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藏的方式N多种,我只选自驾

经常有人问我,自驾去西藏危不危险? 我的回答是:“危险无处不在,就看你是否能够预见风险,从而规避风险”。

仔细想一想,行走在人行道上,还有可能被突然冲来的汽车撞飞;坐在家门口,还有可能被突然落下的重物砸到。所以说,危险哪儿都有,不只在318上。况且,目前的318已今非昔比。一些危险路段, 如通麦天险、101大滑坡等,都不复存在。一些隧道的建立,减少了自驾的时间,降低了风险,但同时也遮蔽了很多秀丽的风景。凡事有利就有弊,利弊都是相辅相成的。

去西藏的方式N多种,我只选自驾

走一趟318去拉萨,是好多旅行爱好者引以为豪的事情。但在318上自驾的风险系数比在一般的道路上要大,这一点是确实的。所以,想自驾去西藏的朋友们一定要对自己、对爱车、对路况有一个充分的预估。

去西藏的方式N多种,我只选自驾

首先是路况。虽然说现在的318 道路大多都很平坦,但弯路非常多,101道拐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而且多是一侧靠山,一侧临江。有的山路非常窄,错车都很费劲。这就要求驾驶员不但要有胆量,而且还要有过硬的驾驶技能。还有季节的问题,如果赶上雨季,遇到滑坡的几率就很大,而且靠江一侧的山路很松软,车一过,很容易塌陷。

去西藏的方式N多种,我只选自驾

另外,爱车的动力也很重要,在高海拔地区爬坡,如果动力不足,那可真成了牛车。速度起不来,遇到陡坡加上拐弯的山路,恰巧对面又有车开来,速度上不去,还真有可能冲不上去。

去西藏的方式N多种,我只选自驾

其次,要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个预估。从新都桥开始,基本上就进入高海拔地区。最高海拔达到5000多米,最低也有3400米左右。伴随高原反应而来的,轻者头痛、呼吸困难、乏力;重者呕吐、发烧和昏迷,救助不及时,会导致死亡。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一定不要去。

去西藏的方式N多种,我只选自驾

我去西藏之前,曾在两年里分别去了川西和甘南地区,分别走了317和318进藏前的两条路线。目的就是了解路况,并考察自己身体对抗高原反应的情况。在有把握的情况下,2017年秋季,终于自驾318进藏了。

去西藏的方式N多种,我只选自驾

有人会说,中国的风景那么多,为什么偏要去西藏呢?而且还选择危险系数高的自驾方式进藏?

我要说的是,中国的风景是很多,好玩的地方也很多,但西藏绝对是独一无二的。否则,当年希特勒也不会想抢夺西藏。它的独特之处在哪里?那种感觉只可体会,不可言传。平时书里读到的,屏幕里看到的都是别人的世界,只有自己去了,亲手触摸到的、用脚步丈量过的,亲身感受到的,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如果身体状况允许的话,这一生无论如何也要去一次。有可能还不止一次。这就是为什么说,去西藏是一种病,不去治不好。去一次就反复发作,去了还要去。

去西藏的方式N多种,我只选自驾

至于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自驾的方式,看看网上流传的一套嗑就明白了。

“普通青年坐火车,文艺青年坐飞机,二逼青年骑车、徒步、搭车去。他们的区别就是,二逼青年看到了最多、玩到了最多、也懂得了最多。普通青年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且获得了很多惊喜。文艺青年一下飞机就高反了,在酒店呆了3天动不得,然后又坐飞机回来了”。

话虽有点糙,但理不糙。它一语道破了不同旅行方式所带来的不同收获。

去西藏的方式N多种,我只选自驾

两点一线的生活会令人变得麻木,令人在乏味的光阴中虚度。旅行却不同 ,每天都会遇上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它会令你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善其自我。

我会时常想起在烈日当头的碛口小路上,骑摩托的青年将大汗淋漓、疲惫不堪的我送到宾馆而拒绝收钱的场景; 会想起在狂风暴雨的夜晚将摔倒的我从地上拉起的黄袍僧人;会想起在登往拉姆拉措的山路上,送给气喘吁吁的我一些姜丝以克高反的女孩…… 这一切都发生在转眼即逝的一瞬间,我不知道他们是谁,甚至连他们的模样都没有看清,但却成为了我心中永恒的回忆。

去西藏的方式N多种,我只选自驾去西藏的方式N多种,我只选自驾
去西藏的方式N多种,我只选自驾去西藏的方式N多种,我只选自驾
去西藏的方式N多种,我只选自驾

最后用仓央嘉措的一首诗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

如果生命只有一次

该说的说了

该做的做了

何必等待下辈子

即使真的有来世

今生错过的

来世还是会错过

趁现在珍惜每分每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