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單田芳的傳奇一生!他最遺憾的是妻子沒能享過一天福!

評書大師單田芳昨日病逝!他的聲音伴隨著我們的整個童年!

小時候,爺爺奶奶、姥姥爺爺,他們每天晚飯後最期盼的就是單田芳的聲音了!

2011年,我到單田芳北京的家中去拜訪了他一次。得知是東北老鄉來了,單田芳特別熱情,和我暢聊了一個下午。

老人家樸實善良,侃侃而談!

那一次,單田芳幾乎聊了他的一生!

他這一生最遺憾的,就是妻子沒能享過一天福!

願大師一路走好!


以下是當年訪談的內容,幾乎記錄了單田芳的一生!

單田芳:

1934年12月17日出生於遼寧省營口市,河北保定市淶水縣人,我國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作家。1954年走上評書舞臺,創作和演說了一大批如《童林傳》、《林海雪原》、《平原槍聲》、《一顆銅紐扣》、《新兒女英雄傳》、《亂世梟雄》等膾炙人口的評書作品。迄今為止,有錄音記錄的評書作品已超過100部。

重溫單田芳的傳奇一生!他最遺憾的是妻子沒能享過一天福!


風雨蒼黃數十年,長城內外八千里。單田芳的人生猶如一部歷史大作!

藝術上,他是中國當代極具代表性的評書大師,“單田芳評書”早已成為一種文化符號;

人生中,他在大歷史、大時代之下譜寫了一段傳奇,從童年開始便飽受風霜,體驗過亡國奴的辛酸,也經歷過骨肉分離、家庭裂變的磨難!

重溫單田芳的傳奇一生!他最遺憾的是妻子沒能享過一天福!


在中國,單田芳和他的評書早已家喻戶曉。有句俗話稱,“凡有井水處,皆聽單田芳。”

時至今日,在他60多年的藝術生涯中,有錄音記錄的評書就已超過100部,據說每天都有1億多人在聽他所講述的傳奇,這其中包括了30後到90後的幾代中國人。

其實,評書之外,單田芳的個人經歷比他講過的很多傳奇故事還要精彩。堪稱一部精彩的人生大戲。

單田芳出生的年代,炮火連天,時局多變。少年時期,他目睹了侵略與戰爭,也見識了生生死死的“人間地獄”。

然而,這一切的時局變革都敵不過家庭裂變給他帶來的傷痛。

1950年,父親因為交友不慎、遭人陷害被判入獄6年,母親一狠心和父親離了婚,丟下他和幾個妹妹。從此,家庭的重任就落在了單田芳的身上。

重溫單田芳的傳奇一生!他最遺憾的是妻子沒能享過一天福!


(單田芳的父親和家人)

坎坷少年 生長在戰火硝煙的地獄之城

1934年11月11日(戶籍、資料顯示1935年為誤),伴隨著一場大雪,單田芳來到了這個世界。母親王香桂是西河大鼓的知名藝人,父親單永魁是她的弦師,夫妻倆紅遍東三省。

單田芳從5歲開始記事,從那時起,他便跟著父母往來於哈爾濱、長春和瀋陽之間,居無定所,風雨飄搖。

在單田芳的成長歲月中,他目睹了侵略與戰爭,也見識了生生死死的“人間地獄”。他的少年時期多生活在長春,當時的長春猶如一座地獄之城,老百姓民不聊生。當時他家住的院子裡有六戶人家,為了防止日本人搶東西,這六戶人家合起來換了厚厚的院門,不分晝夜挨家輪流看守。

到了晚上,單田芳時常聽到父親唉聲嘆氣:“這世道怎麼這麼亂啊,什麼時候才能過上太平的日子呢?”

父親警告單田芳,必須在家裡老老實實地待著,不許出門。可是,從小就是個淘氣包的單田芳根本閒不住,趁父親不注意,他就會和孩子王們出去瘋跑,偶爾也想發一些“洋財”,有一天一個叫小玲子的孩子王帶著他們十幾個小孩兒去街上撿洋落兒,小玲子說:“哎!咱們去皇宮裡轉一圈吧!”於是,單田芳跟著這群孩子跑到了當時溥儀的長春的皇宮,而那時的皇宮已經被搶奪一空。

重溫單田芳的傳奇一生!他最遺憾的是妻子沒能享過一天福!


(單田芳童年照)

1947年,東北局勢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父母的書沒法說了,單田芳的學也沒法念了。長春斷水斷電,當時一家人最大的心願就是快點離開這座魔窟。

逃亡之路 為求活路 父親謊稱起義軍

1947年下半年,單田芳一家準備離開長春。臨走前,母親炒了一宿黃豆,以備路上食用,一家人全部輕裝簡行,推著手推車就離開了家門。

單田芳還清晰地記得,當時家人是從東大橋上通過,離開了長春,朋友告訴他們:“順著一條路往前走,不到10里路就能看見八路了。”

重溫單田芳的傳奇一生!他最遺憾的是妻子沒能享過一天福!


(單田芳和師父)

單田芳一家來到了一條既陌生又兇險的小路,因為害怕,一路上連跑再顛,很快就看到了前方的一個小村,還有解放軍站崗。單田芳的父親馬上給解放軍敬了個禮:“我們是六十軍的起義人員,是來投奔共產黨解放軍的。”

解放軍把單田芳一家安置了起來。可是,單田芳的父親哪裡當過兵啊,他只是一個說書的而已,剛剛向共產黨撒了個謊,目的無疑是想逃個活路。

單田芳的父親決定向解放軍“坦白從寬”,他告訴解放軍,其實他不是什麼起義軍,只是個說書人。解放軍幫他填上了資料,還讓他說了一段評書來證明身份。然而第二天一早,單田芳的父親還是跟著其他起義人員一起,隨著解放軍的大隊伍出發了。解放軍告訴他:要等到了吉林市才能出結果,此前只能和家人先分開走。

重溫單田芳的傳奇一生!他最遺憾的是妻子沒能享過一天福!


父親是一家的頂樑柱,與他分開後,餘下的重載落在了母親的頭上。13歲的單田芳第一次想到了死,因為逃亡的旅途實在太苦。

母親安慰他:“孩子,你要堅強點,你爸不在眼前,媽和妹妹全靠你了。”就這樣,單田芳揹著三妹,咬著牙往前走。

從興隆山道九臺難民收容所,單田芳記不住走了多久。他只知道,到了九臺倒地久睡,也不知睡了多久。醒來後,母親讓他到集市上換錢買點吃的,到了集市他才知道,這裡在半年前就已解放,老百姓的日子紅紅火火。他買了好多餅和肉,吃得肚子直疼。

吃過之後,所有逃亡的人又上了一輛開往吉林的火車,火車行駛的很慢,單田芳恨不得馬上飛到吉林和父親見面。也不知道過了多久,突然一個急剎車,有人喊:“到吉林了,到吉林了!”於是,大家一窩蜂似的往下跑。

到了吉林後,解放軍開始對起義人員點名,單田芳和母親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父親到底是跟著大部隊繼續走呢,還是能回家來?

正在擔心的時候,單田芳就聽見一位解放軍軍官喊出一個名字:“單永魁!”父親從隊伍中走出來,那個軍官說:“你是說書藝人嗎?”父親答:“一點兒都不假,我已經坦白過了。”軍官又說:“你可以走了!”

單田芳和父母在吉林過了一個很愉快的春節。1948年,吉林和瀋陽通了火車,單田芳很惦記在瀋陽的奶奶。

短暫鼎盛 有了錢 母親卻吸上了大煙

那個春節過後,單田芳的父母帶著他從吉林來到了瀋陽,在朋友的幫助下,他們一家住進了一棟氣派的房子。很快,單田芳的母親開始在瀋陽的會賓軒茶社說書。

重溫單田芳的傳奇一生!他最遺憾的是妻子沒能享過一天福!


(單田芳的母親!)

當時只要把海報一貼出去,觀眾就會從四面八方湧來,每場都是人滿為患。那個時候,瀋陽剛剛解放,人心舒暢,市井繁榮,無論是戲院還是書社,都非常火爆,那真是說書藝人賺錢的好時機。當時掙下的錢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支持日常開銷,一部分就存起來變成黃金或是銀子和大洋。買大洋的活兒就落在了單田芳的手裡。

可是,就在家裡一帆風順的時候,單田芳的母親卻染上了吸大煙的習慣。為此,他的父母吵了很多次。最嚴重的一次,母親一氣之下離家出走跑到了天津。這件事轟動了當時瀋陽的整個“娛樂圈”,茶社的老闆急得團團轉,王香桂不說書,客人也著急了。

父親去天津把母親接了回來,這之後,母親在家裡偷偷吸大煙變成了明著吸大煙。怕外人發現,每次都是由單田芳和父親在外邊把門。

那段日子,家裡看似平靜,其實一場大在災難很快就來了。

重溫單田芳的傳奇一生!他最遺憾的是妻子沒能享過一天福!


(單田芳全家福)

大難臨頭 父親遭陷害 被判成“反革命”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瀋陽的局勢也變得緊張起來。到了1951年,一場空前規模的鎮壓反革命運動也開始了。起初,這一切似乎與單家沒有關係,單田芳的母親照舊說書,他也正常上學。

然而,就在母親生下第五個妹妹小平時,家裡發生了天大的變化。一天晚上,單田芳的母親突然被抓走了,與此同時,他的二舅、三舅、姥爺都被抓走了。家人懷疑是不是因為和吸大煙有關,可是那個時候吸大煙的人很多,為什麼偏偏抓他們這一家子?

這一夜,單家人一夜未睡。奶奶抱著還沒滿月的孩子滿地晃悠。他和父親面面相覷,枯坐了一宿。第二天,抓走母親的那個大個子又來了,“單永魁,你跟我走吧!”就這樣,父親也被抓走了。家裡只剩下單田芳和奶奶,他們一邊四處打聽,這兩口子究竟犯了什麼罪,一邊又要想辦法養家。單田芳拿出家裡之前買的大洋,變賣之後維持吃喝。

3個月後,單田芳的母親出獄了。出獄時,她才知道丈夫也被抓了。在僵持了一年零三個月後,單田芳收到了父親寄來的信,說他因為幫助“反革命”王子明被判六年,拘押在北京。可是,對於單家來說,王子明只是一個開飯館的鄰居,這一切都怪單田芳的父親交友不慎,太單純了。

家庭裂變 父母離婚轟動了瀋陽城

父親被判刑後,單田芳的母親從瀋陽去了齊齊哈爾演出。走的時候說是幾個月就回來,可是半年了也沒動靜。當時,瀋陽的“娛樂圈”到處都在流傳王香桂準備和單永魁離婚的消息,轟動全城。單田芳聽說後腦袋都要爆炸了。

單田芳不能接受這個事情,她的母親怎麼可能忍心丟下我們這一家子人呢?他很快去齊齊哈爾找到了母親。母親看見他後非常驚訝。他上前就問:“你是不是要和我爸離婚?”母親也直接回答了他:“其實,我們已經離完了!”

原來,為了離婚,母親前後去了兩次北京。看到母親拿出來的離婚判決書,單田芳一下子呆坐在板凳上不知如何是好。按照法院判決書,此後單田芳的母親每月給他60塊錢生活費,這些錢怎麼花都由他來安排。單田芳苦苦哀求母親能夠跟著他回瀋陽,哪怕當面跟奶奶還有幾個妹妹交代一下也好。可是,母親已經鐵了心,瀋陽是不可能再回去了。

重溫單田芳的傳奇一生!他最遺憾的是妻子沒能享過一天福!


(單田芳的祖母!)

回到瀋陽後,單田芳的奶奶特意往他身後看了看,當她發現只有單田芳一個人的時候,就問:“看到你媽了嗎?”單田芳說:“奶,完了,一切全完了!”奶奶聽了這話後哭著說:“你快去買火車票,我帶著你的妹妹們去找她!”可是,單田芳已經清楚,去了也沒有用。

此後,單田芳成了家裡的頂樑柱。不久後,他考上了東北工學院。但是因為家庭裂變,他不得已放棄了學業,開始了從藝之路。

因為家庭變故,單田芳放棄了念大學的機會,而是改學評書。為了報恩,他又和年長自己8歲的王全桂大姐結了婚。夫妻倆患難與共40載,妻子為了他,為了這個家,日夜操勞。可是,1992年,就在單田芳的生活和事業初見彩虹時,妻子卻因病離開了人世。妻子沒能跟著他一起享福,成為單田芳今生的遺憾。

重溫單田芳的傳奇一生!他最遺憾的是妻子沒能享過一天福!


(單田芳全家福)

初次登臺 一口氣講了兩個多小時

1954年冬天,單田芳跟著師傅李慶海去了營口,開始學習說書。這一年,他也跟大自己8歲的王全桂結了婚。王全桂在他一家最困難的時候伸出了援手,很大程度上,單田芳和她結婚,也是為了報恩。

重溫單田芳的傳奇一生!他最遺憾的是妻子沒能享過一天福!


學成之後,為了早日登臺,單田芳又從營口到了鞍山,當時鞍山知名的說書人有四五十人,想要登臺非常困難。

為了順利過關,單田芳在家裡勤學苦練,每天對著鏡子說書,由妻子把關。1956年正月初一,單田芳第一次登上舞臺。那是下午3點多鐘,一大早曲藝團就把海報貼了出去,上面寫著:“特邀著名評書演員單田芳”,看了“著名”二字,單田芳更加緊張了。

單田芳當時上臺時,兩眼發花,往臺下一看好像所有人都長了兩個腦袋。可是,他已經沒有了退路,只能背水一戰。單田芳把醒木啪地一拍,朗誦了一首上場詩,接著就說起了《大明英烈》。因為沒有舞臺經驗,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越說越快。

重溫單田芳的傳奇一生!他最遺憾的是妻子沒能享過一天福!


按照規定,每說30分鐘就得休息一會,可他一口氣說了兩個多小時,忘記了休息,忘記了停頓,雖是數九隆冬,他渾身上下都是汗,正在這時,茶社的經理來到書檯前,敲著桌子提醒他說:“單先生你跑到這兒過書癮來,你看看都幾點鐘了?”一句話把單田芳敲醒了,此時臺下的觀眾也鬨堂大笑。單田芳對觀眾說:“對不起,對不起,今天就說到這吧,如果您願意聽,我明兒個接著講。”

第一次上臺,單田芳掙了四塊兩毛錢。從這一天起,一天比一天順,錢也一天比一天多。

紅遍鞍山 年少輕狂 曾嫌工資太少

很快,單田芳成了鞍山評書界的紅人。1958年,曲藝團走上正軌,由個體轉成集體,也開始評定工資。當時單田芳的工資是84元,妻子王全桂是98元。單田芳也從準演員變成了正式演員。

單田芳當時年紀輕輕就走紅,所以也未免產生驕傲心理。對於這84元的工資,他很不滿,他覺得自己為曲藝團掙了那麼多錢,自己到手才這一點。後來,一些同事看出了他的情緒,有人議論紛紛,說他是拜金主義。

重溫單田芳的傳奇一生!他最遺憾的是妻子沒能享過一天福!


1962年,文化主管部門規定,凡屬傳統曲藝必須停止,演員必須說新唱新。單田芳說,這可把當時的說書藝人愁壞了。因為說書人說的大多都是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很少有人說新書。所幸,當時鞍山曲藝團有個楊田榮師兄,他曾經說過《鐵道游擊隊》和《新兒女英雄傳》,有過說新書的經驗,因此他成了大家的師傅,不管男女演員,大家都跟著他學習,單田芳自然也成了一員。

很快,單田芳說了《草原風火》、《戰鬥的青春》、《林海雪原》等三十部小說,名氣再一次大漲。單田芳說,那段日子,他的個人主義又冒出了頭,覺得自己很厲害。於是,對於那84元的工資更加不滿。

此時,單田芳的妻子離開鞍山曲藝團去海拉爾發展,單田芳很快也跟去了,結果在海拉爾一炮而紅,工資一下子漲到180元。這期間,鞍山曲藝團的領導多次催他們回去,但是兩口子卻下定了決心,不想回去。之後,他們又去了營口的田莊臺,再次大紅,從臘月到正月,單田芳就掙了4600元。

然而好景不長,在演出市場都是集體所有的情形下,單田芳夫婦這對“個體戶”引來了很多非議。當時有人把他告到文化局,要求禁演,理由是他的關係屬於鞍山市曲藝團,出來走穴屬於非法演出,是“黑戶”。

迫於各種壓力,單田芳又回到了鞍山曲藝團,團裡給他的工資漲到98元。但對於私自出走演出做了檢查,並罰款800元。

再遭不幸 逃亡多年 連累家人受苦

重回鞍山曲藝團之後,單田芳本想安分守己,好好說書。沒想到,新的災難又來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單田芳此前的驕傲和不聽話成為眾矢之的,他成了被批判的對象。

1969年4月,單田芳被下放到營口附近的幹於溝。那是一個非常貧困的地方,與妻子和兒女分離,又要保守勞累之苦。從來沒有幹過莊家活的他開始了與土為伴的日子。

單田芳那個時候他真的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回到城市,一年下來也掙不到300塊錢,與從前的日子相比簡直是天堂和地獄。後來,因為無法忍受這種生活,單田芳鋌而走險從農村跑了出來,當時他漂流了很多個城市,從哈爾濱到長春再到瀋陽,就像逃犯一樣。

重溫單田芳的傳奇一生!他最遺憾的是妻子沒能享過一天福!


為了活口,他學會了“水泡花”這一手藝,當時女兒拿著去百貨商場門口叫賣,有一次女兒被10幾個人圍住,還被帶到派出所,單田芳不敢露面,只能偷偷跟在後頭。等女兒出來,單田芳哭著說:“都怪爸爸這個倒黴蛋,害你有書不能念,跟著我到處流浪,今後咱不幹了。”可是女兒卻安慰他:“沒事兒,這個地方不讓咱賣,咱就換地方!”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4年多,1978年,單田芳終於被恢復名譽,恢復公職,遷回城市,還領到了國家賠償的10年工資8000多元。那一年,44歲的單田芳重返舞臺。

轉眼,改革開放之後,單田芳的評書事業又有了新局面。除了到電臺講評書之外,他又去了電視臺,起初面對鏡頭,空無一人,他很不適應,後來他想了一個辦法,錄音棚有面透明的大玻璃,能看到外面的錄音員,還有倆監聽和一個主任,單田芳透過玻璃看得清清楚楚,他就把這幾個人當成了觀眾。

 

懷念妻子 風雨40年妻子沒享過福

單田芳的妻子王全桂比他大8歲,父親剛出獄時曾堅決反對這門婚事。一是嫌棄這個兒媳比單田芳年長,二是嫌她文化水平不高。

然而,妻子總是在單田芳最需要她的時候出現在身旁,患難與共。在他下放那些年,妻子原本可以留在城裡,但為了單田芳,她每天都騎著自行車穿梭在城市與農村之間,用衣服換糧食,讓家人有飯吃。

1992年,正當單田芳的事業如日中天時,妻子卻因為多年操勞患上重病,有一次單田芳錄完評書回家後,發現妻子面部發青,暈倒在地,兒女們趕緊把她送到醫院,可是最終卻沒能搶救過來。

重溫單田芳的傳奇一生!他最遺憾的是妻子沒能享過一天福!


(單田芳和妻子、孩子們!)

一天清晨,兒子從醫院打來電話說:“我媽走了。”聽後,單田芳心中的五臟六腑好像都被挖了出來,心空空的,那種感覺很難形容。兒子問他怎麼處理,他說:“低調處理”,不必通知街坊四鄰和親朋好友。

三天後,妻子火化,兒女們怕他傷心,把他一個人留在家裡。單田芳說,他看著空蕩蕩的屋子,他心裡一片茫然,想到和妻子風風雨雨四十多年,她就這麼走了,今後的生活該怎麼繼續?想著想著,他放聲痛哭起來,這種哭包含著留戀、苦澀和憂傷,但同時也有一些寬慰,因為她知道妻子這一生活得都太辛苦了,也許走了對她來說也是一種享受。

痛定思痛之後,單田芳決定振作起來,又重新開始錄書。後來,很多朋友到了他家之後才知道,原來他的老伴已經不在了。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