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揭祕:孔夫子對女人的偏見是從而來?

大聖人孔子關於女人的評價,有句話流傳的特別廣:惟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為什麼這句話有那麼廣的傳播力度和深入人心,並且讓人覺得孔子對女人有所偏見呢,最近有專家學者指出,孔子說這句話可能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孔子在戀愛的過程中,可能受到過挫折;二是孔子婚後生活不太美滿。

歷史揭秘:孔夫子對女人的偏見是從而來?

作為聖人般的存在,歷史上沒有任何記載孔子的戀愛過程是否有過挫折,如果真有其事,也不知是否和長相有關。高安俠在《另眼看孔子》一文中提到說,孔子是一個“白眼仁多,黑眼仁少。鼻孔外翻,牙齒縫大。腦袋四周高中間低,活像個倒扣的痰盂,而且個頭也不高”的人。如果真是那樣,那在戀愛過程中遭到女性拒絕或取笑,從而落下心理陰影也不是不可能。

不過孔子確確實實是離過婚,這個有明確的研究考據。在中國古代不叫離婚,而是叫“出妻”,也說成休妻。而且關於“出妻”,在禮書中有明確規定:妻子在以下七個方面——無子、淫佚、不事父母、多言、盜竊、妒忌、惡疾,任何一方面“有問題”,丈夫都可以以此宣告解除婚姻關係。

孔子出妻是有據可考的。《禮記》記載:“門人問諸子思曰,’昔者子先君子喪出母乎?’”子思是孔子的孫子,有孔子的門人問子思:“從前你的父親為被休出的母親穿孝服守喪禮嗎?”宋代大儒朱熹對此有註解:

“伯魚之母出而死。”伯魚是孔子的兒子,這段史料證明孔子確實離過婚。

歷史揭秘:孔夫子對女人的偏見是從而來?

那麼這個謎團就可以解開了。孔子在春秋時期,稱得上是有雄心壯志的年輕人,躊躇滿志的帶著自己的學問去周遊列國,希望能獲得君王的採用,實現做官的願望。然後事與願違,孔子出門在外混得很落魄,如同喪家之犬,更沒有時間照顧老婆孩子。而孔子的妻子上要照顧老人,下要撫養孩子,丈夫常年在外,在現代來說都是非常艱難的事情,孔子妻子心中有所怨言也在所難免。然在與孔子的溝通交流中,不免會發洩出來,而孔子也是一腔抱負得不到施展,只能教教學生混口飯吃,肚子裡一股氣無處發洩,兩人的矛盾一碰撞就非常容易爆發。

歷史揭秘:孔夫子對女人的偏見是從而來?

時間一久,即使如聖人般的孔子也會厭煩起妻子和婚姻來,最後找了個理由把妻子掃地出門。某天剛好借酒消愁,還感慨了一番:惟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這句話恰好被門人記錄下來,後一流傳開來,就成了孔子歧視女人的口實。

在女權主義高漲的年代,提倡男女平等的今天,我們沒有必要責怪孔聖人的偏見,畢竟瑕不掩瑜。孔子不是還教給我們另外一個辦法麼: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希望對大家有所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