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那些盪氣迴腸的戰役,看完久久不能平靜

戰爭自古以來都在王朝的興衰中起著關鍵性作用,前方士兵衝鋒陷陣,後方軍官運籌帷幄。《孫子兵法》有這麼一句話: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不戰而屈人之兵固然最好,然而事情發展往往不盡如人意。中國古代所發生大小戰爭無數,下面簡單說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戰役。

1、漠北之戰:自漢高祖劉邦時期起,匈奴便時常侵擾漢朝邊境,邊境百姓苦不堪言,漢廷惟以和親換取短暫和平。漢武帝即位以後,經過幾十年一系列的創新改革,隱忍積發,遂於元狩四年(前119年)發動漠北之戰——長途奔襲戰,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率5萬騎兵及數萬步兵分兩路深入漠北,殲滅匈奴軍九萬餘人,漢軍亦損失士兵數萬人,馬十萬餘匹。此戰直接令匈奴元氣大傷,自此漠南再無王庭。

歷史上那些蕩氣迴腸的戰役,看完久久不能平靜

2、睢陽保衛戰: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三鎮節度使安祿山起兵造反,公元756年安祿山稱帝,公元757年,安祿山去世,其子安慶緒繼位,並派大將尹子奇率軍圍攻地處睢陽渠要衝的睢陽城(今河南商丘)。睢陽太守許遠自知其實力不足以抗敵,便邀唐朝名將張巡協助自已保衛睢陽,張巡隨即率兵三千入駐睢陽。叛軍在數月內對睢陽城持續發起猛攻,前期張巡將叛軍打的節節敗退,但叛軍兵糧充足,不斷增兵,而城內守軍傷的傷,殘的殘,死傷殆盡,又無兵前來增援,城中完全絕糧之時,便吃樹皮、茶紙、戰馬等,甚至吃人,張巡殺死愛妾僕人分於士兵,含淚食之。最終城破,張巡、許遠、等36名將領全部被俘,壯烈就義。張巡以不足萬人對抗數十萬叛軍達半年之久。

歷史上那些蕩氣迴腸的戰役,看完久久不能平靜

3、崖山之戰:此戰為元軍與南宋的決戰,宋軍全軍覆滅,直接給南宋152年曆史劃上了句號。陸秀夫揹著少帝趙昺投海自盡,許多忠臣看大勢已去揹負著沉重的理想追隨其後,紛紛跳海殉國。七日後,海上浮屍十餘萬,山河為之變色。民族氣節盡顯於此,有學者認為崖山之後再無中國。

歷史上那些蕩氣迴腸的戰役,看完久久不能平靜

4、京師保衛戰:土木堡之變後,瓦剌欲乘勢攻佔北京,于謙等人聞訊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先是誅宦黨,平民憤,擁英宗之弟為新皇帝,而後整軍備戰,制定作戰部署,準備後勤保障,發動百姓群眾積極攻敵,全軍將士嚴陣以待。1449年十月十一日瓦剌軍進攻北京城,戰爭持續將

近半個月,瓦剌軍一路潰逃,十一月八日,瓦剌軍退出塞外,京師解嚴。此戰中,于謙以一人之力扶將傾之大廈,力挽狂瀾,可惜後因宮廷之變含冤而死。

歷史上那些蕩氣迴腸的戰役,看完久久不能平靜

5、江陰八十一日:1645年江陰縣百姓為抵制清廷剃髮令。典史陳明遇、前任典史閻應元率十萬義民反抗清軍,困守孤城八十一日,死戰到底,連挫清軍三王十八將。後全城殉國,無一人投降。城破之時,典史閻應元在城門上寫到:

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歷史上那些蕩氣迴腸的戰役,看完久久不能平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