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峙王師僵持不下的朱棣慌了,道衍和尚輕鬆說出四字就力挽狂瀾

公元1368年,朱元璋於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洪武元年八月,明軍進逼北京,元順帝帶領三宮后妃、皇太子等開健德門逃出大都,經居庸關逃奔上都。至此, 蒙元結束了在中原的九十八年統治,明朝取得了長城以內地區的統治權。

對峙王師僵持不下的朱棣慌了,道衍和尚輕鬆說出四字就力挽狂瀾

元朝疆域圖

通過朱元璋洪武年間的治理,大明朝的確是恢復了社會近百年動盪的局面,大明百姓也逐步過上安穩富足的生活。然後,令朱元璋沒有想到的是,離他剛剛開創新局面僅僅不到31年(即1399年)的時間裡,剛剛才穩定下來的社會又步入了動盪。而且此動盪的根源不在別人,而正是在朱元璋自己。

對峙王師僵持不下的朱棣慌了,道衍和尚輕鬆說出四字就力挽狂瀾

南京:朱元璋塑像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即朱元璋死去的第二年,燕王朱棣不滿年輕皇帝朱允炆的削藩政策,遂以“ 清君側、靖國難”的口號發動奪取中央政權的戰爭,史稱“靖難之役”。“靖難之役”從發動到以勝利結束,燕王朱棣僅用十萬燕兵、耗時四年就完成從“燕王”到“永樂大帝”的身份轉變。

對峙王師僵持不下的朱棣慌了,道衍和尚輕鬆說出四字就力挽狂瀾

昔日“燕王”,今日“永樂大帝”

從宏觀格局上來看,就整體力量對比方面,以燕地一隅十萬之師戰勝百萬王師僅僅耗時四年,速度的確是快。但是,這四年,對燕王朱棣來說,是最難熬的四年,是他人生中最漫長的四年。尤其是建文二年(1400年)冬至建文三年(1401)中者期間,面對濟南之戰、東昌之戰的大敗,朱棣內心焦急如梵、心如刀絞。儘管後面通過夾河、藳城之戰僥倖取得大勝,軍心稍有穩固,但卻不得不面臨兵員不足的問題。受制於兵力不足的掣肘,無法鞏固並擴張勝利,往往放棄新取之地,僅能據有北平、保定、永平三個郡。

對峙王師僵持不下的朱棣慌了,道衍和尚輕鬆說出四字就力挽狂瀾

很多城池佔領了,卻沒有足夠的兵把手

面對如此窘境,平日看上去十分剛強、無所不能朱棣也開始慌了神。說實在的,他之前內心想過造反失敗,失敗的原因肯定是以自己微薄的燕地之師幹起硬仗來打不過看似強大的中央軍。但是時至今日,讓他萬萬沒想到卻是:在面對數倍於自己的中央軍時,他的軍隊幾乎所向披靡、戰無不克,但是勝利後卻因為兵員不足而無法保存勝利的成果(城池)。

此時慌了神的朱棣首先就想到了尚在幫助世子朱高熾堅守北平的道衍和尚。

對峙王師僵持不下的朱棣慌了,道衍和尚輕鬆說出四字就力挽狂瀾

道衍和尚

法名為道衍的和尚,姓姚,名廣孝,長州(今江蘇蘇州)人,出生於元惠宗元統三年(公元1335年)。洪武十三年,高皇后去世,朱元璋下詔令選高僧侍奉王子,為他誦經薦福。道衍因此受召入宮,與燕王朱棣面晤之後,彼此有相見恨晚的感受。燕王朱棣向朱元璋請求,讓道衍雖他一起去北平。道衍和尚後被燕王朱棣安排在北平的慶壽寺做住持。你想想,能和燕王朱棣這等人精初次見面就又相見恨晚的和尚能是一般的和尚嗎?所以說,做主持是假,暗中為燕王朱棣出謀劃策才是真。

對峙王師僵持不下的朱棣慌了,道衍和尚輕鬆說出四字就力挽狂瀾

道衍和尚:我是真住持

在道衍多次往返慶壽寺和燕王府之間後,道衍的言論和戰略眼光越來越得到了朱棣重視和肯定,也因此,道衍和尚成為了燕王朱棣的頭號謀士和軍事。

所以,此時慌了的朱棣也是慣性的找到了軍師道衍和尚。在和道衍和尚商量怎麼應對兵力不足、和王師僵持不下等問題的對策時,道衍和尚輕鬆的道出了四個字:直取京師。

對峙王師僵持不下的朱棣慌了,道衍和尚輕鬆說出四字就力挽狂瀾

繞過層層關卡,直取京師——南京

直取京師?朱棣一聽,再一想,立即大笑了起來,並言道:這下什麼城池都不用派兵守了,因為天下馬上都是我的了,這天下........穩了!

建文三年冬,燕王朱棣按先前的戰略計劃部署率部直奔南京。建文四年五、六月,燕軍先後攻克盱眙、揚州(主動投降)、高郵(主動投降)、鎮江(主動投降),王師幾乎反抗之力。建文四年六月初八,燕軍駐紮於龍潭(距京師金陵東約30公里),震驚朝野。燕軍七月初二,抵入京師,守衛金川門的朱橞和李景隆望見朱棣麾蓋,開門迎降。

對峙王師僵持不下的朱棣慌了,道衍和尚輕鬆說出四字就力挽狂瀾

李景隆(李文忠之子)

自此,燕王朱棣成功的拿下了朱允炆的老巢——南京。

南京一拿下,所有的文武百官見道燕王入京,皆跪道相迎。

在文武百官的擁戴下,朱棣在拜謁太祖陵後,登基稱帝,是為明太宗,年號“永樂”。

我是歷史的天空2018,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