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智商教育更为重要的,是情商教育!

比智商教育更为重要的,是情商教育!

比智商教育更为重要的,是情商教育!

什么是情商?“情商之父”戈尔曼在书中将情商定义为:“拥有认知自身感受及他人感受的能力,从而促进个体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情感,并且维系与他人的良好关系。”其实说得简单一点,情商,就是让自己舒服,也让别人舒服的一种能力。

许多心理学家实验研究表明,一个人成功,20%归诸智商的高低,80%取决于情商。可见,除了重视孩子学习外,还有一项在孩子的教育中不可或缺,甚至比智商教育更为重要的,就是情商教育。

一个人的情商开始于幼儿期,形成于儿童期和少年期,成熟于青年期。情商伴随着人的身心发展和交往活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孩子在三、四岁时期,是情商发展的关键期。那么,我们该怎么抓住关键期,更好地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呢?小优老师建议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着手。

帮助孩子辨识自己的情绪。

情商高手的基本功,就是察觉自己的情绪状态,能很快了解自己的当下情绪。因此我们应先帮助孩子辨识出现有的情绪状态:“今天你玩得很开心?”、“所以你不开心了?”、“所以你感到委屈了?”。帮助孩子辨认自己的情绪状态,会带来两个很大的好处。

比智商教育更为重要的,是情商教育!比智商教育更为重要的,是情商教育!

△拍摄于YoKID常营校区

首先,孩子可以明白,接下来要处理的,是自己的情绪,而不是那个“对方”。也就是说,现在真正该做的,不是因自己感到委屈而找对方理论,而是应该意识到,真正的困扰是自己的情绪反应,那么随后该努力的,就是如何调试绪,做出合适反应。

其次,孩子可以从中学会换位思考的能力。比如,这次挨打,心理难受,以后就知道了,若去打别人,别人也就会有这样的感受。从情商教育的角度而言,这会是个一举两得的做法。

培养孩子管理情绪的能力

管理情绪的能力也就是通常说的要让孩子做情绪的主人。管理情绪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压制情绪。第二方面是要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要善于把握表达情绪的分寸。

这里以孩子对于愤怒情绪的表达为例来说明。一些家长在批评、惩罚孩子的时候,不允许孩子辩解,不允许孩子哭泣,甚至连孩子表达出一些不满情绪都不允许。久而久之,这样的孩子就会变得或是逆来顺受;或是压抑郁闷;或是当面唯唯诺诺,背后却以破坏纪律、破坏东西的极端方式发泄愤怒情绪。这些都不利于孩子情商的培养。

恰当的做法是,当批评孩子的时候,允许孩子辩解,让他讲出自己的道理,当孩子受到惩罚的时候,也应该允许他哭泣,也应该允许他不满、允许他愤怒。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收起那套师道尊严,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不压制他。我们不是希望孩子没有愤怒,而只是希望教给他如何恰当地表达愤怒。只有在不断的表达中,孩子才能逐渐学会表达情绪的合理的方式。

给孩子提供宽松、自由发展的心理环境

在蒙台梭利博士看来,三岁到六岁同时也是“对成人的教化有敏感的感受性”的关键期,她指出:对于幼儿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发展来说,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给儿童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才能开创一个教育的新纪元。

引导孩子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虽然每个孩子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情感世界,但渴望爱与被爱则是他们成长中共同的心理需要。爱是连接大人与孩子关系的纽带,如果我们多给幼儿一些爱护、关心,就会使幼儿对我们产生依恋感。

比智商教育更为重要的,是情商教育!比智商教育更为重要的,是情商教育!

△拍摄于YoKID酒仙桥校区

无论是亲切的呼唤、善意的微笑,还是赞许的目光,都会使孩子与大人之间充满融融爱意。如幼儿刚入园时,老师们总是用满腔的爱去减轻孩子与家人分离的焦虑,使他们喜欢上幼儿园,并能愉快地参加集体活动。

平等对话是基础,给孩子安全感

对孩子情商的输送,几乎来源于生活中的习惯和细节。我们试着与孩子建立平等、交互式的交流方式显得尤为重要。要做到尊重幼儿,我们必须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以及能力差异,仔细观察幼儿的言行,多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分析他们的想法、做法。

我们必须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每天呈现给幼儿的都是最好的,那无疑也会促进幼儿良好情绪的形成。只有这样,幼儿才会喜欢并主动投入环境,才会无拘无束,大胆自主地开展活动,从而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

有准备的活动环境

蒙台梭利教育强调:尊重儿童,为儿童创造一个有准备的环境,让儿童自发学习,自动教育,让幼儿在自主学习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包括智慧和品格。

在蒙台梭利看来,由于儿童是在吸收环境的过程中发展的,所以在心理环境的基础上还要准备一个适宜的物质环境,就像蒙台梭利教室。

蒙台梭利教室是一个小社会的雏形,孩子在其中学会尊重别人,接受别人,学习如何分享自己学会的知识技巧,学会如何领导别人。蒙台梭利教室提供了培养儿童情感智商的环境。

● 布置有规律、有秩序的教室环境

蒙台梭利对教室设置是比较讲究的,主张活动室中每一件物品的摆设都应有固定的位置。每个区域教具是依据幼儿身心发展、动作发展的规律依次呈现的,摆放在固定的位置。

幼儿在个体活动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能力发展来自主地选择自己熟悉的、喜爱的操作材料进行探索,避免幼儿在教室中东走西荡寻找工作。

这样做不仅使有需要的幼儿容易地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具,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减少其他无意义的干扰,而且可以使孩子自己更好的调控自己的行为、平和情绪。

● 提供多种操作材料,使孩子与材料愉快互动

(1)材料投放应是具有目的性的,并不是随意投放,应充分让操作材料满足幼儿实际发展的需要。这就意味着我们提供的材料不仅要有童趣、和谐、还应当有变化,可调整,是动态的。

(2)操作材料的投放有层次性,要兼顾幼儿的个别差异。材料投放的层次性,也就是指材料的“细化”使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成功的、愉快的情感体验。

(3)投放的材料力求具有多样性的功能。多功能性表现在同一操作材料能有不同的操作方法,能让幼儿感知不同的操作经验。材料的使用必须随着幼儿能力的变化而变化,对幼儿不断提出新的操作要求,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 提供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的环境材料

蒙台梭利教育是意大利文化的产物,其中包含许多外国文化,没有中国文化的影子。创造出含有中国文化的蒙台梭利材料能够提高孩子爱祖国的情感,增进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发展。

例如:与中国传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的蒙台梭利材料有,绕风筝线轴、剪纸画、传铜钱等等;感官区:中药嗅觉筒、踢毽子,点鞭炮,刺绣,刻印章等等;数学区有人民币换算等;语言区:象形文字与现在汉字对比认识等;文化科学区:茶、文房四宝、四大发明等,这些环境的布置,材料的投放都可以使蒙台梭利活动和中国文化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激发幼儿的爱祖国爱家乡的良好情感与自豪感。

比智商教育更为重要的,是情商教育!

△拍摄于YoKID常营校区

总而言之,培养幼儿情商对孩子今后的成长至关重要,方法也多种多样。在幼儿情感发展的关键期,积极地进行情商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情商能力,就能让其心理免疫力大大增强,得以应付学习和生活中的低潮与挑战,让孩子未来有能力去独立经营一个成功与快乐并存的美好人生。

比智商教育更为重要的,是情商教育!
比智商教育更为重要的,是情商教育!比智商教育更为重要的,是情商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