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记住乡愁

吉安:记住乡愁

永新盾牌舞舞出的是一方精神

吉安:记住乡愁

打锡人的千年传承手艺

吉安:记住乡愁

小鼓表演的主题是邻里的家长里短

吉安:记住乡愁

打米果,木槌打下去,米花四溅

吉安:记住乡愁

豆腐坊里,石磨缝里飘溢出豆香

吉安:记住乡愁

摇一摇,渗出的是豆汁,留下豆腐渣

吉安:记住乡愁

米果摆上竹箕,只待下锅

吉安:记住乡愁

耕作永远是乡间不息的复始,新村建设景致不忘标志农作的基石意义,以告诫后人

吉安:记住乡愁

古时拱桥"背负"着几代人的农商足迹,如今,她又被重塑上曾经的艰辛

吉安:记住乡愁

不忘农耕,因为这是最朴实文明的开端

成长总是伴随着两个特别明显的符号:乡音、乡土。发展的浪潮推使着今天的年青一代如候鸟般体验着他乡与故乡的“温差”。还好乡音从未改,还好故土韵常在。

循着春的叩门声,暂封在记忆中的乡间喧嚣再起涟漪。于是从永泰(永新与泰和)交界的高士山,到三湾途中的农业科技示范园,依偎着罗霄山峦的一脉故土韵味常在,篇章不断。

永新县南向南塘村的《永新盾牌舞》又在晒场摆开了架势,不得不赞叹祖先劳作之余洋溢的艺术智慧,一招一式,一穿一挡,还真迎合得了看客的百般眼界。走村串户,镜头百变。祖辈们唱过的《永新小鼓》,古祠巷尾端坐的那位锡匠没有忘记传承千年的打锡手艺,造型新颖、设计精美致的锡茶壶、锡酒壶等用具在他的手下工艺再现,引来阵阵赞叹。访邻入户,看农家牵米、制作水磨豆腐、打米果,叮当,吱呀的声响下,即刻就翻演你强烈的故乡记忆片段。

乡音,故土,一听声,一入帘,哦!原来是你。记者龙建

图/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