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清湯,你想不到的美味都在這裡!

古往今來,會通河流經臨清,它沒有辜負“會通”二字的含義,使臨清稱為運河上遠近聞名的商業都會和漕運咽喉,而且它還使南甜北鹹、東辣西酸各種風味小吃和南北菜系在臨清彙集溝通。“臨清湯”就是在幾百年的歷史中創新發展起來的一朵飲食奇葩。

臨清湯,你想不到的美味都在這裡!

“臨清湯”百樣選料、百法烹調、百種味道、百方滋補,真可謂品種繁多、一湯一味,決不重樣、重味,因此臨清湯遠近聞名。外地客人稱讚“到了臨清不喝湯,枉自費力跑一趟,”“臨清湯喝一口,真是不想走。”“臨清湯”品之初淡而漸濃,乍薄而轉厚,餘味無窮,飲過酒或吃過油水大的菜餚後,再食用臨清湯,去油膩、清口提神、助消化,深受官家富商的喜愛。清乾隆帝六過臨清,每次都對“臨清湯”大加讚賞,後形成以湯為主的“貢湯宴”。這也是臨清歷代廚師對形成運河文化菜系所作出的突出貢獻。

臨清湯,你想不到的美味都在這裡!

太極宏運湯

主料是蕃茄醬、山楂醬、黑芝麻糊,掛芡成濃湯,而後作成太極圖形,盛入圓平盤,此湯酸甜可口,開胃助消化,同時又以太極圖形祝天地交泰,吉祥和諧。願人心暢順、胃開體健,相傳是臨清玉山樓老廚師去碧霞宮道觀看八卦圖樣而創新的一道傳統開胃湯品。

臨清湯,你想不到的美味都在這裡!

玉露雙白湯(俗稱“奶湯蘿蔔”)

相傳乾隆帝七下江南,一次微服來臨清碼頭小飯館吃飯,提名要喝“碎剪冰霜白玉湯”。廚師知道此人不凡,急中生智,以臨清的傳統“奶湯蘿蔔”的做法,切下蘿蔔細絲,再用豬板油炒麵,而沏成雪白的湯,而後加上鹹淡,用芫荽(香菜)點綴,再用潔白湯盤盛上,此湯鮮香玉白,濃淡可口,乾隆嘗後,脫口稱讚“好一個玉露雙白”,於是此湯就定名為“玉露雙白湯”。

臨清湯,你想不到的美味都在這裡!

天地一家春湯(俗稱香椿燴雞絲)

肉絲雪白、湯清沏見底,幾片香椿葉漂在湯中,宛若春意,清香溢口。相傳乾隆微服臨清巡察,偶遇村姑孫碧玉,該女曾為其做此湯,後該女被鈔關稅監之子所害,乾隆為其報了仇,當地為避名諱建一“避雨亭”,後故宮仿樣建此亭,御賜雅名,“天地一家春”。為紀念村姑特將此湯命名為“天地一家春湯”。

臨清湯,你想不到的美味都在這裡!

陳三兩疙瘩湯(俗稱麵疙瘩湯)

《陳三兩爬堂》是一出臨清的名劇目,“陳三兩”是因每張字畫賣三兩銀子而得名,她含辛茹苦供養弟弟和義弟陳奎進學,以圖報仇雪恨,家窮沒吃的,只能以水滾麵疙瘩充飢,此做法流傳至今。當官後,親弟弟不認窮姐姐,義弟陳奎官拜八府巡按,將其罷職,因劇中有其姐淪為藝伎情節,因此劇目拒絕在臨清上演。

臨清湯,你想不到的美味都在這裡!

秀才雙清湯(俗稱黃瓜魚絲湯或蘿蔔魚湯)

傳說臨清兩個秀才,在“清和橋”上遇上一個挑著黃瓜、蘿蔔和鮮魚和少婦。二人腹飢,欲討吃,少婦道:三人各用清、和、橋為題作詩答對,一舉人曰:有水也念清,無水也念青,去了清邊水,添米便成精。另一舉人曰:有口也念和,無口也念禾,去了和邊口,添鬥便成科。少婦曰:有木也念橋,無木也念喬,去了橋邊木,添女便成嬌。一廚師根據此傳說偶生靈感,便用黃瓜、蘿蔔搭配魚做成了兩道味道各異的可口湯品,黃瓜、蘿蔔是青色,湯清亮,謂“秀才雙清湯”流傳至今。

臨清湯,你想不到的美味都在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