平台建设等支持措施,提高产业层次和水平。实施龙头企业培育计划,每个产业选出3家企业“一企一策”培育,打造具有行业争先、技术领先、效益优先的“地标型”企业,力争两年内形成2个以上产值超百亿元、5个超50亿元、10个超10亿元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全年新认定6家高新技术和8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争取建成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1家、科技企业研发中心3家。

为加快项目建设步伐,该县不断加大服务力度,对重点项目和纳税500万元以上的20家生产性工业企业,全部由县级干部进行分包联系。充分发挥重点企业(项目)服务办公室作用,为企业(项目)提供全方位服务,创造优质的投资环境,助力项目顺利推进。

据悉,宁晋县今年将实施亿元以上项目30个,总投资356亿元。其中,列入省重点项目5个,总投资139.5亿元,列入市重点项目17个,总投资246.17亿元,列入省重点项目的数量、总投资额均居邢台市第一。截至3月20日,该县全部财政收入完成6.28亿元,占全年任务目标的29.7%,同比增长15.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28亿元,占全年任务目标的30.1%,同比增长6.7%,提前11天实现高质量“开门红”。

10月9日,《邢台日报》头版头条以《宁晋: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上出实招 》为题,对我县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报道。

宁晋县高质量发展,这项工作得到中央、省、市持续关注!

“企业贴近市场进行转型升级,把生意扩展到全球近20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出口创汇5600万美元,今年前8个月已达4800万美元,预计全年可实现7200万美元。”明达线缆集团总裁雷文康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盾构机电缆成功应用到“初心号”盾构机上,标志着明达产品已经走向了“高精尖”。

明达线缆集团产销两旺,正是宁晋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上频出实招,通过瞄准高端选项目、依托资源搞创新、贴近市场抓升级,打造发展新优势。今年前8个月,该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和财政收入分别为102.9亿元、15.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9%和9.7%,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人工智能视网膜技术应用、深海雷达探测系统等高科技产品都出自宁晋宁纺鼎瓷公司。“人工智能视网膜可通过刺激人体受损的视网膜,能使视网膜恢复部分功能,这项技术在国际上也是领先的。”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徐建林介绍说,公司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生产线,主导产品列入国家“十三五”重点新产品计划支持领域。2017年,公司完成科研项目12项,生产新型电子陶瓷产品达40余种。

以高质量项目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以产业转型促高质量发展。县委书记唐树元说,宁晋发挥产业种类多、链条完整的优势,积极对接大型国企、上市公司、知名民企,瞄准高端选项目,将科技含量高、生态环保并有助于完善产业链条的项目引进来。

1——8月份,全县签约项目67个,总投资274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58个,总投资238亿元;实现入统外资1.4亿美元,提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在全市二季度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擂台赛”上,宁晋县招商引资工作位列全市第一。

宁晋县地下资源丰富,蕴藏着1000亿吨以上的岩盐资源,储量大、盐层厚、品质高。依托资源优势,宁晋以化工新材料、高端生物医药制药、高档日用化学品为发展方向,按照循环化、精细化发展理念,计划到2020年,打造成盐化工、精细化工、医药化工有机结合,多门类综合发展的盐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目前,盐化工园区共入驻企业42家,总投资208亿元,形成了以氯乙酸为中间体,氯乙酸—羧甲基纤维素钠、氯乙酸—氯甲烷—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产业链。

前不久,晶龙集团蝉联2018中国企业500强和2018中国制造企业500强。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靳保芳把成绩归功于产品创新和贴近需求,“在应对贸易保护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晶龙依托科技创新和智能制造,读懂了客户需求,实现了光伏产品海外市场出货量占比达60%左右。”前8个月,晶龙实现主营业务228.68亿元,利税11.69亿元,同比上涨2.13%和11.65%。

3月26日,《邢台日报》头版头条以《宁晋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题,对我县的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报道。

宁晋县高质量发展,这项工作得到中央、省、市持续关注!

本报讯(记者李开 通讯员申建宁 郭晨曦)“中科鑫宝高分子材料项目从签约到开工建设仅用3个月时间,年内力争完成土建主体并试生产,速度的背后是当地大力优化发展环境,服务项目建设的良好氛围。”3月22日,负责人邵炳军在项目建设现场介绍说,该项目以生产研发聚苯醚新材料为主,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北方地区最大的聚苯醚新材料生产基地,产品可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际垄断,年销售收入可达14亿元。

今年以来,宁晋县坚持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持续发力,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带动全局。在不久前举行的春季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投资11.7亿元的中科鑫宝高分子材料项目、投资46.2亿元的玉锋实业集团生物大健康产业园等6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涵盖新材料、生物制药、机械制造、电线电缆、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总投资达66.6亿元。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将进一步完善全县产业发展链条,优化经济结构,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我们坚持以战略思维、世界眼光谋划产业发展定位,有针对性地引进前景广阔、潜力巨大、支撑明显的高质量项目,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宁晋县委书记唐树元说。

为更好地促进电线电缆、纺织服装、机械制造、食品深加工等产业转型升级,宁晋出台技术改造、人才引进、品牌创建、研发平台建设等支持措施,提高产业层次和水平。实施龙头企业培育计划,每个产业选出3家企业,实行“一企一策”培育,打造具有行业争先、技术领先、效益优先的“地标型”企业,力争通过两年的时间,培育形成2个以上产值超百亿元、5个超50亿元、10个超10亿元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全年新认定6家高新技术和8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努力建成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1家、科技企业研发中心3家。

“开展好‘双创双服’活动是推动宁晋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将全力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全力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县长李小平说,宁晋县对重点项目和纳税500万元以上的20家生产性工业企业,全部由县级干部分包联系。

据悉,宁晋县今年将实施亿元以上项目30个,总投资356亿元。其中,列入省重点项目5个,总投资139.5亿元,列入市重点项目17个,总投资246.17亿元,列入省重点项目的数量、总投资额均居全市第一。截至3月20日,全县共完成全部财政收入6.28亿元,占全年任务目标的29.7%,同比增长15.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28亿元,占全年任务目标的30.1%,同比增长6.7%,提前实现首季“开门红”。

编审贾 凡

监制段振岩

宁晋县高质量发展,这项工作得到中央、省、市持续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