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中国首位国企“洋厂长”格里希

上世纪80年代,湖北武汉市政府聘请德国退休工程师威尔纳·格里希担任武汉柴油机厂厂长,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聘任的第一位“洋厂长”,在海内外引发强烈反响。30多年过去了,格里希已经故去,但那段改革岁月依然被武汉人深深铭记。

秋日午后,我们在距离武汉柴油机厂原址不远的一处老民房楼,见到了时任武柴党委书记的谢长钦。一听说我们要来采访,谢长钦很是高兴。这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最喜欢回忆的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是武柴最辉煌的时期。

忆中国首位国企“洋厂长”格里希

格里希

1984年5月,武汉获批成为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同年8月,格里希受德国退休专家组织派遣到武汉柴油机厂考察,并义务担任技术顾问。回忆起当年格里希来汉时的场景,谢长钦还历历在目:“我感觉这个人容易接近,总是面带笑容,个子很高,身体很壮,见面后他说,我是来工作的,我不愿意把学到的东西扔到坟墓里,到这来哪怕艰苦,我也要来看一看。”

武汉柴油机厂是一家国有企业,新中国第一台小型手扶拖拉机就诞生于此。这个全国首家拥有上万台生产能力的农机骨干企业,和当时大多数国营企业一样,存在着管理混乱、组织纪律涣散、产品质量不过硬等问题,这给当时负责技术攻关工作的格里西带来了不少阻力。

谢长钦回忆道,“他说,事情推不动,能不能让我当厂长,这话被秘书听见后跟市里反映,在当时,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倡要解放思想,市里就说,能不能在武柴试一下,所以当时市里就拍板,请他当厂长。”

1984年11月,65岁的格里希受聘为武柴厂长,任期从1984年11月1号到1986年11月4号,中国国企第一位“洋厂长”走马上任。一家国有企业大胆启用“洋厂长”,这在全国都是破天荒的大新闻,以至于海外舆论认为这是中国对外开放和改革进程中“一件令人吃惊的新闻和成功的典范”。

忆中国首位国企“洋厂长”格里希

2005年,格里希铜像在武汉揭幕

谢长钦说,这不仅给舆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也坚定了一大批国有企业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的决心:“当时有人说,既然国营企业都可以交给一个洋人管,那还有什么不能做的,这在解放思想上的推动力很大!”

上任后的格里希,对产品质量的严格要求让工人们对“质量”的概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谢长钦回忆,首先抓的就是清洁度。他介绍,铸造车间用碳黑浇筑后固定形成的铸件,多少会含点沙和碳。当时,国家对铸件主体清洁度脏物的标准是每升195毫克,而武柴的产品一般都高达5000毫克,严重影响到柴油机的使用寿命。

为了检验产品的清洁度,格里希总是戴上随身携带的白手套,一个个亲手去摸铸件上面有无污垢,要是摸完白手套上没有明显污迹,产品才算合格:“机械产品要做到这样相当难得,但他要求要做到这样。后来又增加了一道清洗,要求出来的产品像一般产品一样干干净净,这对我们来说是革命。”

忆中国首位国企“洋厂长”格里希

格里希在车间

戴着白手套,拿着游标卡尺和一支带磁铁的笔,格里希巡走在车间,不放过每一台机器设备。他说,图纸上标注的产品尺寸要达到20,我们的产品就要做到20对0;他说,即便有1%的产品检验出是次品,对用户来说也是100%的次品。他还说,要站在用户的角度上去做产品,而不是站在制造的角度生产产品:“以前发动机卖出去就行了,他来了后说,指标要求还要提高,只要有空间就往上走,产品不是卖出去就行了,他要求产品卖出去以后,要保证它的产品寿命以及运行正常。”

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格里希于1985年年初提出了结构工资制。撰写了26万字的企业机构设置和劳动重组方案,得到武汉市乃至中央的重视,被当时的中央领导称赞为“质量先生”。

在格里希的严抓严管下,两年时间里,柴油机汽缸杂质从5600毫克下降到100毫克以内,居国内领先水平;废品率由30%—40%降到10%以下;产品的使用寿命由3000小时增加到6000-8000小时。机器同时向东南亚7个国家出口,年出口量达到5000台,创汇超过百万美元。

忆中国首位国企“洋厂长”格里希

格里希发表就职演讲

1986年,格里希两年任期结束回国。格里希回国后,武柴的质量管理慢慢松驰下来,产品质量开始下滑。1998年,武柴因亏损宣布破产。

2003年4月17日,格里希在德国逝世。两年后,武汉市制作两尊格里希铜像,一尊坐落在汉正街都市工业区,另一尊赠给了杜伊斯堡市。

忆中国首位国企“洋厂长”格里希

矗立着格里希铜像的汉正街都市工业园

矗立着格里希铜像的汉正街都市工业园是谢长钦常来的地方。时隔多年,铜像上,格里希的目光依然坚毅。谢长钦边默念着铜像上篆刻的话:威尔纳·格里希,1984年至1986年担任武汉柴油机厂长期间,忘我工作,大胆改革,为中国企业改革,增进中德人民友谊做出重要贡献,一边坚定地说:“从活生生的实践来看,我们国家应该开放,而且要大大地开放,我们现在的生活过好了,还是应该归根于改革开放。”

忆中国首位国企“洋厂长”格里希

格里希被授予“武汉荣誉市民”称号

武汉大学商学院教授伍新木表示,40年前,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风口期,当时的武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大胆启用“洋厂长”,这本身就具有重大的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的意义:“40年前,沿海地区引进技术、资金、人才是顺理成章的事,而在中国内地能直接聘任洋厂长在国企当厂长,可以说起到了开放引领人才之先河。到今天,我们要继续高举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旗,武汉市聘任洋厂长这种开放的举措到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记者周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