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廁所革命」定下「小目標」 3年內新建公廁1000座

中國吉安網訊 記者賀曉梅報道:小廁所,大民生。昨日,記者獲悉,為切實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全面提升廁所建設管理水平,我市目前已出臺《吉安市“廁所革命”三年攻堅行動方案》(下稱《方案》)。按照堅持統籌規劃、統一標準、規範管理“三個堅持”和旱廁必須拆除、單位廁所必須免費開放、糞汙必須無害化處理“三個必須”的原則,吉安大力實施“廁所革命”三個工程,力爭3年內完成新建公廁1000座、改建公廁1000座和農戶改廁10萬戶。

《方案》明確,城區公廁是指城市(含縣城)建成區的公廁。到2020年底,全市城區完成464座以上新(改)建任務,使城市(縣城)建成區每平方公里公廁達到4座以上或步行10分鐘左右有1座公廁,二類以上公廁達到65%。到2020年底,全市鄉鎮完成332座以上新(改)建任務,確保鄉鎮政府所在地至少有1座無害化衛生公廁。校園公廁新(改)建可利用寒暑假時段進行,全面建設改造成水衝廁,按照女生每13人、男生每30人設置一個蹲位,不斷完善沖水、照明、排氣等配套設施功能,確保到2020年底,全市完成1129處以上新(改)建任務。學校旱廁基本消除,設施更加完善。按照要求,要大力開展農戶改廁並將無害化衛生廁所納入新改建農村住宅設計中,確保不欠新賬。到2020年底,全市完成10萬戶以上農戶改廁目標,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在92%。

小空間,展示大智慧。《方案》要求,各地各相關部門要創新管理機制,積極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廁所建設管理和運營維護,推行城區、鄉鎮等公廁管理保潔納入市場化服務外包,農村公廁統一納入農村垃圾第三方治理範疇。同時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提升廁所智慧化管理水平。積極引入“互聯網+廁所”信息技術,依託市大數據中心,開發具備顯示地理位置、開放時間、使用狀態等功能的大數據應用,逐步推“廁所電子地圖”、手機APP等軟件,解決“找廁難”等實際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