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經貿合作 激發貿易增長新活力

□本報記者 程竹

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傅自應29日表示,經過緊張籌備,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於11月5日到10日在上海舉行。屆時,大約150個國家和地區的政要、工商界人士及有關國際組織負責人將應邀與會。

傅自應表示,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成為世界各國展示國家形象、開展國際貿易的開放型合作平臺,成為推進經濟全球化的公共產品。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為推動經濟全球化貢獻力量,為各國深化經貿合作創造條件,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拓寬渠道。專家表示,舉辦進博會體現了中國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決心,將起到促進中國經濟謀求高質量平衡發展的作用。

探討全球經貿發展關鍵問題

傅自應介紹,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作為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大型國家級展會,包括展會和論壇兩個部分。展會即國家貿易投資綜合展(簡稱“國家展”)和企業商業展(簡稱“企業展”),論壇即虹橋國際經貿論壇。

傅自應稱,國家展是本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重要內容,共有82個國家、3個國際組織,設立71個展臺,展覽面積約3萬平方米,各參展國將展示國家形象、經貿發展成就和特色優勢產品。國家展中,印度尼西亞、越南、巴基斯坦、南非、埃及、俄羅斯、英國、匈牙利、德國、加拿大、巴西、墨西哥等12個主賓國均設立了獨具特色的展館。企業展分7個展區,展覽面積27萬平方米,來自130多個國家的3000多家企業簽約參展。

傅自應表示,虹橋國際經貿論壇以“激發全球貿易新活力,共創開放共贏新格局”為主題,由開幕式和三場平行論壇組成。11月5日上午的開幕式既是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開幕式,也是虹橋國際經貿論壇的開幕式。三場平行論壇的議題分別為“貿易與開放”“貿易與創新”“貿易與投資”。每場論壇均包括嘉賓演講環節和互動討論環節,重點探討當前全球經貿發展的關鍵問題:一是推動經濟全球化和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新動力,二是以新技術新業態帶動貿易創新發展,三是振興投資以激發貿易增長新活力。屆時,將有來自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名政府官員、國際組織負責人、知名企業家及專家學者與會。

促進經濟高質量平衡發展

畢馬威中國審計業務主管合夥人高智瑋認為,過去5年,中國經濟總量從54萬億元增長到82萬億元,成為世界經濟的穩定器和動力源。作為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將聚集全球的優質產品,暢通多變的商業渠道,自然吸引世界的目光。舉辦進博會是中國支持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實際行動,體現了中國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決心。從“一帶一路”倡議到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展現了大國擔當,此次舉辦進博會也對穩定國際貿易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高智瑋表示,從短期來看,中國主動擴大進口會加劇本地市場的競爭,對國內部分產業造成一定的衝擊。但從長期看,主動擴大進口對中國產業轉型和升級有積極影響,能夠帶動國內企業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並帶動整個相關產業升級,如能源、信息化服務、科技、金融服務、高端服務業等,起到促進中國經濟謀求高質量平衡發展的作用。

高智瑋表示,隨著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國消費者對高端消費品、健康醫療、環保類產品的需求日益擴大。中國主動擴大進口,改善供給結構,可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消費者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需求。

高智瑋建議,中國未來需要在完善貿易機制、營造良好商業環境、合理降低關稅等方面下功夫,切實解決進口環節制度性成本高、檢驗檢疫繁瑣等問題,進一步提高貿易自由化便利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