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习惯自测表,你家孩子能达到几分?

小学的孩子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思维方式,因此在面对学习和生活时,并不会像高年级的孩子那样有自己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家长们想要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就是在孩子上小学的时候。这里分享些更为合适的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的方法,从而帮助您的孩子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生学习习惯自测表,你家孩子能达到几分?

小学生学习习惯自测表


第一部分

注:以下题目,回答“是”的得“2”分;如“不是”,则“0”分。

1.每天上课,必要的学习用品都带齐了。

2.总是在前一天备齐学习用品。

3.课堂上能积极提问或回答问题。

4.能爱护教科书和参考书,不会出现一本书 撕的、画的乱七八糟的清醒。

5.作业本上写得很认真。

6.总是在规定的时间和地方学习。

7.在书桌前坐下就开始学习。

8.总是大声地读课文。

9.放学回家后马上写作业。

10.学校学过的功课回家后愿意与巴巴麻麻沟通。

11.发回的试卷每次都给家长看。

12.预习明天的课程。

13.每天按规定好的时间学习。

14.对不明白的问题有查字典或参考书的习惯。

15.对自己学得不太好或不喜欢的功课也能努力学、不放弃。

16.喜欢开玩笑引人发笑。

17.班主任在与不在教室时,表现一样。

18.愿意和老师一起玩。

19.受到哪位老师表扬,就喜欢听他的课。

20.喜欢参加班里组织的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等。

21.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22.每学期开始,主动写新的学习计划。

23.能合理安排寒暑假生活,并认真执行计划。

24.在学习上能与同学互教互学。

25.在学习上能表现出竞争意识。


第二部分

注:以下题目,回答“是”的得“0”分,回答“否”的得“2”分。

1.经常迟到。

2.上课时,在笔记本上乱写乱划。

3.学习时,有小朋友来找就马上丢下作业跟他去玩。

4.因贪玩占用了学习时间。

5.有一边学习,一边看电视或听收音机的习惯。

6.玩和学习的时间划分得很清楚。

7.起床和睡觉的时间每天都不同。

8.一边学习,一边吃东西。

9.爱面子,不懂不会也不问。

10.受到批评后总是闷闷不乐。

11.学到的知识经验经常忘记。

12.考试分数不好,总放在心上。

13.在背后说过老师的坏话。

14.学习完把书本文具胡乱扔,再学习时现用现找。

15.下课马上放松自已,从来不想这堂课学了 什么。

小学生学习习惯自测表,你家孩子能达到几分?

评分标准

66-80分为优

说明学习习惯非常好。

51-65分为良

说明学习习惯比较好。

16-50分为中

说明学习习惯一般,需要改进。

15-25分为较差

说明学习习惯需要努力改进。

0-14分为差

说明学习习惯需要大力改进,宝贝要加油哦!


优秀是一种习惯。一个人来到世间,除智商和他人有一些差别外,其它东西基本上都是在后天形成的,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一个人的习惯同样如此,因此,在培养孩子习惯的问题上,就值得所有家长朋友深思。


对于家长来讲,一定要先给孩子抓好习惯,再谈成绩。

小学生学习习惯自测表,你家孩子能达到几分?


▊ 1.独立作业的习惯

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为了交教师的差,或是应付家长。有的学生做作业的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采取“拖、抄、代.……等等”,会做的马马虎虎,不会做的就不动笔;有的学生好高骛远,简单的是会而不对,复杂的对而不全,这些不良习惯严重的影响了学习效果。所以我们要重视做作业,在做习题时要认真思考,总结概念、原理的运用方法、解题的思路、并且尽量多记忆一些有用的中间结论。

▊ 2.尊重与欣赏老师的习惯

其师,信其道。学生更要尊重老师,适应老师,并学会欣赏自己的老师。从现在适应老师,长大了适应社会。不会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

▊ 3.自学预习的习惯

提前预习,是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研究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问题,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

▊ 4.专心上课的习惯

教与学应该同步,应该和谐,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听教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哪怕是你已经超前学过了,也还是要认真听,要把教师的思路、其他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并在这过程中,尽量多理解记忆一些东西。

▊ 5.仔细审题的习惯

审题能力是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材料内容,学会抓字眼,抓关键词,正确理解内容,对提示语、公式、法则、定律、图示等关键内容,更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上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还要培养自己能从作业,考试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的能力。

▊ 6.练后反思的习惯

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

第一,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

第二,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

第三,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

第四,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

第五,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

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

▊ 7.复习归纳的习惯

复习就是消化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达到举一反三。复习也就是通过对知识,对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提炼,进行归纳整理,使零碎的知识,分散的记忆得到一个串联,从而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重点化,避免前后知识的脱离与割裂。

每天尽量把当天的东西都复习一遍,每周再做总结,一章学完后再总的复习一下。对记忆性知识的复习,每一遍的用时不需多,但是反复的遍数要多,以加深印象。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归纳。

▊ 8.善于提问的习惯

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学问、学问,学习就要开口问,不懂装懂最终害自己,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是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三个步骤

小学生学习习惯自测表,你家孩子能达到几分?


明确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意义并了解哪些学习习惯是好习惯、哪些学习习惯是不良习惯以后,就应该自觉地培养好习惯,克服坏习惯,让好习惯伴随终生,让坏习惯尽快与你告别。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 第一步:耐心发动,逐渐加速。

计划每天要记10个英语单词,就一天不落地去记;认识到写字潦草、做题马虎这些毛病,就在写字、做题时严加注意,确保字字工整,题题复查;意识到了不良学习习惯的危害,就自动自觉地克服;制订了学习计划,就定时定量地去完成;决心使自己的学习成绩在全班、全校的位次前移,就要千方百计地挖掘自己学习的潜能。

▊ 第二步:控制时空,约束自己。

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情景因素的影响。比如,一个中小学生,已经认识到打游戏机的负作用了,不想再打游戏机了,可是,一走近游戏厅就忘乎所以了,就把握不住自己了。

因此,在习惯形成的过程中,在自己的自制力还不十分强的情况下,应从控制自己的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入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 第三步:偶有偏离,及时调整。

许多同学自制力比较差,在好习惯形成过程中,或者在坏习惯克服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拖拉、敷衍、放任等现象,容易出现跟着感觉走的现象。这就要求自己要严格监督自己,发现偶有偏离,立即作出调整。

培养习惯,就像走路一样,发现走的路线不对,及时调整到对的轨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条小路便踩出来了。

小学生学习习惯自测表,你家孩子能达到几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