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好戏》向世人诠释 人性善恶 唯爱以回报

颜的人迟早会被更有颜的人替代

而才华和人品会让人一直追随

《一出好戏》向世人诠释 人性善恶 唯爱以回报

黄渤是谁?被誉为葛优接班人的50亿影帝、星爷

盛赞的喜剧天才、公认的娱乐圈情商最高的男演员之一、从流浪歌手到人生赢家逆袭的榜样。

既演得了《泰囧》《寻龙诀》这样的商业大片,也接得了《杀生》、《亲爱的》等文艺风格较为浓重的作品,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全能型艺人。这些标签在某种程度上使得观众对他出演甚至导演作品的衡量标尺,要比普通艺人高出不止一个层级。就像超级英雄一样,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但有时候不妨冷静下来想想,我们是不是对黄渤有些太严苛了?

《一出好戏》向世人诠释 人性善恶 唯爱以回报

《一出好戏》主要设置了三个极端情境。也就是在这三个极端情境中,不断地"逼"两个主角,马进(黄渤)和他的远方表弟小兴(张艺兴),做出抉择。

天灾 | 决择

是天灾。马进欠下债务,却在公司团建途中意外中了彩票的头奖六千万,然而就在他狂喜之时,由于陨石坠海,一场突如其来的滔天巨浪把船卷走。苏醒过来的众人发现自己身处荒岛,丧失了一切与外界的联系。

《一出好戏》向世人诠释 人性善恶 唯爱以回报

众人以为整个世界都已毁灭而陷入混乱,也正因此,之前的阶层观念不再。"人民币"的价值衡量,在众人心中随即被清零,大家进入到求生的本能阶段。导游小王当过军人,更有求生经验,于是接管了一切。

在剧本中,这个荒诞的第一阶段,象征着人类在诞生之初,依靠生存技能的优势而区别于其他动物,接着便是产生初级权力体制后的原始社会。人类的生存欲望被唤起,开始就地取材、制作工具。强权之下的吃喝与劳作循环,不断逼迫着众人去抛却自我的身份,来面对被隔绝的现实。这时,马进为了六千万,不顾性命拉着小兴逃出岛屿,结果无功而返。

《一出好戏》向世人诠释 人性善恶 唯爱以回报

为了不剧透,暂且不全面地展开说后面两个。但可以一谈的是,它们涉及到了荒岛式寓言的更深层面,拉扯出了资本积累体系、阶级矛盾及其背后的黑暗人性。

《一出好戏》是标准的三幕剧架构,但在剧本的内部却埋下了诸多细节,使得这个架构脱离出了套路。它如同是拿一个诺亚方舟式的"世界末日背景",来重新书写这一层面上的人类初期文明进化史。

当致敬《2001太空漫游》的那曲《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在第三幕开头响起,一场接一场的残忍闹剧最终上演,更将前两幕埋下的上述问题的探讨逐步升级,甚至差点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比如,这个社会对于"成功"、对于"上流人士"的定义,就是由资本积累的多少来决定的。那位由于和伟饰演的张总,靠着龌蹉的手段上位,甚至不存一丝怜悯、随意地践踏他人的自尊,却都能获得在第二阶段的控制权。这份成功,凌驾于他人的恐惧之上。

《一出好戏》向世人诠释 人性善恶 唯爱以回报

又比如,这个社会对于"疯子"的定义,就是由他人来决定的。你无论是真疯,还是假傻,三人成虎,只要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就可以把你逼向被孤立的绝路。甚至都不用逼迫,当第二个"疯子"出世,自然就被归为了"异端"的行列之中。

让人在悚然中发笑,在笑声中惊恐,是这部喜剧企图达到的效果。

《一出好戏》向世人诠释 人性善恶 唯爱以回报

电影 | 风格

看《一出好戏》的时候,其实非常容易联想到的,是近年来常常被改编成电影的话剧——《驴得水》、《你好疯子》;亦或是《健忘村》、《荒岛惊魂》、《飞跃疯人院》等拥有强烈"舞台感"的电影。

如波兰斯基自述《荒岛惊魂》时所言,这也是一出"为电影而拍的电影"。

几位主演在片中的表演相当舞台腔——情绪外露的人物形象、夸张过火的表演、含有机巧的对白。这类感觉还源于那两个带有强烈寓意的场景:山洞、倒置的大船。

《一出好戏》向世人诠释 人性善恶 唯爱以回报

《一出好戏》向世人诠释 人性善恶 唯爱以回报

话剧化,无疑是这部电影最大的创作方向,但它又不止步于此。

如果我们跳脱出《一出好戏》中对人类进化史这条线索的书写,这部作品与暑期档的另一部电影《动物世界》拥有相似的剧作设计。

它们都选择把一群人困在一个场域中,与外界的隔绝,接着,价值观被重新标码,人的动物性与阶级分化渐渐显露出来,每个人的性格与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最后,两部电影都恍然地迈步进层层的反转,用冲突来升华情感。

《一出好戏》向世人诠释 人性善恶 唯爱以回报

值得一提的,还有不弱的群戏。当然,这也是黄渤作为演员转行的导演,最有发言权的一个环节。

当我对王宝强、张艺兴等人近年来的表演感到失望之时,没想到他们竟然集体在《一出好戏》中回春。

《一出好戏》向世人诠释 人性善恶 唯爱以回报

突破 | 演技

张艺兴的这次表现,对他来说可以算是个突破,对观众来说则多少会有些意料之外。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一出好戏》里最多的"好戏",黄渤都给了张艺兴。甚至于,比起黄渤的马进,小兴的黑化,才是整个片子令人最为触动的地方。他从最初一个天真的、在自己眼中是"二货小跟班"的底层人物形象,逐步变成为了一己私欲甚至不惜牺牲绝大多数遇难者生命的狠角。前后的反差之大,只要处理得好,便会出彩。可以说,他贡献出了自己至今为止最好的一次表演。

《一出好戏》向世人诠释 人性善恶 唯爱以回报

于和伟的表演,则是整场戏里不抢戏,却又能够给人惊喜的存在。上次在大银幕上看到他,还是在《我不是潘金莲》。张总是电影整个第二幕的核心人物,他的精明和算计都藏在皮肉之下,用不择手段的方式建立起了一套社会运行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下,重新完成了他在第一幕中"落败资本家"的资本积累。

《一出好戏》向世人诠释 人性善恶 唯爱以回报

必不可少,说说黄渤的表演。他在这部戏中几乎把个人表演的看家本领全都发挥了出来,而这些本领更是集中体现在那场舒淇饰演的姗姗对他的求婚告白戏里。他从被绑架时的迷惑不解,到得知真相后的狂喜瞬间而逝、怅然若失、内心复杂的矛盾斗争,不同的情感间相释放,再到最后的和盘托出却遭受巨创。一场戏,戏剧矛盾就在他的表情与肢体语言的变换里,推向了全片的高光时刻。

《一出好戏》向世人诠释 人性善恶 唯爱以回报

为表现出强烈的黑色幽默色彩,影片的配乐和摄影也功不可没。

从头到尾融合各类形式的音乐,加深了电影的舞台剧感和讽刺色彩——从鼓点、古典乐,到歌剧、现代流行乐,多方的混搭,暗和了影片"人类发展小史"的线索。

画面 | 构图精妙

而知名摄影师曾剑(《春风沉醉的夜晚》、《观音山》、《浮城谜事》、《推拿》)的掌镜,则让电影在摄影层面上相当出彩——比如大量山洞中暗夜戏的打光,比如两段倒置旋转镜头象征着两次权力与是非观的倒转,又比如下鱼雨那段里造成猛烈冲击的视觉风格。

《一出好戏》向世人诠释 人性善恶 唯爱以回报

当然,曾剑老师最拿手的,显然是舒淇与黄渤那段长达一分多钟的"毛玻璃"摄影,把他们塑造成了仿佛置身天堂的亚当与夏娃。爱与欲的表达,在他的镜头下迅速就显出了强烈的虚空与失真感。

这些硬件上的"硬",是黄渤多年积累下必然达到的制作标准,也是这部戏之所以能拿得出手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说,很多话剧化的电影作品,还被诟病"太舞台"而没有电影感,那么《一出好戏》,则显然在这些方面做到了位。

《一出好戏》向世人诠释 人性善恶 唯爱以回报

非常讽刺的是,对比隔壁那部可以上"315打假晚会"、挂羊头卖狗肉的《爱情公墓》,《一出好戏》正好讲了个真与假的问题——假作真时真亦假,当假不再,真实亦将覆灭。

可惜,首日上映的结果,却令人啼笑皆非。前者3亿,后者1.5亿,差了整整一倍。对黄渤导演而言,第一部作品就很有可能迈入"十亿俱乐部",虽然是件值得庆贺之事。但还是由衷希望,如今我们的市场,"劣币驱赶良币"的事,能少那么一件。

《一出好戏》向世人诠释 人性善恶 唯爱以回报

《一出好戏》,不仅是这个档期内最好的华语片,更有可能是整个八月的最佳华语片。

在这个"演员跨界导戏大概率是圈钱"的时代里,黄渤用他的真诚,导了"一出好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