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越努力越穷?

为什么有的人,越努力越穷?

人们有时候会基于一模一样的原因而做出截然相反的决定。

比如同样面对考证这件对现在没什么用的事情:一部分的观点是反正现在也不需要这些证书,我现在暂时就不考了。

而另一部分的人观点则是这个专业等级证书我还没有,趁现在得空好好准备考一下,将来或许有用。

当你以主动的姿态去面对未知的事情,其行为都是通用的:无论是你六岁时学会的游泳;还是大学时刷六级甚至雅思高分;又或者是工作时你还在准备更高阶的学历证书。

有预知思维并付诸行动的人,已然超过了一大部分原地踏步者。

你的思维也决定了你的人生结果走向。

驾轻就熟的游泳让你教会了喜欢的女孩子并让她成了女朋友;高分的六级和雅思让你一下子从同事中脱颖而出,获得出国机会;更高阶的学历证书打破了你职场的天花板,职位越走越高。

但是这些付诸行动的人,也分“进步神速者”“缓慢前行者”。“进步神速者”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学霸”。

他们能用一个月时间学习完普通人三个月可能都完不成的事情,他们在用更多的时间去建立符合自己的学习模式-也就是俗称的“学霸模式”。

而“缓慢前行者”则是那些始终在努力的状态,却找不到合适的方式的人,按部就班,按固有的逻辑学习,他们在成长,但进步缓慢。

为什么有的人,越努力越穷?

这两者的差距不是在于他们的天赋和能力,而是在于思维方式。

我们绝大多数都是思维方式被固化的普通人,即使努力认真,甚至被自我感动,最后也只能成为“缓慢前行者“。

人是趋利避害的动物。当两件事同时摆在面前,一件事简单,一件事困难,大多数人会选择先做简单的。

还记得上小学时,老师留作业,语文老师留了抄课文,数学老师留了两道大题。

我总会先把课文抄完,然后出去溜达一圈,吃个苹果,到快该睡觉、不得不做时,我才会坐到书桌前,把数学题解完。

即使做数学花的时间远比抄课文少,我还是会先去抄课文,不想做数学。因为做数学需要你思考,而思考是很困难的。

与之相比,做一件机械的、不需要思考的事,反而成了大多数人的选择,即使这件事很耗时。

但是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你只是在用时间的量,给自己制造勤奋的假象而已。

你每天安慰自己:我很努力,我对自己的状态很满意。实际上,你每天真实的收获,微乎其微。等检验结果的时刻到来,这种勤奋的假象,一戳就破。而且,千万别以为“劣质勤奋”只存在于学生群体。

有多少人勤奋工作十几年,起早贪黑赶地铁,周末节日全加班,每天累得像条狗,但工资就是不见涨。

为什么有的人,越努力越穷?

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爱上努力的感觉,觉得自己整天差不多24小时都在忙碌,以此来换取良心上的安慰:看,我多努力。

殊不知,他们只是在努力地瞎折腾、乱捣鼓,他们从不去思考自己为什么要努力,怎么去努力,什么样的努力可以事半功倍。只知道低着头,告诫自己要努力努力再努力,以至于陷入努力的恶循环,变得越努力反而越穷。

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换来好的回报,现实就是这样,他会给所有浪费时间折腾的人并美其名曰“努力”的人一个响亮的耳光——别玷污了努力。

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研究,他们找来一批出身环境和智商都差不太多的年轻人。其中27%的人没有人生规划,60%的人有非常模糊的人生规划,10%的人有短期规划,只有3%的人有长期规划。

25年之后,有长远规划的几乎都成了社会顶尖人士;有短期规划的都成了中产阶级例如医生、律师,有模糊规划的生活在社会中下层;没什么出息但又特别希望孩子有出息,完全没有规划的那些人成了社会最底层,整天都在怨天尤人。

一个人只有找到自己在天地中的位置,把人生规划的问题强行拉进管道视野,逼迫自己从长远上去规划自己的人生,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为什么有的人,越努力越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