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總在絕望中誕生」!大師的智慧,帶你穿越熊市的黑暗

牛市總在絕望中誕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長,在憧憬中成熟,在希望中毀滅。

——約翰·鄧普頓

“牛市總在絕望中誕生”!大師的智慧,帶你穿越熊市的黑暗

約翰·鄧普頓(John Templeton),全球投資界的傳奇人物。

他以逆向投資聞名於世,被認為是20世紀最著名的逆向投資者

今年年初,我們寫過鄧普頓的生平和經典投資案例,詳見《88歲做空科技股獲利近億、買104只垃圾股賺3倍…最偉大的逆向投資者》。

鄧普頓關於市場、特別是熊市的生存策略,也很有名。

今天我們節選了鄧普頓的一篇媒體訪談和一篇備忘錄,希望大師的智慧,能助我們穿越熊市的黑暗。

《傑出投資者文摘》訪談

1、常識是個好東西

半個世紀以來我們工作都非常努力——不是一週工作35個小時,而是50、60、70個小時。不過一個人是不可能做所有的工作的。

現在,我們在8個國家有辦公室,有500多個不同行業的專家。

即便是這麼龐大的專家群,我們仍然發現投資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所以,勤勉是獲取超凡業績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牛市總在絕望中誕生”!大師的智慧,帶你穿越熊市的黑暗

獲取超凡業績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常識。

真的,好的投資就是常識。

不要被狂熱所左右,不要被失望所左右,不要買那些你不懂的東西。在買之前永遠做好功課,制定長期的計劃,在熊市來臨之前就準備好如何度過。只要掌握了一般的常識,長期來看你就能取得優良的投資業績。

2、準備好吧,熊市終歸到來

沒有投資顧問能夠英明到從不犯錯。

當我們賣出某個資產而買進另一項資產的一年或者兩年後,至少有1/3的時間,我們希望當時從來沒有那樣做過。

我很懷疑我們決策正確的紀錄是否能夠超過2/3。

我們永遠不可能預測經濟週期,同樣我們也不能預測股市的漲跌,我們從未發現任何人預測的準確程度超過60%。

但是我們會對客戶說:不必擔心,準備好吧。你知道熊市終歸會回來,你知道經濟衰退終歸回來,你只是不知道它們什麼時候來。

“牛市總在絕望中誕生”!大師的智慧,帶你穿越熊市的黑暗

如果你知道將會發生的事情,你就會在財務上做好準備。你不能過度使用槓桿,因為在你犯錯的那段時間裡,你會被清場出局。

如果你在1/3的犯錯時間裡負債投資,那麼只要有一次熊市,就足以將你三振出局。你不會每一次都那麼倒黴,但我情願沒有借過任何東西。

你做好心理準備,不要在錯誤的時間因為恐懼而愚蠢地賣出。

如果你徹底準備好並且知道你將要度過熊市和衰退,你就會發現它們既是成功的威脅,也是機會。

3、低買高賣是在“幫別人”

如果你想有比大眾更好的投資業績,你必須做與眾不同的事。我把這些理念做一個簡單陳述:幫助人們。

當人們絕望地、不顧一切地試圖賣的時候,通過買入股票而幫助他們。當人們滿腔熱情地買的時候,通過賣出股票而幫助他們。

與買入那些熱門的股票正相反,我們應該買入那些低迷的股票。一個證券價格低迷的重要原因就是人們在賣出。如果股票價格下跌至價值被低估的程度,其原因只能是賣壓。

所以在證券市場,如果你要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並且從長期來看要獲得非比尋常的收益的話,你就必須是一個“逆向投資者”。

“牛市總在絕望中誕生”!大師的智慧,帶你穿越熊市的黑暗

我們一直在做那些我們擅長的事情——發現這個星球上被低估的股票,然後耐心持有,直到其他人認識到其非凡的價值。

當我們發現其他人正在不斷以更低的價格賣出時,我們就開始調和市場需求——買入。

然後在某個時刻——也許是幾年以後——當人們過於興奮,將價格越推越高還在渴望買入的時候,我們就賣出多年前買入的股票。

1945年致投資者的備忘錄

許多人年復一年地、隨意地、時不時地買入股票,這些人請留意了。

在穩定或上漲的市場中,隨性的投資者通常都能夠獲利,並對股票產生錯誤的認知。最後遇到像 1921年、1932年、1938年和1942年達到頂峰後的衰退就糟糕了。因為他們在行情好的時候,沒有事前做好規劃並鎖定收益,當年的出色收益都被清零。

“牛市總在絕望中誕生”!大師的智慧,帶你穿越熊市的黑暗

許多人認為,挑選特定的股票和債券就是開展投資的全部。

當然,“選股”很重要。制定剔除高估值、並代之以低估值股票的周密計劃,確實能夠創造利潤。

但是,投資的基礎在於“何時買”和“何時賣”的問題。

這裡得分兩步走。

規劃投資的第一步,是將資金分配到到兩個組中:股票等高風險資產組,現金、債券等低風險資產組。

第二步是制訂並遵守一個移倉計劃。在股票高估時轉出股市(賣),在股票相對便宜時加倉(買)

“牛市總在絕望中誕生”!大師的智慧,帶你穿越熊市的黑暗

什麼時候漲,什麼時候跌呢?

抱歉,我們從未找到一個能夠持續正確地預測股市上升和下跌的人。

阿爾弗雷德·考爾斯先生最近完成了一項研究。

通過跟蹤1928年至1943年,11家發佈股市趨勢預測機構的預測建議,他發現,這些預測結果僅比隨機預測結果精確0.2%。

人們可能會問:如果沒人能夠持續、正確地預測股市趨勢,怎樣才能找到買賣股票的時點呢?

為了回答這一問題,我的公司在 1938年設立並實際運用了一些原則。這些原則可以在不做預測的基礎上,利用主要市場波動盈利。

這些原則後來叫做“耶魯計劃”或“瓦薩爾計劃”。簡而言之,就是在股市上漲通道里,逐步將投資股票的資金轉至債券;在市場下跌通道里,再將債券中的資金逐步轉回股票。

這樣做的結果是,可以在每個完整的市場週期中獲得相對溫和的增長,而不需要預測市場的轉折點。

遵循這些原則的投資計劃,將確保你能夠在市場前景黯淡、人們都在拋出時,買入股票;在市場不斷創新高、人們過於樂觀時,賣出股票。

“牛市總在絕望中誕生”!大師的智慧,帶你穿越熊市的黑暗

當然,任何好的長期投資都需要耐心和堅持,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只有極少數投資者能遵循。

可能需要許多年,隨意買入股票的風險才會以虧損的形式顯露出來。也可能需要許多年,才能證明遵循這一原則能帶來更高的安全性和持續增長。

“牛市總在絕望中誕生”!大師的智慧,帶你穿越熊市的黑暗

本文首發自公眾號小基快跑(xiaojikuaipao20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