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多部門聯手百日行動「亮化」交通環境

天健網消息(記者 冉嬛)10月26日,記者從市政府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為大力清除和堅決遏制道路交通違法亂象,全面提升我市道路交通管理水平和道路通行能力,還路於民,讓全體市民出行順暢安全,即日起,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城市路街交通環境“亮化”百日行動。

大連多部門聯手百日行動“亮化”交通環境

市政府召開新聞發佈會現場

市公安局:重點整治“七大交通亂象”

為有針對性地開展城市路街交通環境“亮化”百日行動,市公安局交警部門提前問政於民,梳理彙總出停車、騎行、橫穿、爭道、陋習、營運、涉酒涉毒涉牌涉證方面七大交通亂象,並著力治理。

據介紹,這次整治,交警部門將主要圍繞市區30條示範道路,以及高速公路、201國道、202國道;縣區交警大隊劃定的2條市區重點道路;黨政機關、學校、醫院、商業中心等重點區域周邊道路;軌道交通站點、公共交通樞紐、長途客運站、火車站、機場、碼頭、大型市場、物流集散地、大型居民區、旅遊景點等區域相關道路;以及其他交通秩序亂點和市民對交通秩序管理反映強烈的路段。努力實現“一淨、二清、三提高”的工作目標。“一淨”即突出交通亂象要基本掃淨;“二清”即清理不規範交通標誌標線、清退非法佔用人行步道;“三提高”即提高主幹路街行停質量、提高市容環境治理水平、提高全民文明守法意識。

市城建局:還路於民 拓寬車道緩解交通擁堵

由於我市人行步道建成比較早,寬度不一,在前期與四區城建局現場查看過程中,市城建局提出設置綠籬、花箱後,剩餘步道寬度需確保1.5米,以確保行人及輪椅能夠正常通行使用;在車站等集散地保留足夠空間,以確保行人的正常集散;且設置綠籬、花箱施工中破壞、佔用的盲道設施需進行恢復。對不具備條件設置綠籬、花箱的路段,建議取消。下一步,市城建局還將積極配合市公安局、市執法局、各區政府清理非法佔用人行步道的行為,切實提高市容環境水平。

據介紹,今年,為解決大同街交通擁堵問題,市城建局在中山路南側輔路間的分隔帶開闢出一條右轉分流車道,將長春路(中山路—五四路)車行道整體向西拓寬4.25米作為右轉專用道,拓寬長度150米;目前正在對東北路(鞍山路-長江路)南行西側路段進行改造,將車行道向西側拓寬5.8~7.7米,橋西側形成6.0~8.0米寬車行道,車行道西側紅線內餘寬新建4.0~5.4米寬方磚步道。預計11月底前完成,屆時將緩解東北路橋下南行方向擁堵問題。

市交通局:重點治理“爭道、營運”亂象

為強力掃除道路交通亂象,市交通局確定以201、202國道;軌道交通站點、公共交通樞紐、長途客運站、火車站、機場、碼頭、大型商場、物流集散地、旅遊景點等區域或相關道路;及其他交通秩序亂點和市民對交通秩序管理反映強烈的路段為重點範圍。重點治理“爭道亂象”,包括機動車,特別是公交車、大貨車實線變道、不按道行駛、雙黃線調頭、路口跟進等。以及“營運亂象”,包括“黑車”營運、客車(麵包車)超員、貨車超載、擅自改變車輛類型或用途(客改貨、貨改客)等。

採取條塊結合聯合整治,全面開展重點人員梳理排查,嚴查非法客運源頭,嚴査公交車、大貨車野蠻駕駛違法源頭,嚴打重點涉案人員。細緻排查蒐集利用出租、長途客運、貨運車輛維權等名義,煽動車主、駕駛人罷運,組織策劃群體性上訪及涉牌涉證、違法消分、“一車三證”等涉黑涉惡線索,及時移交公安機關予以嚴厲打擊。

與此同時,全面排查全市國、省幹線公路標牌、標識、標線情況,安排施工單位統一進行維修和完善,確保全市國省幹線公路標牌達到指引清晰、準確和限速標識設置合理的目標。並以曝光交通亂象為指引,提前組織開展“文明行停”交通安全周活動,大力營造文明出行濃厚氛圍。組織公交客運公司、物流運輸公司、貨運場站、客運企業等單位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強化對公交客運、貨運駕駛人的安全駕駛宣傳教育,進一步提升駕駛人安全意識。

市城管行政執法局:全力治“堵” 嚴查違建佔道經營

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將牽頭集中清理整治市區30條示範街和各區市縣自行劃定的2條市重點道路擅自佔用人行步道的違建、佔道經營、私設崗亭、私設道旗廣告、私設停車器、樁、柱、杆、帶等影響交通通行的違法行為;配合相關部門全面排查城市快速路、主次幹路擅自佔用人行步道私設交通標誌問題;配合相關部門清理整治道路兩側的交通標誌和交通設施上的小張貼、“野廣告”、違法廣告牌匾以及影響市容市貌的條幅等。

在前期集中開展市容環境綜合整治以及開展取締違法佔道早、夜市場、佔道洗修車、違法佔道亭崗和停車器和“兩站一場”周邊市容環境專項整治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行政處罰力度,用足行政處罰和行政強制手段,多措並舉,聯合執法,突出重點區域和重點問題整治,確保整治取得實效。

市工商局、質監局:溯源抽檢 監管電動自行車

市工商局在全市範圍內對銷售電動自行車的經營者開展檢查,重點查驗企業的主體資格、索證索票、登記臺賬制度的落實情況,確保主體合法,行為規範,制度落實,商品進貨及來源可溯。對於銷售假劣和無廠名廠址電動自行車及配件以及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等違法行為要嚴厲查處,對無照經營行為堅決取締。同時做好經營主體普查登記工作,做到逐戶登記不漏戶,登記內容不缺項。此外,加強流通領域電動自行車及相關產品質量檢測。11月底前抽檢電動自行車及其產品50批次。

市質監局將組成3個小組,對各區市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專項行動開展情況及檢查發現的問題處理情況進行督查指導。嚴查電動自行車無證生產、偽造冒用強制性產品認證標誌及證書等質量違法行為。對銷售假劣及不合格電動自行車及其產品的違法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