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訪量3年降七成,系列創新舉措引起各方高度關注——改革創新,浦口信訪的「時代答案」

信訪量3年降七成,系列創新舉措引起各方高度關注——

改革創新,浦口信訪的“時代答案”

近來,南京市浦口區的信訪工作受到各級各界高度關注——

4月21日,國家信訪局主要負責人專程來到浦口區調研;6月,南京市信訪系統工作推進會在浦口區召開;7月,省信訪局前來專題調研;去年以來,浙江、海南、河北、山東等十多個省、市的信訪部門前來考察學習……

進入國家、省、市相關部門領導視野,是因為浦口信訪工作“成果硬”。作為國家級江北新區的承載區,在“大拆遷、大發展”背景下,全區近,3年信訪量不升反降,從2014年的3947人次,大幅減少到去年的518人次,年均下降超過15%,總量減少逾七成。

受到各級各界聚焦,還因浦口信訪工作“舉措新”。針對信訪工作長期存在的“痛點”“難點”問題,該區切中沉痾,大膽創新;迎難而上,擔當作為,全區形成“大家做、及時做、常態做”的大信訪格局。

“信訪工作事關社會穩定頭等大事,事關百姓切身利益,事關黨的群眾路線,必須有新氣象、新作為。”浦口區信訪局局長宋炎說,運用系統化思維,強化頂層設計,浦口信訪工作不是“一個局在戰鬥”;整合資源力量,形成工作合力,信訪領域“責任無限大、權力無限小”的普遍困境得以率先破題。

站在改革開放40週年的新起點,浦口信訪工作堅持系統化創新,在對標找差中爭當標杆,成為改革大潮中的新看點。

一問:“小馬”如何拉動“大車”? <<<<

聯席聯動,由“背靠背”變“手拉手”

基層信訪工作常常被稱作“小馬拉大車”,原因何在?

試看一例。去年,浦口區一家企業老闆跑路,欠下百萬元工錢,涉及30多人。與此同時,該企業獲得一筆拆遷補償款。但街道方面認為,討要薪水可以通過司法途徑解決,這筆錢不能動。信訪部門接訪後,先是找法院溝通:欠薪30人算30起案件,解決流程長,對司法資源消耗巨大,完全可以參照已有法規“打包解決”;再找到街道協商:從拆遷補償款中優先支付欠薪,不但解決問題,而且有法可依。就這樣,三方協調之下,一起涉集體討薪信訪案件第一時間得到化解。

一起普通信訪案件的化解,有著很強的代表性。一方面,涉法涉訴案件不應作為信訪案件,但老百姓不瞭解情況,仍然上訪,問題不及時解決就反覆上訪甚至集體訪。另一方面,相關涉及單位“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法院要求起訴、立案、審理……走法律程序,街道要等法院判決書再執行。這樣等著等著,往往小事拖成了大事,小信訪案件釀成了群體事件。

“信訪工作本身不產生問題,也沒有政策手段,處置信訪只能推動協調各業務部門去辦理,責任無限大、權力無限小,可謂‘小馬拉大車’。”宋炎說,信訪案件往往涉及多個職能部門,但部門間彼此孤立,各家都不願擔責任,經常是“事鬧大了”之後,再由上級領導牽頭召開聯席會議解決。

如何改變部門單位“背靠背”的狀態?在基層試點基礎上,今年4月,浦口區兩辦印發《關於進一步完善全區信訪維穩工作聯動機制的意見》,明確建立信息互通、形勢研判、問題會診、協調行動的聯動機制;區紀檢監察、政法委、公檢法以及司法局、信訪局等成員單位每月召開聯席會議,對可能發生的重大問題“一事一議”。“背靠背”變成“面對面”、進而“手拉手”,全區“一盤棋”,形成聯動解決問題的工作氛圍。

“我們希望大家正視信訪工作,一起來解決問題。”宋炎打了個比喻,聯席會議制度就像“嵌入式”軟件,把信訪工作嵌入各成員單位的日常工作中,大家各司其職、相互配合,形成解決問題的合力。去年,該區區街兩級聯席會議召開296場,每一場都是“直奔問題而去”。

二問:信訪局怎樣成為“終點站”? <<<<

常態長效,促“基層的事在基層辦”

信訪局就像是一個收集社會矛盾問題的“批發部”——接訪後再轉交相關涉及單位協調處理。進入新時期,浦口區委對信訪工作又提出新要求:能不能做信訪案件的“終結者”,當解決問題的“終點站”?

事還是那些事,人還是那些人,信訪局怎樣才能成為“終點站”?答案仍然是:創新!

幾年前,浦口區一家房產公司資金鍊斷裂,導致所開發商品房小區淪為“半拉子工程”,水電基礎設施遲遲不到位,600多戶老百姓3年拿不到房產證,由此引發多起群訪事件。面對棘手問題,區信訪局沒有一“轉”了之,通過梳理案情發現,解決這個問題需要16家單位擱置爭議、共同出力。根據常態化協調會辦機制,他們主動牽頭,多次召集水、電、公安、房管等部門協商,終於徹底解決這一信訪積案。去年8月,相關居民群眾高高興興地拿到了房產證。

“常態化協調會辦機制是我們制定的‘八個常態化’機制之一,每一條都是‘逼出來的創新’。”宋炎說,關鍵在於關口前移,化被動為主動。為此,專門出臺常態化矛盾排查機制和常態化分析研判機制,針對徵地拆遷、勞動社保、農村土地、集資融資、環境保護等信訪高發領域,排查出苗頭問題列入數據庫,每月定期報區信訪聯席辦備案。

打開《關於健全和落實信訪維穩工作“八個常態化”機制的意見》,針對每一類信訪情形,都有“量身定做”的創新機制。例如,常態化領導接訪機制,保證群眾“見到想見的人、說出想說的話、辦成想辦的事”;常態化積案化解機制,將規定時限內沒有化解的案件納入領導包案,做到處理不停滯、問題不積壓;針對重點涉訪人員有常態化教育穩控機制,針對部門推諉“踢皮球”有常態化督查考核機制……通過“八個常態化”,鞏固“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場、突出問題控制在區內”的良好態勢。

信訪工作不同於其他任何條口部門的工作,某種意義上講,信訪工作的目的就是通過解決問題而“減少信訪”。那麼,如何從制度層面讓信訪案件減量?實踐中,浦口區信訪局發現“兩個絕大多數”現象——絕大多數信訪案件發軔於基層,絕大多數問題可以在基層就地化解。

問題在於,“在基層辦”存在3個普遍短板——組織架構空缺、沒有接訪場地、人員配備薄弱。很多街鎮一級沒有專門的信訪辦,隊伍建設數量、質量雙滯後,在政策把握、有效應對和規範化處置方面有心無力。“我們通過區街聯動,強化陣地建設,制定信訪基礎業務規範化工作手冊,把‘兼職人’變成‘正規軍’,形成‘五指成拳’的協同效應。” 宋炎說。

自2013年起,浦口區在全國首創“大聯勤”社會治理體系:將全區劃分為456個網格,區、街、社區3個層級和區內55個職能部門全部打通,“一方觸網、多方響應”。近年來,浦口區又積極推動“大聯勤+信訪”,不讓矛盾糾紛升級為信訪案件。去年10月,通過網格巡查和聯勤數據分析,發現橋林街道反映拆遷訴求突出,相關部門提前介入指導,各級幹部包乾入戶開展工作,有效避免了群體上訪事件的發生。

三問:“外化於形”如何“內化於心”? <<<<

以人民為中心,變“數量壓力”為“質量責任”

連續3年,浦口區信訪局在全區績效考核中拿下一等獎。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聯繫到信訪工作,就是要讓老百姓在每一起信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公正,感受到黨委政府的溫暖。”宋炎說,從數量上看,全區信訪量3年降七成,2017年省市交辦信訪積案化解率達到100%。下一步,要變“數量壓力”為“質量責任”,高質量開展信訪工作,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人民為中心,浦口區信訪局“亮”出人民滿意窗口——在新落成的浦口區人民來訪接待中心,工作人員佩戴黨徽、掛牌上崗;大廳寬敞明亮,秩序井然。中心將信訪條例、依法逐級上訪宣傳、自助信訪操作指南、信訪網上代理須知等印製成便民手冊,供來訪群眾隨時取用;網訪自助系統可供群眾24小時自助上訪,隨時查詢信訪事項的受理、辦理和結果,還可進行督辦和評價;窗口放置了飲水機、老花鏡等,為前來辦事群眾提供優質貼心服務……該區將人民來訪接待中心、綜治中心、社會矛盾糾紛調處服務中心融為一體,集中辦公,從源頭分流辦理群眾訴求,形成人民來訪事項“一站式接待、一條龍服務、一攬子解決”,讓“群眾少跑一趟路、少等一分鐘”。

“上訪群眾心情激動的,我們有心理干預室;有法律問題諮詢的,我們有公益律師;案情複雜需要溝通上級單位部門的,有視頻遠程接訪室;針對涉法涉訴的信訪案件,我們現場設立了法院、檢察院的窗口;鄉里鄉親家長裡短的,我們有專門的鄉賢調解室。”工作人員介紹,新建接訪中心大廳的功能設置一切圍繞群眾實際需求來,老百姓需要哪些服務,這裡就提供什麼服務。

在宋炎看來,有效化解信訪問題,不但要有“外化於形”的硬件配置,更需“內化於心”的理念和行動。去年,他接待了一起上訪案件。案由很簡單:區裡一位退休老同志在崗時講奉獻,把單位分配的住房讓出一間給年輕人,後來拆遷補償,單位要求他上交這一間房的補償款,老同志想不通就來上訪。接訪後,宋炎陪著他一起奔波找原始檔案,又找到老人工作單位。幾番奔波、幾番溝通,老人看在眼裡,感動在心。

長期與老百姓打交道,浦口信訪局工作人員形成了“四家”理念——“把來訪群眾當家人,把群眾來信當家書,把群眾問題當家事,把群眾工作當家業”。這幾句話,貼在局辦公室樓道牆上,印在每一位信訪工作人員心裡,更體現在每一起信訪案件的處理行動上。

省市信訪系統對此給予高度評價:浦口區信訪工作注重強基層、打基礎、建機制,工作聯勤聯動,改革舉措落實有力,化解問題及時有效,充分發揮了社會穩定“推進器”的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