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鳳春:電子政務協同大數據助力政府改革

北京大學電子政務研究院院長、國際CIO學會副主席楊鳳春作了《電子政務與大數據條件下的政府改革》的主題演講。楊鳳春表示,電子政務實現了政府服務的表層應用,大大超前於政府自身的結構優化和效率提升,但依然存在著侷限性。

杨凤春:电子政务协同大数据助力政府改革

演進全文如下

楊鳳春:很高興今天在這裡跟大家講一講電子政務。我大概想討論這麼幾個問題。

首先,我想說一說對電子政務的理解,電子政務有個二義性,所指不同。從本體論角度上講,電子政務是信息化時代的政府,就是政府本身。那麼從方法論,或者說從工具的角度說,電子政務是信息化條件下的政府基礎設施,我想政府基礎設施這個問題,是一個特別應該強調的一個東西。不同的技術、經濟條件下,政府的技術支持是不一樣的。

那麼從這兩個方面,我們可以引申出的是什麼呢?可以看到一些什麼東西呢?

1、電子政務技術條件下的政府是具備信息化要素、文化和能力的政府,當然很多在聊互聯網思維、互聯網的東西。

2、電子政務是政府的技術、工具和手段,因此電子政務能夠更有效、更有利的幫助政府實現政府的目標。

剛才我們講的是對電子政務的理解,下面我想講的,我們電子政務為政府服務,那政府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特點?政府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東西?我想我們搞電子政務以及中國搞了20多年的電子政務,電子政務解決了政府很多問題,但是同時又給政府帶來了好多問題。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因為我們對政府的認知是需要不斷的深入,我想我們對政府的理解上面有一些東西是要慎重考慮的。

1、職責法定。

2、政務邏輯。

3、政治正確。

4、金字塔結構。

5、公共權力部門。

6、統治、治理、政務服務。

7、對社會的管理,對自身的管理。

美國的立國者曾經發現了一個重要的問題,由於人是必須被管的,因此他們就發現,政府管社會,管被統治者相對來講比較簡單,但是政府最大的問題,最困難的事情是什麼呢?政府管自己很困難。我們現在政府的這個特點一直存在,一個是管社會,一個是管自身,相對來講對自身更難管理。

兩者是什麼關係呢?電子政務和政府是什麼關係呢?從前面我們對兩個主體的分析上面,我們可以看到什麼關係呢?

1、政府是主軸,是電子政務的服務對象,因此政務邏輯要高於技術邏輯,政務改造技術政務塑造技術。所以大家可以想一下,政府改造技術、選擇技術這一點,中國電子政務的技術應用和一些發達國家的電子政務的技術應用、技術選擇有差別嗎?優先順序有差別嗎?有,中國都選了哪些東西呢?選了非常容易迅速擴張政府的能力和權力,是不是這樣?我們今天不是討論這個問題,但是我想說,政務改造技術、政務選擇技術,這是基本的立足點,這個基本的立足點是發源於兩者關係之間政府是主軸這個原因出發的。

2、作為政府基礎設施來說,電子政務之於政府具有工具性,因此電子政務的工具性決定了電子政務的根本價值,電子政務有什麼價值?電子政務的根本價值是幫助政府做政府想做的事情。電子政務沒別的,電子政務就是幫助政府做政府想做的事情。大家覺得這個話說了等於沒說,那政府想做什麼呢?對了,這就是我們想問的,政府想做什麼?政府想做什麼我們不知道,但是政府怎麼想呢?電子政務走到這一步,政府還想幹什麼呢?我覺得應該考慮政府自身改革的問題。好多電子政務由於不是技術問題,不是電子政務本身的問題,是政府的問題。政府的改革不光是社會有這種期待,有這種等待,那麼政府自身也充分認識到了。

第二個方面我們對電子政務有認知之後呢,我想我們簡單講一下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的特點,在講這些特點的時候,我們首先要看到電子政務取得了很多的成就,我們用各種各樣不同的分類標準來看的話,發現比如說從表現形式、內容建設、電子政務所涉及到的不同主體之間的關係,我們可以做不同的分類,可以做不同的分類。這個不同的分類標示了電子政務的發展歷程,這些發展歷程都是有意義的,我沒有時間講了。

特點,不論怎麼分類,我們發現的特點是什麼:

1、政府自身能力大大增強,政府的自主性、自為性資源極為大豐富。電子政務在我們國家的應用,政府是最大的受益者,政府原先想都沒法想的事情,甚至想都沒有實現的事情,現在輕而易舉。

2、電子政務實現了政府服務的表層應用,大大超前於政府自身的結構優化和效率提升。我們已經知道,政府自身的問題是關鍵性的問題,政府是主體、是本位、是主軸,一個國家好、社會好,政府是關鍵因素。但是電子政務20年展現出來的特點之一,就是電子政務實現了政務服務的表層應用,大大超前於政府自身的結構優化和效率提升。也就是說,我們依然需要觸及到問題的根本和更深層的問題。

講侷限性:

1、在電子政務的建設目標、任務、表現形式、內容等因素不斷變化的情況下,剛才我們從這個歷程可以看的很清楚,政府的組織結構、機制、運行方式、組織間相互關係並沒有受到電子政務的技術影響。中國電子政務發展過程中間,政務邏輯的這種穩定性、自主性在這個地方表現的很充分。中國的體制機制基本沒有變化,我們都知道任何國家任何時代,政府都是持續變化的,體制機制一定要變,不變就很費力,政府自身都覺得很費力。

2、在低層級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務承擔壓力持續增加的情況下,電子政務加劇了粗放式、形式化、電子表格化的傾向,在這一點上顯現出了電子政務對實際政務的負面影響。電子政務沒有那麼好,電子政務不是天使,關鍵是你拿電子政務來幹什麼?我們有人講電子政務未來大大的簡化辦公啊,講無紙化,諸位,現在在流文化,什麼這種表格化情況,你還敢這麼講嗎?電子政務大大的增加了這些方面的混亂和無意義的投入。

3、過度偏向的傾向,這個過度偏向在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比如以前某個時間搞了個大型的指揮中心等等,有些時候是其他的事情。電子政務運用領域與場景的選擇,相關資源的投入與政府職責、政府公共財政服務有過不同程度的錯位。

比如說,現在最潮的互聯網+公共服務,其實我說了,在政府中間不是有那麼重要的事情。但是我們這個電子政務在業界是有點過熱,過熱到什麼程度?過熱到現在在這個方面以後沒有什麼可以比拼的了,比如說大家都創新,創新來創新去,變成了一個什麼?變成了一個時間的一個競賽。一次都不要跑,就把事情辦了,那我問下一步的創新是什麼?人家已經到極限了,一次都不跑就把事情辦了,你還能怎麼辦?變成了一個時間競賽,很荒唐,到了這裡就看出它的荒唐性出來了。

還有有許多更能夠定義、描述政府面貌的面向,並不是政務服務,而這些面向對政府的意義更為重大。

4、電子政務的建設、應用模式滯後於應用需求、市場資源和能力的發展,電子政務的服務理念和規範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剛才太極這位先生,他其實觸及到了這個問題,就是如何從交鑰匙工程,把電子政務從交鑰匙工程變成一個落地服務,他觸及到了這個東西。但是我想這依然不是我想要講的那種電子政務服務化問題。我們現在這個電子政務基本是兩個路子:交鑰匙工程、做產品。

一個是政府是電子政務的主要的操心人,但是你想這是不是錯位了?政府是幹啥的?政府是做官的,政府就是政府。IT企業,或者說是IT的市場,電子政務這個市場才是做這些事情的。

看到以上這些問題,大家說你有什麼好招,你說了這麼多問題,出路在哪裡?我想出路需要我們考慮一些問題,考慮一些問題,總的名字就叫我們現在已經走到了新一代電子政務的門口,電子政務在今天我們已經要必須跨入一個新的門檻,新的大門。我講的這些電子政務你可以把它說成是數字政府,什麼智慧政府,一樣,都是一樣的東西。

那麼新一代的電子政務有一個使命,它要有戰略方向,我們電子政務其實沒有什麼戰略方向。官方文件是主要確定政府行動的指南,市場熱點是我們決定我們對這些事情認知的依據。在電子政務做到今天的情況下,要確定一些新的戰略方向。

1、增強對政府的服務和對政府工作人員的服務。

2、互聯網電子政務。

3、政府重組的電子政務。

4、大數據累積的電子政務。

新一代電子政務的指向在實體政府改革目前不具備改革條件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虛擬政府改革達到這一目標。不觸及現行法律法規規章前提下的政府面向任務和需求的資源配置與能力增強的機制與技術。而建設政府致力於公共服務指數,這是大數據在電子政務領域的應用。

解決方案我這裡不太好說,但是要素我可以講一講。

1、數據。數據哪裡來?

2、政府結構化的目標模式。

3、工具。新一代電子政務一定是工具支撐,一定是工具支撐的,一定有工具,否則政府沒有興趣,政府沒法使用。

4、主體。新一代電子政務我們講是為政府服務的,但是它大大拓展了政府的邊界,形成了一種組織資源與人力資源的擴張補充。

好,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