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北京人,可我也跨省上班

看着手腕上的手表的指针逐步向五点钟的终点靠近,李明默默的走向了公司的打卡机,今天难得的不加班,他要赶回家回去看孩子。李明也是几十万跨省上班中的一员,区别是他不是在跨省上班的明星地燕郊,而是在京东南方向的廊坊方向。他还有一个显著的标志,他是正经的北京人,祖辈都是。

他上班的地方位于北京东三环的大望路地铁站,温特莱中心,交通位置优越,吸引大量的外资和上市公司入驻,办公楼是相当的高大上,两公里外就是北京最繁华的区域国贸CBD,站在楼上就可以俯瞰国贸全景。大望路地铁站是地铁14号线和地铁1号线的交叉站,是北京最繁忙的地铁交通线之一。

李明的每天交通路线是这样的,从廊坊的东方大学城出来开车到北工大地铁站,然后把车停在一个免费的停车位里(具体位置无法透露),然后乘坐地铁15分钟即可到达单位,周一到周五早高峰的时间一般上从出门到单位50分钟左右。对于在北京上班的人来说,这是一个还不错的通行时间。

我问他你明天这样开车一天一百公里,你累不累,他嘿嘿一笑:我之前住在酒仙桥,可是每天早上开车,没有一个小时都到不了,虽然看着很近,可是四环路没有一天早晚高峰是走的动的,开车备受骄傲,晚上8点之后也是龟爬,还有就是我住的是老小区,回去找车位没有20分钟车都停不好,还有他特别讨厌在路上走走停停的感觉,让人相当恼火,一天心情都不好。做地铁也同样费劲,因为酒仙桥几乎就没有小区特别靠近地铁的,早上都要找自行车骑过去,一头汗不说,很多时候车也找不到,酒仙桥目前只有一个将台站,人超多,有时候还有限流,实际从家到公司都要一个小时,虽然看着很近。

现在是这样,到了北工大地铁站那,一个红绿灯就上了京哈高速,五环路走一公里就到了京津高速,然后一路高速就到家了,回家后停车位充足的很,一路上跑一百码很轻松。说完他看了看自己刚买两年的宝马328,爱车可以充分释放性能让他欣慰不已,他是一个十足的爱车人士。

然后他给我算了一下生活成本,现在他孩子还小,不考虑教育的问题,他现在租的房子是180平米,四室两厅两卫,装修相当的不错,可是租金只有2300元,业主还管物业费和暖气费,每月的交通成本,油钱和过路费的钱,1500元,因为只需要上22天班,平时还有固定拼他车的人,实际成本只有800元不到。这边停车是免费的,这样他们的三口之家在居住和通行上花的钱不到4000块钱。

然后他又给我说一下他在酒仙桥的情况,酒仙桥的房子只有65平米,小两居,老房子卫生间特别小,房子是自己的,不用租金,车油钱一个月差不多是在800元左右,停车费一个月300,非固定车位。这样算下来一个月成本是1300元,

可是我把我自己的房子租出去了,现在一个月房租是7000块钱,这样我每个月还能剩下快四千左右,但是这钱我都没攒,全部在周末花掉了,现在我感觉生活比之前好不少,而且有孩子之后,如果丈母娘过来照顾孩子,我在市中心租个100平米的三居室,没有1万是下不来的,那样我的压力就太大了,现在你看,我有书房,客厅的地方也够孩子玩耍,孩子上小学之前我是不考虑回市中心去了。

我对他这种淡然的心态惊讶不已,我认识不少的北京人,真的是宁愿在二环住胡同,四环五环住都不考虑。他给我解释道,那是老一辈北京人了,新一辈的早把这个看淡了,生活的有质量才是第一位的。

是的,现在经济快速发展,出现很多新城,交通网日益密集,中心也在重构,新的交通手段出现让一下以前不具备居住功能的地方开始有了居住功能,北京市中心逐步变成了,商务办公的中心,不再是那么宜居的中心。

对于现在网上很多人抱怨说,房租太高,李明是这么看的:高房租也只是一下商务核心区和主要地铁站的相近的地方,还有很多地方,房租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又想居住的近,又想便宜,那不可能,如果北京房租再降低三分之一,北京就还会涌入至少500万人,毕竟工作岗位充足,刚毕业的大学生住远点又如何,现在有专门经营六环附近的房产的公司,一个小时都能到东边的核心区域了,两居室也就不到3000块钱,还有大巴车可以坐。我们刚刚毕业那会,挤公交上班一个半小时不是常有的事吗,难道北京得宽容到一个商场的售货员还能很轻松的生活在三环,这有悖经济规律,那个大城市不是这样的呢,我听说纽约坐船跨区上班的不是非常多嘛。年轻人,干嘛那么矫情。

北京经济会持续发展,可是五环可以使用的土地几乎没有了,发展郊区,卫星城,是缓解居住压力最大的利器,也许两年后,跨省上班,在北京会是一种常态。

记录最真实的租房故事,分享租房知识,传达地产知识,我是李维,北京地产一线从业者,关注我,只提供最有价值咨询。

我是北京人,可我也跨省上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