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養通養老提示:老年人走路切忌背著手 應學會甩開臂、踮起腳

不少老人由於駝背、腰背不適或長期形成的習慣,經常揹著手走路,覺得這樣更省力。事實上,這種做法可能暗藏危險。

據《中國婦女報》報道,如果揹著手走路,就無法充分活動身體,起不到很好的放鬆作用。老年人背轉雙手時,上臂的肩端會向前旋出,肩關節相應地向前向內扣出,上身重心前移,為了保持平衡,頭頸及下巴會向前伸出,使本已佝僂的上身更加向前傾斜。老年人背手走路時,雙臂失去了調節身體平衡的作用,老人如果遇到坑窪路面或者突發狀況,會來不及平衡、支撐身體,很容易摔倒,磕破嘴唇或磕掉牙齒,造成頸部、肘部受傷,甚至骨折。同理,抱胸、揣兜這兩個動作也不適合老年人。


頤養通養老提示:老年人走路切忌揹著手 應學會甩開臂、踮起腳


那麼,老年人走路時選用哪些方式更有利呢?《生命時報》指出,老人不妨甩開手臂走路,可以防治肩周炎、胸悶及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等。建議老人散步時選擇“鐘擺式”擺臂,正確方法為:肩部放鬆,兩臂各彎曲約成90度,兩手半握拳,前後自然擺動,前擺時稍向內,後襬時稍向外,可起到助力、平衡和放鬆的作用。擺動幅度不需太大,用力不宜過猛,步速別太快,保持勻速前進。

此外,練習踮腳走路也利於老年人身體健康。據杭州網報道,隨著年齡增長,老人腎氣逐漸衰退。老人腎氣衰退主要表現為雙腿乏力、牙齒鬆動、聽力減退等。有這些症狀的老人,不妨嘗試踮腳走路。踮腳走路時,前腳掌內側、足大拇指起支撐作用,而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和足太陰脾經經過此處。這樣可以按摩足三陰,通過足少陰腎經溫補腎陽。每天踮起腳走10分鐘左右,中間可以走走停停,累了休息,達到刺激穴位的目的就可以。但踮起腳尖走路有一定難度,尤其對於老年人來說,一定要循序漸進,一開始練習時最好身邊有幫扶物。長期堅持,每次不可過量;患有重度骨質疏鬆的老人,不建議踮腳走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