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三江口漫記

王錫均

博鰲港是萬泉河、龍滾河、九曲江三條河流在此匯合而出海的港口,俗稱三江口。聯合國專家至此考察,為三江出海口之美而叫絕。稱這是目前世界上保持自然風光最完美的河流出海口之一。我是個耐不住寂寞愛走山走水的人,於是在仲春的一天早晨邀一幫朋友驅車到那裡一睹它那迷人的風采。

三江口在瓊海市東部博鰲鎮的博鰲港,離嘉積鎮18公里。那天,我們到了博鰲港,只見港灣呈畚箕肚形深深地伸進陸地。我們沿著港灣那弧形伸展的沙灘向河流出口走去,走到無法再走的地方,便見港灣裂開一道百米寬的口子,一股清幽幽的流水從這道口子緩緩地流了出去,然後融進大海之中。這,就是聞名的博鰲三江口。

站在河口向西遠眺,只見萬泉河、龍滾河、九曲江合流象一條綢帶款款地從遠處飄來。它的態勢是融融洩洩的,缺少那種奔騰裹挾的狂暴,聞不到撼人心魄的咆哮。放眼大海卻是另一種景象。大海是那麼博大,深邃、海水一片碧藍。那象白練般滾動的大浪,一排緊跟一排地向岸邊湧來。這浪越滾越大,瞬間變成千萬隻白馬般奔來,一下子撲向海灘,濺起好高的浪花,發出深重的轟響,氣勢非常壯觀。在河口外側西南約150米的海中,兀自突起一個方圓20餘米的高大石堆。這個石堆狀如壘卵,舊《樂會縣誌》曾有記載:“宋天聖四年,其石突現,故名聖公石”,是邑八景之一。陪同參觀河口的博鰲鎮委一位幹部告訴我,別看眼下的河水溫柔得象女人的裙子在飄動,當一場颱風暴雨過後,它就變得桀驁不馴了。其時,河水暴漲,河面擴大、從上游洶湧而下的河水,勢如奔馬直衝出海。而大海卻以更大的氣勢,把一個個巨大的浪濤向河流出口擁壓過來,一時間,這海河相搏,力跟力較量,浪跟浪撞擊,在聖公石上激起數丈高的水柱,暴發出雷鳴般的轟響,那迸飛的浪花從半空跌落下來,又化成咆哮的水流翻滾著,旋轉著,前衝後撞地奔竄,聖公石卻巋然屹立於海濤之中。這海河相搏的奇觀,令人叫絕。

我們乘船向南橫過河口登上港口外側外擋大海內抵內河的那個沙灘,我們為那沙灘之美而歡欣跳躍。這裡的沙灘,好寬好厚。寬度70餘米,據說落潮時達100米。這沙,好細好白好潔淨。它在海灘上鋪就厚厚的一層,潔如鹽粒,白如雪霜。那沙層,在海水舔不到的地方是鬆鬆的,柔柔的,腳踩上去,風吹,便有沙流從腳面流過,抽出腳便在沙灘上留下一個深深的沙窩。而海水漫到的沙灘,那沙層卻是硬實的,海水不斷地向這沙灘摔打,把這沙層摔實了。我看見一位青年漁民騎一輛單車,沿著海邊這沙層飛馳過去,沙層上只留下淺淺的一行帶有水漬的車轍。站在接近河口的沙灘向西遠眺,見那蜿蜓的海岸線,猶如楓葉的邊緣,彎彎曲曲地傍著大海向西伸延開去。隨著海岸線鋪展的海灘,在早晨的陽光裡,白如玉帶。這段海灘,長6公里,當地人叫玉帶灘。因其沙灘之美及其延伸之長,被入載威尼斯世界記錄。

這個橫亙於博鰲港外側的玉帶灘,本來只是博鰲港附近沙美等村漁民在此放拖網捕魚的漁場,並不為外界多少人所知。自2001年2月26日,“亞洲論壇”落戶博鰲,爾後,年年在此舉行論壇年會。博鰲這個無名小漁村,迅而名揚四海、聲震全球而玉帶灘,也隨之成為國內外遊客蜂擁而至光顧的景點。

今天,我們至此,見博鰲港舟揖往來如稜。擁上玉帶灘的遊人成簇成群。也許不少遊客來自內地大西北,從未見過大海,一時被這河口、海浪、沙灘、礁石、藍天、白雲、陽光等自然風光所迷醉。見一排排人,一溜兒坐在海灘上,面向大海,看那像白馬一樣奔湧滾動的海浪,看海浪撞擊“聖公石”濺飛的浪花,用手機、相機拍的不停。有一對男女、眼睛掛遮陽鏡仰臥沙灘,男的脫光上身,下身穿一條短褲衩。女的上身帶乳罩,那乳罩,卻罩不了圓凸的雙乳,下身著一條纖纖的比基尼,那肥白的腹部、屁股、大腿,全然裸露。兩人上下身,均撤滿細如鹽粒,白如雪霜的細沙。這對男女仰臥沙灘,旁若無人,只顧在暖暖的陽光下,盡情享受這沙浴的溫馨。還有一對對情侶,在玉帶灘上,攜手而行。他們的俏影,一個個消失在玉帶灘未端的樹林中。我為這個昔日無人所知的捕漁場,而今成為遊人享受自然風光的勝地而感嘆無已。

我們在玉帶灘上玩夠了,又乘船復回過了河口,再順著海灘往東走。我們時而奔騰跳躍,時而慢慢踱步。我們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竟又走進另一個迷人的去處。只見這裡的沙灘淺海中,突起一堆堆巨型的礁石。這礁石,不是鐵黑色的,也不是灰褐色的,而是赭紅色的。這些紅礁石,立立臥臥,平平仄仄,或簇擁成團,或錯落於淺海沙灘。其色澤豔麗,紅如瑪瑙,晶瑩似玉。那嶙嶙峋峋的石壁巖面,象塗上紅粉丹朱經陽光一照,閃出燦燦的光芒。那石壁巖面,佈滿紋路網絡,有的如切開的瓜瓢,疏空錯落;有的勝似水墨畫那種畫山的大劈皴小劈皴,顯得分外新奇;有的如流水的線條,浮現出大海律動的神韻。這個海灘因紅石而得名,叫紅石灘也叫赤石灘。

如果說,在河口那處的海,是雄性的海,那麼,這紅石灘的海,卻是女性的海。這裡的海,顯得安穩,寧靜。也有海浪,但絕不是那種勢如奔馬轟然摔響的大浪。這裡的浪,從遠處盈盈而來,輕輕地漫上沙灘,又輕輕地退了回去。那一陣陣細浪的沙沙之聲,是那麼柔和那麼細絮,讓人象聽到一首輕柔的小夜曲。鎮委那位幹部介紹說,這裡的海,水淺浪靜,涉海百米而水未沒頭,且水底沙潔無泥,是一個絕妙的海濱浴場。這就是聞名的紅石灣浴場。

我們到達紅石灘、紅石灣時,海中已有不少海浴者。因這裡的海淺,見有人毫不顧忌地揮臂擊浪遊向好遠的外海,再轉而遊了回來。也有一對一站在沒膝的海中,用雙手捧水潑向對方的臉上眼上,濺擊起一朵朵水花。這叫打水仗,我玩過打水仗,很好玩的。也有人使勁用雙手拍打水面,使水浪四飛,發出“咚咚”的水響。這叫打“水鼓”。也見一對男女,在海中作追趕的嬉戲,雙方保持丈餘距離。遊戲開始,那女的迅即揮臂跳腳擊浪猛逃。那男的以更大的氣勢,在海面上一撲一撲追趕。女的猛逃,男的猛追,逃著,追著,在一陣水花飛濺中,猛地男的撲著女的,一下子把女的抱在懷中,女的樂得發出“咯咯”的笑聲,這笑聲充滿滋力。我們視之,好羨慕呵!

在紅石灣,紅石灘所見,給我留下難忘的印象。紅石灘、紅石灣,應是三江口之一絕。這種紅礁石,走遍海南所有海岸海灘,你是找不到的。它是博鰲三江口所獨有之奇巖寶石。它以豔麗之色澤,同藍黛黛之海水相映成趣,使海灣浴場,充滿魅力。到此入浴者,皆感受到一種沐浴自然之高級享受。

在三江口自然景觀中,那沿海的林帶也是極為醉人的。在到河口之前,我曾登上聳於海港岸上高達30餘米的航海燈塔,俯視海岸線上的林帶。這林帯,由一排排的木麻黃和一株株的椰樹編織而成。它鑲嵌在海灘的邊沿,隨著海岸線彎曲的走向,鋪蒼展翠。它同藍色的海灣,白色的沙灘,在濱海這地方留下三道不同色調的軌跡。這裡的海風多而強勁,不停不息的海風,把木麻黃和椰樹捲成滾滾擺動的綠色的海。這是另一個海,是立體的海。它發出的是一片“曄譁”的海濤之音。這綿延逶迤的林帶,由於天空雲聚雲散陽光變幻而出現不同的林段有不同的色斑,有的墨綠,有的淺青,有的金黃,美極了。

三江口,多麼綺麗而壯觀的地方。我們在這裡盤桓了半天而遊興未闌。我們被這裡的海水、沙灘、陽光、紅石、翠林構成的熱帶海濱風光所迷醉。三江口走一回,便在我記憶屏幕上留下永遠抹不掉的影象。三江口,我還是要去看的,而且不止兩次,三次……因為它實在太美了,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