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爲何恢復使用漢字?

用戶74209088877


首先說韓國“恢復使用漢字”這個表述是很不準確的,給人感覺好像是韓國曾經廢除漢字,現在又重新使用一樣。

實際上韓國一直在用漢字,只不過,最早是官方文字,後來官方文字改成韓文,現在也並不打算改回去。至於最近的“恢復漢字”,其實是在中小學教育中加入漢字內容。

因此,有必要簡單說說在韓國,現代文字和韓文之間的關係。

自古以來,朝鮮半島屬於東亞中華文明圈的成員。朝鮮半島的王朝雖然有自己的語言,但文字都是一律使用漢字的。看的書,寫的文告,統統都是漢字。

韓文是在公元15世紀(明朝前期)才被李氏朝鮮王國的世宗大王李祹發明出來的。

世宗大王在位32年,是朝鮮半島歷史上很出名的一位賢君,在軍事、政治、文化、行政方面都頗有建樹。其最有決定意義的成果之一,就是發明了朝鮮文字。

(手持書本的世宗大王)

世宗大王那會兒,漢字與朝鮮本土語言不能完全融合,所以“文、言分離”,說的話和寫的字難以完全吻合(類似粵語和普通話),教育困難,平民很多都是文盲,學不會讀寫。

這種情況下,世宗決定創立朝鮮自己的文字。目的主要是方便推廣,給民眾掃盲,而並不是想彰顯“國家民族的尊嚴。”

他召集鄭麟趾、申叔舟、成三問、樸彭年等名臣入內。這些學士多次前往中國遼東、山東學習音韻知識,並根據中國的音韻著作和梵文、蒙古文的相關信息,歸納朝鮮語的發音。

到1443年,朝鮮的拼音文字研發出來了。

這套文字系統包括幾十個字母,又分為“子音”“母音”(有點類似聲母和韻母,或者輔音和元音)兩類。每個單字由一個子音和一個母音組成,而兩個字的相對位置又可以變化,由此產生多種讀音,也便於擴充詞彙。

其實就是朝鮮語的拼音。

新發明的朝鮮拼音非常實用,原本用漢字不能清楚表達的朝鮮話,用這套拼音,都可以清楚表達出來。而且規則簡單,即使目不識丁的朝鮮人,也可以在一天之內就基本學會。

此後,世宗又進行了三年的試驗,將漢字的著作翻譯成朝鮮文,並且用朝鮮文創作了一首史詩。

做了這些工作,充分證明朝鮮文字的可行性,然後在1446年正式頒佈《訓民正音》。這是二十多年辛勤研發的成果,也是朝鮮數千年文明的結晶。

然而當時的朝鮮士大夫早已習慣了使用漢字,併成為漢文化的狂熱崇拜者。他們對世宗創立朝鮮文字的做法非常反感。

集賢殿的副提學崔萬理就傲然站在世宗面前,跳著腳破口大罵,指出了世宗創立文字的許多荒謬可笑之處。他罵的實在太不給面子了,以至於世宗下令把他抓進監獄去關了一天,讓這哥們冷靜冷靜。

上層士大夫千百年養成的習慣,對《訓民正音》非常牴觸,使得其無法正式流通。甚至世宗本人,也只是把這新文字作為開啟民間教育的工具,稱為“諺文”。

最後,辛辛苦苦創立的朝鮮文字,主要用途是在官員女眷之間私下通信時做一些文字遊戲。

過了幾十年,在暴君燕山君時代,因為有人用“諺文”寫文章諷刺國王,燕山君大怒,直接禁止,還把朝鮮文的書籍全部焚燬。

所以只有的幾百年,朝鮮文字基本在朝鮮沒有任何地位。

接下來到了19世紀末,清朝對朝鮮的宗主權被打破,朝鮮文字才獲得與漢字混同書寫的地位。20世紀初朝鮮高宗李熙在沙皇俄國支持下稱帝,號大韓帝國。但這時候文告還是漢字發佈的。到1910年朝鮮被日本吞併後,朝鮮人才開始排斥漢字,朝鮮文字成為他們主要的民間書寫工具。


到二戰結束,南北朝鮮分別獨立建國,民族情緒進一步高漲,兩國政府分別規定了朝鮮文字單獨書寫。大韓民國政府還宣佈,1446年世宗頒佈《訓民正音》的日子即公曆的10月9日,是“韓國文字節”,每年加以紀念。但即使如此,漢字教育依然在朝鮮學校佔據一席之地,比今天中國的英語教育重要。

到1970年,軍政府獨裁者朴正熙(朴槿惠他爹)在位時,舉行了“國語純化運動”,完全在學校教育和官方文件中取消漢字。但朴正熙很快被暗殺,所以這條並沒有完全貫徹,漢字依然出現在教科書和報刊上,只是頻率起起落落。

實際上取消漢字對朝鮮是很不方便的。因為朝鮮語言本質上也是一種東亞語言,和漢語有很多共通之處,甚至可以視為中國的外圍方言,音節比較簡單。朝鮮文字則是一種拼音文字。用拼音文字表達音節簡單的語言,就會出現大量同音字,混淆意義。這對現代韓國人是很不利的。更何況現在中國越來越強盛,韓國人也喜歡和中國交流。所以在前幾年的調查中,大部分韓國人都認為,漢字對生活很重要,也贊成在學校教育中並行漢字。因此又說法,韓國將在2019年開始加強小學教育中的漢字部分。


巴山夜雨涮鍋


鄙人在韓國留學讀博士,客觀的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講講廢除漢字,在二十世紀中後葉,亞洲的朝鮮,韓國,日本,越南等傳統漢文化國家都開起了漢字廢除運動。其原因一是由於民族意識崛起,民眾要求使用本民族文字。二是中國近代衰落,國家影響力變弱,喪失了對周邊勢力範圍的控制。三是漢字對這些國家而言學起來很難,沒有語言基礎,語法也不相同,古代也只有達官貴族才會學習,老百姓沒有條件學習漢字(其實中國也是一樣,古代老百姓多是文盲,建國之處曾經考慮過用拼音代替漢字以快速增加識字率減少文盲)。從各個國家自身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廢除漢字,即是民族自尊心作祟,也是提高本國國民識字率的實際需求。

(注:日本也曾經致力於廢除漢字,而後由於各種原因保留了漢字)

對於韓國廢除漢字其實還有更有意義的一點,首先,朝鮮先於韓國廢除了漢字,將諺文定為法定文字。其次中朝當時與韓國屬於敵對狀態,既然朝鮮都用諺文文字了,而且中韓敵對關係,韓國那麼強的民族自尊心也不允許他們繼續使用漢字了。

最後講一下恢復漢字,我在韓國這麼多年真的沒有聽說過韓國要恢復漢字,只有在中國才能天天看到說韓國要恢復漢字使用,其實也是民族意識作祟,意淫罷了。

韓國現在除了老一輩的人還認識漢字,大部分中年人和青年人真的不認識漢字,漢字已經在韓國沒有群眾基礎了,但隨著中國越來越強大,學習中文的人的確越來越多。在韓國依舊保留很多漢字文化的遺產,並不能完全消滅。但是這不能表明韓國要恢復漢字了。而且韓國人覺著他們自己的文字已經無比完美了(這裡要吐槽下,韓國人在自我陶醉方面真的當世無雙)沒有必要恢復漢字!

最後,我想說的是,我能只要好好發展我們自己才是硬道理,沒必要關心在意這些周邊國家要怎樣。只有我們自己發達了,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整天意淫於國於家都於事無補。


張叄豐


舉個例子,給出一個拼音:zhang,我們對應的漢字有很多,可以是:張、章、丈等等。韓文也一樣,有很多同音異意的字,比如我來造幾個名字,李昌浩、李長昊、李菖胡、李倡虎、李椙琥、李腸湖,寫成韓語都是一模一樣的。所以單用韓文看韓國人的名字,根本看不出名字的意義,所以很多韓國人改名字的時候,先要從漢字裡找出相應的字,然後再翻譯成韓文,這就是為什麼韓國人的身份證有漢字的原因了,而很多韓國人的名字是父母改的,所以真正的意義可能自己也不知道,更不用說外國人了,所以我們看韓劇的時候,經常會看到同一個不同名字的翻譯,這也怪不得翻譯組了。


韓國身份證最上面那五個大字的對應漢字是:住民登錄證,第二行有三個韓文,那是此人的韓文名字,右邊加個括號,那是根據憲法的規定,1945年韓國脫離日本殖民後,開始逐步排斥漢字(因日本用漢字,加上南韓後來跟中國大陸共產陣營對峙等因素),1948年通過《韓文專用法》,規定政府公文書一律使用韓文書寫,但,有必要時可以加上括弧標註漢字,由於廢除漢字會造成韓文同音字的語義不清,後來的《總統令》多次補充可以加括弧以區分含義,並允許大企業的內部文件和民營報紙使用漢字(漢韓並用)。



由於韓文專用政策的實行,導致了幾乎一代人不懂漢字(能認兩三百個漢字,如天地日月王土大小等簡單的),直到1997年金大中總統上臺,才得到了緩和和輕微糾正,並逐步恢復在初中和小學的漢字教育,2005年韓國政府宣佈在所有公務文件和交通標誌等領域,可使用已經消失多年的漢字和漢字標記。一則老段子曾很受歡迎。“中國人:是女媧創造了這個世界。美國人:是上帝創造了這個世界。中國人:那麼,又是誰創造了上帝之前的世界?美國人:那麼,又是誰創造了女媧之前的世界?韓國人驚奇的問道:不是我們韓國人嗎?”



韓國人的主體史觀屢次被中國網友嘲笑,網絡上“中國XX實則韓國製造”模式的消息不絕於耳:屈原、孔子、西施、李時珍統統都有韓國血統,餃子、粽子、印刷術也早就打上韓國烙印。令人啼笑皆非的報道總能吸引眼球,挑起網民的厭韓情緒:韓國人,請停下盜走中國文化的手!那些年被韓國“搶過”的東西食品類:餃子、豆漿、元宵、粽子名人類:炎帝、黃帝、屈原、孔子、西施、李時珍、李白、孫中山發明類:渾天儀、活字印刷文化類:端午節、風水、針灸、中醫韓國人為何熱衷於“盜”我們的文化?韓國人將中國的文明文化當作是他們鍋裡碗裡的“佳餚”大口大口的吃著,除了乾著急罵大街外,還能幹什麼呢?


史家爭鳴


日前有報道稱,韓國教育部2018年恢復漢字教育,這一報道是因另一則消息引發的聯想,之前,韓國健在的歷屆國務總理聯合簽名建議韓國總統府,敦促在韓國小學實施正規漢字教育,這一建議目前已提交青瓦臺。


但韓國政府主管部門文化體育觀光部堅稱,只有韓文(Hangul)才是韓國的唯一國文,無法接受漢字也是韓國國文的說法。

所以,韓國要恢復漢字,只是外界的猜測而已。

但是,韓國自從1970年朴正熙政府下令廢除漢字以來,整個韓國社會都已開始意識到廢除漢字是一項錯誤的政策。這五十年來,韓國學校教育中只教授韓語,這也導致韓國有整整一代人完全不懂漢字,韓國的有識之士認為這是比韓國上世紀九十年代經濟危機還要嚴重的文化危機,所以才有歷屆國務總理聯合簽名的這項提議。


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堅定擁護者,筆者當然希望當前的漢字文化圈能糾偏過去的一些錯誤做法,將漢字傳統文化薪火相傳下去。

而身在漢字的發源地,我們是否又該思考,對於漢字的保護和傳承,我們應當做些什麼?

比如百年前開始的漢字拉丁化運動,既然是疑問手,那就應當勇於直面現實。

而想辦法恢復部分繁體漢字,也是需要開始著手準備的。

韓國人能做到,我們難道做不到?

(我是六甲番人,請您關注我的頭條號。)


六甲番人


首先,韓國並沒有確定恢復漢字。2016年韓國曾經試圖計劃於2018年恢復漢字教育,併為此舉行與之相關的公開辯論,但是至今尚未形成定論。

關於漢字,韓國人也是夠糾結的,其糾結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 漢字到底是韓國的還是外來語。

二、 韓文如果一律不採用漢字,則大量存在多音多義字不利於書面溝通(韓文中70%以上的單詞是漢字詞)。

三、於是就造成了最終的糾結:是否要恢復娃娃們的漢字學習與教育。

韓國是上世紀自70年代折騰了一把,轟轟烈烈地開展了一回“去漢字化”,於是在韓國的小學教材中漢字已經絕跡,但是卻又在中學階段不癢不痛地安排了漢字選修課。

幾十年以來,韓國一直有著恢復漢字教育的呼籲,以避免造成文化危機,因為漢字在韓國已經流傳了兩千多年了,幾千年的文化習慣不可能因為一紙去漢字化而消身匿跡。

比較搞笑的事情是:官方不讓學習漢字,韓國人民私底下卻在各種培訓班中不遺餘力地給孩子們補習漢字學習方面的課程;另一方面則是隨著中國經濟突飛猛進地增長,隨之影響力擴大,棒棒們卻又不得不努力學習漢語。

總結一下:棒棒的“去漢字化”幾乎就是空中樓閣。例如《朝鮮日報》、《東亞日報》至今還是採用漢字,韓國景福宮的正門光化門仍高掛漢字牌匾。但是,恢復小學生的漢字教育短期內也依然不可能,棒棒們的玻璃心大家都懂的。


歷史作家煮史問道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絕無可能。

韓國其實在1948年以前,從漢代開始,朝鮮就普遍使用漢字。

在日本殖民韓國之前,朝鮮政府官方文字多是用漢語書寫。

自然,15世紀世宗大王發明了韓語。

可惜,這種文字和臺灣最近搞得什麼閩南語復興一樣,是一種表音文字。

平時用來說說是可以,但書寫就會遇到很多問題,無法像漢字一樣表達準確的意思。以韓國人的名字來說,很多名字讀音接近,書寫是相同的,但其實根本不一樣。韓語不能準確適用,自然不被重視。雖然發明了幾百年,一直在朝鮮社會的下層流行。

韓國的貴族和知識分子仍然使用漢字,甚至以用漢字為傲。

即便到了現代,韓國人的身份證上也是有漢字的

即便南韓奧運會期間,韓國總統變態的發表法律禁止使用漢字,但比如韓國的法律界仍然使用漢字,史學界也必須懂得漢字!

為什麼嗎?很尷尬!法律必須用漢字寫才準確,而朝鮮的古代書籍大部分使用漢字寫的。

不過,韓國人的民族自豪感已經到達變態的地步。

所以,1948年藉助日本人的手,韓國廢除了漢字的書寫。

到了南韓奧運會徹底法律廢除漢字。

現在韓國人自認為是老子天下第一,有5000年文化,恨不得整個亞洲文明都是他們創造的。

怎麼可能恢復漢字自掌耳光呢?


薩沙


說韓國恢復使用漢字是不準確的,因為韓國從來沒有完全放棄過使用漢字,即使到今天,韓國的司法機關或政府部門,還是會用漢字來撰寫一些條例和法案。

關於“韓國恢復使用漢字”說法,目前有報道稱韓國教育部將於2018年恢復漢字教育,此前韓國的小學中並沒有漢字教育,因此會給中學的漢字教育帶來一定的負擔,所以此次提議旨在敦促韓國小學實施正規漢字教育,而非恢復使用漢字。

眾所周知,韓國古代沒有自己文字,所有的書面材料都要用漢字記錄。漢字在公元三世紀左右傳入朝鮮,逐漸成為朝鮮的書寫文字,韓國和朝鮮人使用中國漢字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然而漢字的使用主要在貴族和官吏階層,普通人無法接觸和學習到。

圖為1949年的漢城


15世紀朝鮮王國的世宗大王創造朝鮮文,公佈新創制的文字,詔書稱為“訓民正音”,意在教百姓以正確字音,正式名稱為“諺文”,諺文的發明打破了貴族對於知識的壟斷,對社會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然而諺文作為一種表音文字,類似於中文的拼音,雖然簡單易學,卻容易產生歧義,例如漢語拼音:fanghuo,就有“防火”和“放火”兩種截然不同的意思。曾有報道稱,韓國2010年開通的京釜鐵路2期工程中,很多渣混凝土枕木發生嚴重均裂,就是因為“防水”和“放水”在韓語裡的寫法一樣,施工公司理解錯了圖紙的意思,將防水的墊片做成吸水性的材料,從而產生了工程事故。是以諺文雖然發明了幾百年,卻一直在社會下層流行,貴族和知識分子仍然使用漢字。

到了近代,隨著日本殖民和西方文化的傳入,朝鮮半島的民族主義思想日趨嚴重,逐漸開始排斥漢字,在朝鮮的報紙中便有大量的漢字和諺文的混用。1970年,時任韓國總統的朴正熙下令實施韓文教育,將漢字從教育機構和官方文件中徹底抹去。但80年代,漸漸開放漢字教育,不再嚴格限制。

廢除漢字,施行韓文教育,雖然給韓國掃盲帶來了便利,但是韓語作為表音文字,仍然存在同音異意等問題,加上韓國的古籍、史書都是用漢字所寫成,很多年輕一代無法讀懂本國的史書,造成了文化斷層。

此外,韓國也發現不使用漢字後韓國人的識字率也在下降,對生活造成許多不便,韓國的許多古建築也都以漢字標識,身為韓國人,無法看懂本國古建築和古籍中文字,未免尷尬。

一個日本學者曾說道:“我們比韓國人聰明。廢掉漢字,實際上是摒棄了這個字所負載的文化,否定自己的歷史。韓國人現在後悔了,不過可能來不及了。”

有鑑於此,韓國的有識之士呼籲恢復漢字教育,2016年底,韓國教育部稱,從2019年起,韓國全國小學五到六年級教材將標註漢字及其讀音和釋義。

感謝讀完文章,本文作者為歷史作家煮酒君。喜歡請點個贊👍


煮酒君


魯迅先生說過:“漢字不滅,中華就滅。”你們能理解這句涵義?漢語拼音是誰發明的?(陳獨秀)。

首先,大家要了解漢字。象形字,文明的初段。猿人變成人,人與人間信息傳遞,和表達。人類發明語言與文字。文字,以事物形態表示一個字,比如:太陽,日,☀️〇中間加一點。目的是不認字的也認識。漢字的進化,沒有進化到數字化表達信息之路,而是走另類。文人賣弄文騷,以別人看不懂為美。(東湖人民法院,把無共同財產分割與共同產不分割混為一淡)

漢語改革,必須走數字化準確表達之路。就象現代相機與早先底片相機。不知這樣說你們明白一點不?漢字,只是早先文明,沒徹底進化。


白風小嚴


問題是:【 韓國為何恢復使用漢字?】

答題之前先審題。關於韓國的烏龍新聞,中文媒體不止搞錯一次兩次,所以要謹慎。

我在谷歌上搜索了一下,中文正規媒體很少報道,大部分都是一些自媒體的報道:韓國教育部將會在2018年從小學開始正式恢復漢字教育。

但這是一個提案,爭議很大,很多中小學老師反對,很多家長同意。

這個提案通過了沒有,是不是決定了2018在小學恢復漢字教育,我沒有能力閱讀韓文原始文獻,我無法核實。

反正我參考維基百科【漢字復活】詞條,是不支持國內媒體所說的【2018年決定恢復小學漢字教育】的的說法:

讀不懂韓文文獻,起碼可以找學術界的文獻,學術界文獻是懂行的人審核過,相比網上聽風就是雨媒要可靠得多。我看了兩篇論文,有一篇可能是韓國人寫的。

韓國漢字教育現狀大致如下:

二戰以後韓國廢除漢字,1971年漢字退出小學教育,甚至限制漢字使用,但80年代,漸漸開放漢字教育,也不在怎麼限制。


2007 年韓國修改第七次《教育課程》時,以“創意\n裁量活動”形式開展的漢文課程,正式成為初中正規\n選修科目,成為“生活外語”中的一門課,意味著在初\n中漢文課程開始,有了統一的教學標準和教學目標,\n並有了國家標準的教材。(姚巍. 韓國漢字教育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 蘭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7, 33(7):111-113).

初中漢字教育課選修科目,學習基礎漢字 900 字,按每學年300字進行分配。

韓國小學沒有開設國家統一的漢字教育課程,但是仍然有些地方在小學實行漢字教育:

(河永三. 韓國漢字教育現狀及對策分析[J]. 全球教育展望, 2010 (7): 54-56).


因此,題目所提的問題是不成立的,或者說是不準確的,韓國可以使用漢字,談不上「恢復」,但只不過不是官方語言,在小學沒有漢字教育,給中學的漢字教育帶來一定負擔。所以,這次的提案就是建議2018年小學實行漢字教育。不是「恢復使用漢字」。

至於這個提案也沒有獲得國會的批准,我也不清楚。


我看到另一位答主引用的,韓國前政要簽名建議恢復漢字教育:

這是2009年的發生的事,不是今天,一共有20個人簽名。

作者引用的一部分,10個簽名,五個人用韓文,一個人可能只口頭表態,名都沒有籤!

韓國國家體制決定,下野以後的政要跟平民老百姓一樣,毫無特權,不像天朝可以繼續發揮老幹部的【餘熱】。所以,這個聯名跟路人甲乙丙丁差不多。

另外,無論多麼偏激、極端、少數的觀點,只要不影響他人,在韓國都有合法渠道表達,比如:部署薩德,韓國也有不少人反對,如果是在中國,可能會被口水淹沒。

憑以上幾點,就能想到這個所謂「聯名」其影響力有多大?

-----------------------------------------------------------------------------------

有一點可以肯定,韓國古籍都是漢字記錄的,不懂漢字肯定影響他們讀歷史。而韓國一向以自己的「整容歷史」引以為傲。

但是,中國人不要以為韓國人都離不開漢字,韓國有文化的人都喜歡漢字。

我們知道,漢字是記錄漢語的,跟韓語並不匹配,漢語跟韓語完全是兩種差別很大的語言,漢語屬於漢藏語系,韓語非常特別,至今學術界對韓語劃分問題,還有很多爭議。

另外,漢字在古代韓國僅僅限於【兩班貴族】使用,這部分人可以說是金字塔頂端的百分之一,所以,漢字其實在韓國並沒有廣泛的使用基礎。

兩班(朝鮮語:양반。)是古代高麗和朝鮮的貴族階級。“兩班”一詞指上朝時,君王坐北向南,以君王為中心,文官排列在東邊,武官排列在西邊,即“文武兩班”,之後,兩班專指上朝會的官員延伸到兩班官員的家族及家門。古代朝鮮對貴族或官員的尊稱也是“兩班尼”(양반님,相當於漢語的“大人”)

所以,漢字對韓國人來說,相當於歐洲的拉丁文,請問今天歐洲人有幾個認識拉丁文,對他們的影響大嗎?

我發現,網上有些文章跟韓國人一樣的德行,一本正經的說韓國去除漢字如何不方便,韓語沒有漢語博大精深,諺文同音造成歧義云云,

其實,自然語言(Natural Language)的歧義是不可避免的,有時候歧義產生的一語雙關,正是自然語言有優勢的地方。所以,電腦程序至今不能代替人工翻譯自然語言。

不要聽別人舉了幾個極端例子,就妄下判斷,韓國諺文如何低級,漢語如何高級,他們不用漢字是SB,以後必定會使用漢字。

我們不能跟韓國人一樣!

雖說使用何種【語言文字】不是成為科技強國的充分必要條件,但絕對有很大的影響。如果韓國諺文,真的那麼低級,那麼多的歧義,對教育有那麼大的影響,韓國是怎麼在幾十年內變成科技和製造強國???

漢字教育在韓國,是當一門外語在學,就跟中國小學生學英語一樣,我們不必激動,那麼,漢字有沒有可能成為韓國官方語言?

我是看不出可能性,沒用漢字人家一樣成為科技強國,和人均GDP過兩萬美元的富裕國家。另外想一想,韓國人幾乎夜郎自大般的的民族主義情緒,也是不可能的。

韓國諺文是低級還是高級,我是沒有能力下判斷,但是韓國人一直認為諺文是世界上最吊炸天的語言,包括大學教授,韓國人民族主義上腦,智商就為零,

舉一個比較搞笑的例子:

從2009年開始,韓國人出錢,拉了幾個非洲黑叔叔歐洲小國,搞了一個【世界文字奧林匹克大會】:

這是網站:http://languagelog.ldc.upenn.edu/nll/?p=4253


【世界文字奧林匹克大會】公開比較文字優劣,一共舉行過兩屆。

首屆在韓國舉行,大韓國諺文當然獲得第一名。

2012的那一屆在曼谷舉行:


諺文還是獲得冠軍,白人為韓國人頒獎,第二、第三分別是印度的泰盧固文和英文。

韓國英文媒體的報道:

韓國官方媒體韓聯網的報道:

最後還要裝逼稱:

比賽執行委員會委員長兼我國前駐黎巴嫩大使李陽河(音譯)表示,如果各國政府介入比賽的話,公正性可能受到損害,因此舉辦了民間層面的比賽。幾個非洲國家學者以觀察家身份參加比賽,介紹本國沒有文字的現實,並表示願意借用韓文。

這是把世人當傻子?

韓國人念念不忘輸出他們吊炸天的諺文,曾經將韓文輸出到南太平洋上島國土著,最後以失敗告終:

韓國甚至宣稱向中國少數民族推薦諺文,幫助中國消除文盲!

真TM懷疑,火星文是不是地球上最優秀的思密達族輸出給火星人的?

看完這些,你覺得韓國人會把漢字當官方文字嗎?


小漢字見大歷史


韓文就是中國的拼音,沒有文字沒有任何意義,古詩和骨屍是同一個韓文,當初韓國的一項巨大的建築工程,就是因為把防水誤解成了放水,導致損失慘重,當初花了半個世紀徹底廢除漢字,現在已經很難恢復了,他們很想回復,但是已經太晚了,當一個人的名字從王雅詩變成王鴨屍,是多麼可怕,其實日本早就想廢除漢字,可是日本預先猜到了下場,就是今天韓國人的下場,後代永遠看不懂史書了!韓國文化的斷層,就跟韓國滅國有什麼區別?韓國的廢除漢字,就是傷敵800自傷8000000000。朝鮮文(韓國文)是一種表音字,類似我們拼音的文字。例如,在拼音中,“yongyu”可以理解為“用於”、“勇於”等等。自然,韓文也避免不了同種尷尬,一個常常有很多不同的意思,造成了大量的同音同形異義。\n\n京釜高速鐵路2期工程中,很多渣混凝土枕木發生嚴重均裂。這是因為防水和放水在韓語裡寫法一樣,韓國語寫作“” 。施工公司理解錯了圖紙的意思,將使用防水的墊片改成了使用吸水性的材料。這只是很多由於韓文不完善而導致的烏龍事件中的其中一個,由此也體現了同音異意對社會會產生巨大危害。\n\n\n\n從南韓以總統令的方式禁止使用漢字開始,漢字在書冊中的使用率就開始大幅下降。現在也只有報紙標題和書本題目才會出現漢字,因此年輕一代能認識漢字的人也是很少的。\n然而,韓國大部份的古藉均用漢字所寫成,由於缺乏對漢字的認識,韓國年輕的一代閱讀古籍就十分吃力。同時韓文的同音異意也帶來了很大的混亂。重新使用漢字有助於改善人民對歷史的瞭解,改善現時同音字的混亂。\n到了近代,到韓國旅遊的大量外國遊客都是使用漢字,由於道路標識都是使用韓文與英語,語言障礙讓遊客感到十分的不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