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架上的豐收色彩,才是最斑斕暖心的秋色

篁嶺古村是一個隱藏千年又神秘的地方,穿過長長的天街,踏著石板路,在一個街角的轉彎處,一切都猝不及防,一切是這麼的突然,眼前出現一片色彩斑斕的世界,在幾天的陰雨連綿之後,忽然看到這麼靚麗的世界,那份驚喜溢於言表,一個個曬匾裡鮮紅的辣椒,剛摘下的金黃的菊花,飽滿的花生,掛在屋簷下的串串玉米,渲染出火紅金黃最絢麗的豐收景象,走進古村,來不及放下行李,就已經被村裡的斑斕驚豔到了,趕緊拿出手機,記錄下這秋天的驚喜和收穫。

曬架上的豐收色彩,才是最斑斕暖心的秋色

曬架上的豐收色彩,才是最斑斕暖心的秋色

篁嶺躲藏在石耳山的懷抱裡,被層層疊加的數千畝梯田簇擁著,掛在山崖上的篁嶺古村,地無三尺平,是典型的山居村落,民居圍繞水口呈扇形階梯狀錯落排布,所有的房子都是土木結構的徽派建築,有藍天白雲環繞,萬象華彩輝映,篁嶺用獨有的地域風情,編織了一個美麗的童話。出來大門就是石階,彎彎曲曲的連接著各家各戶,秋日的陽光把家家戶戶喚醒了,人們推出圓圓的曬匾,鱗瓦,屋簷,成了畫框,色彩和線條組成的曬秋圖,質樸,明豔,豐收的色彩,才是最斑斕暖心的秋色。

曬架上的豐收色彩,才是最斑斕暖心的秋色

曬架上的豐收色彩,才是最斑斕暖心的秋色

篁嶺古村由曹文侃建村於明朝宣德年間,至今已有500多年曆史,受地形限制,山中村民沒有空地晾曬農作物,只能使用竹曬匾晾曬在自家眺窗前木架上,每年夏秋交替,房前屋後成了竹曬匾的世界,長長木架托起圓圓的曬匾,春天曬茶葉、蕨菜、水筍;夏曬玉米、茄子、豆角;秋曬黃豆、稻穀、辣椒‘’菊花……,他們用竹篩匾在窗臺前晾曬農作物,既不佔地方,又便於收藏。每年秋收時節,家家戶戶屋簷下曬滿了玉米辣椒等色採鮮豔的農作物,與白牆黑瓦的徽派民居構成了一幅完美秋收畫卷。如今,“篁嶺曬秋”已成為固定習俗,篁嶺生態環境優美,厚重的徽文化存留,濃縮了婺源的旅遊精華,被稱為最美鄉村,最美景緻,篁嶺被稱為“梯雲村落,曬秋人家”。

曬架上的豐收色彩,才是最斑斕暖心的秋色

一個人住在老宅裡,深宅大院,漆黑的大門,我很怕大門吱悠自己開了。片刻的不安之後,房間裡溫馨舒適,床上還擺著兩隻小狗,床頭畫著一幅墨色的山水畫,窗外,正好一棵柿子樹,熟透的紅柿子,藏在枝葉間,幾根伸出的圓木像手臂,托起曬匾,屋頂曬著南瓜,屋簷下掛滿玉米,有青藤纏繞簷角,紅磚黛瓦,望著窗外的秋色,我竟有了富足的感覺,如此,安之若素,歲月靜好。

曬架上的豐收色彩,才是最斑斕暖心的秋色

我住的房子,出來大門就是石階,彎彎曲曲的連接著各家各戶,轉彎來到一戶農家,,陽光灑落下來,唯有翻動辣椒的聲音,驚動了時光。

曬架上的豐收色彩,才是最斑斕暖心的秋色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在天街來來回回走著,總聽見他的悠揚笛聲,纏綿悱惻,笛聲傾訴著故鄉模糊的面貌。

在這個轉角處,我駐足良久,聽著這個小酒坊的主人一遍又一遍吹著思鄉曲,惆悵像一條小溪,流向遠方。

曬架上的豐收色彩,才是最斑斕暖心的秋色

太陽高照,小咖啡館沐浴在陽光裡,做生意的小女孩難得清閒,在認真的玩手機。

曬架上的豐收色彩,才是最斑斕暖心的秋色

早上8點多,她就來到這裡開始勞作了,她在製作年糕,把年糕放在模子裡,製成魚型,寓意年年有餘,我也買了一個吃了,討個吉祥。

曬架上的豐收色彩,才是最斑斕暖心的秋色

不止是曬農作物,雞鴨魚肉都可以拿來曬。

曬架上的豐收色彩,才是最斑斕暖心的秋色

夜色中,篁嶺亮起一盞盞燈,似流動的華彩,天街似玉帶,把村落古建串接,商鋪林立,前店後坊,接近十點了,篁嶺的夜色清冷,我一個人還在街上走走停停,月亮爬上樹梢,生動嫵媚,一襲月光如水。杜牧的《秋夕》映入腦海,“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 坐看牽牛織女星”。

曬架上的豐收色彩,才是最斑斕暖心的秋色

”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寄託了中國人無數的夢。篁嶺的時間是靜止的,唯有斑駁的牆壁,無聲傾訴著流淌的歲月,飛鳥掠過,鄉愁在這裡安居。

曬架上的豐收色彩,才是最斑斕暖心的秋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