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動態」包鋼尾礦壩的「綠色」蛻變

點擊上方“冶金渣與尾礦”可以訂閱哦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開始積極轉型,已經從過去單純追求效益向多方面利益兼顧的方向發展,不但要實現經濟效益,同時還重視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和諧發展,在這種和諧發展的現實要求下,生態修復已經成為了必要選擇,刻不容緩。多年來,青島冠中生態股份有限公司致力於生態修復的使命,敢於“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讓多年尾礦壩變成綠洲,成為包鋼年輕人的運動場、當地老百姓的綠色家園。

「企业动态」包钢尾矿坝的“绿色”蜕变

包鋼尾礦壩修復前

「企业动态」包钢尾矿坝的“绿色”蜕变

包鋼尾礦壩修復後

包鋼尾礦壩是全國容積最大的平地形尾礦壩,庫區面積10萬平方公里,堪比大型水庫,是尾礦庫中的“巨無霸”。1965年建成的包鋼尾礦壩,是包鋼堆積選礦後的礦渣和廢水專用地。經過近半個世紀的日積月累,這個高出地面20米的“懸湖”聚集了超過930萬噸的稀土原料,是名副其實的“黑金湖”,它的價值富可敵國。但該尾礦成為新聞明星的另一面,則是連篇累牘的負面新聞,該尾礦壩的環境汙染極其嚴重,冬季和春季,大風颳起粉末狀礦粉遮天蔽日,至少7個村的6萬餘畝良田的土壤被汙染,其中2萬餘畝已不能耕種或減產嚴重,並且有相當數量的村民因尾礦付出嚴重健康代價。不僅如此,該尾礦因產生了至少9.5萬噸的放射性物質,存在放射性汙染以及潛在的潰壩風險,業已成為包頭市及周邊地區嚴重環境隱患,因此也被稱之為“核湖”。

各界人士呼籲政府重視包鋼尾礦壩的生態問題,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也兩次做了批示,要求包鋼集團高度重視整改尾礦壩的環保問題。2011年包鋼集團找到了冠中生態,希望公司前往做尾礦壩植被恢復的試驗段,但是也坦言:“我們這些年找了很多公司都沒有成功。”

“迎難而上”、“敢於迎接各種挑戰”似乎已經成為冠中生態的“企業基因”,從成立之初,冠中生態就選擇了裸岩邊坡植被生態修復這個行業裡最難的課題。臨危受命,許劍平立刻帶領她的研發團隊前往包鋼進行各種實地調研。

調研的結果確實不容樂觀,包鋼屬於嚴重乾旱地區,年降雨量只有200多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份,其他時間基本上不下雨,但是日照時間長,蒸發量高達1938~2342毫米,無霜期僅為110~142天,這些都對植物發芽生長極其不利。尾礦粉的成分分析結果更是給研發人員迎頭澆了了一盆冷水,尾礦粉的含鹽量為0.35%,而滲漏水更是高達0.5%。有的研發人員開始打起了退堂鼓,但是許劍平堅定地說:“這些條件確實是植物生長的臨界點,但不是不可能,冠中人從來都不怕難,冠中生態的基因就是迎接各種挑戰!我相信我們一定行!”研發人員分組行動,植物篩選最終確定為抗旱性耐鹽性高的梭梭、花棒、白刺、紫穗槐、小葉錦雞兒等,並調整了“高次團粒”為品牌的人工土壤的保水性,改進了噴播施工工藝,最終確定了實施方案並完成實施。5月初,苗木開始陸續發芽且長勢喜人,研發組的人員非常高興,但是馬上各種意想不到的毀滅性打擊接踵而至,尾礦壩地區經常遭遇大風天氣,礦粉隨風飛揚,沙粒對幼苗傷害嚴重,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連根拔起,研發人員想盡各種辦法覆蓋保護幼苗,終於挺過了風沙的傷害。7月份包鋼進入夏季高溫,由於尾礦壩礦粉的吸熱反射等作用,礦粉地表溫度可達55℃以上,植物幼苗很難承受這個溫度,很快就出現了高溫灼傷,如果不採取緊急措施,幼苗會死亡,許劍平連夜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對策,火速佈設了微噴管道,通過微量澆水給植物降溫,幫助植物渡過了難關。9月底,各種植物已經普遍長到20~30cm,雖然不夠高大,但是株株強壯,足以抵抗冬季的寒冷,順利越冬,看到這些每位研發人員的臉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由於試驗段的成功,在後續的3年裡,冠中生態為包鋼集團共完成了50多萬平方米的尾礦壩壩體植被恢復,恢復後的壩體鬱鬱蔥蔥,有效地阻止了礦粉揚塵,當地的居民非常高興,無論刮再大的風,他們也不擔心礦粉會吹到家裡、農田裡。2014年包鋼在恢復後的尾礦壩旁邊召開了集團運動會。冠中生態也收穫頗豐,於2012年獲得授權發明專利“適於乾旱地區造林用土壤培養基及其製備方法”。

國家建築材料工業技術情報研究所

建材工業廢棄物利用技術研發中心

工業固廢綜合處理與利用領域

技術開發

技術轉移

標準制定

技術方案

行業會議

技術諮詢

裝備推廣

技術服務

與您分享更多冶金固廢處理

與利用技術項目信息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聯繫人:廖述聰 13651164324

張 蓓 1352285931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管莊東里甲1號

電話/傳真:010-6574883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