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没有免费的知识吗?

前些日子无意间添加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微信公众号,这些微信公众号大都是毕业不到两三年的大学生,靠业余时间写作以及新媒体运营,实现了自己从被动工作到自由职业的华丽转身,而且这些人都有类似的共同点,即各自有一套依靠

写作赚钱的心法

至于这套心法的成色几何,到底是不是自己独门秘方的倾囊相授,我无法确定,但我能够确定的是在今天这个所谓的知识付费的机遇期,各门各类的付费课程的层出不穷的时代,不会再出现此前所谓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情况,只会看到“师傅多于狗,徒弟满街走”的状况。

不得不说在今天时代,太多各行各业个体崛起的案例,得益于善用互联网这一工具。像之前所讲的依靠写作赚钱,能够异军突起,第一是由于技术革命,平台赋能致使原来的比较专业的技能降格为大众的技能

比方说:简书,简书平台就在垂直于写作这一领域,吸引了一群各行各业热爱写作或者说想依靠写作变现的人群,有的是大学生,有的是职场人士等,总而言之,它的门槛已经降到大众皆可入门的水准。

天下没有免费的知识吗?

更不用去提及火爆的网络文学创作写手了,有的人可能会不屑于看这些网络文学作家的作品,或者视之为低端庸俗读物,实则不然,首先从它的社会影响力和获取的经济效益而言,传统文学作家不如网络文学作家.

如:知名网络文学作家天蚕土豆的《斗破苍穹》,光官方网站点击量就破了1.4亿,每年还有好几百万的版税收入,一部作品能达到这种程度,就是中国作协主席出的书,也只可仰望而不可及。

其次,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本质上无甚区别,只是文字载体切换了而已,而且不要以为网络文学门槛低,创作起来就相当容易,还是如禅宗所言: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只有自己写了才知道,此中艰辛与创作传统文学相比,其实不遑多让。

天下没有免费的知识吗?

再者写作赚钱之所以能够兴起是由于网络是世界上最大的虚拟资料库,在这个资料库里,只要你具备自学的能力和意愿,你就可以从各大知识付费类平台,如:喜马拉雅,得到,功夫财经,荔枝微课,唯库等去获取相应的专业知识!

同时如果是做学问者,实际上也可以通过免费电子书或者自己网购书籍,垂直于某一领域内深入研究,如著名历史畅销书作者杜君立先生,虽中学肄业,但凭借超强的学习力以及善于其利用互联网这一工具来获取自己想要的资源,从而写出了不亚于专家学者级别的历史研究类著作。

而我所关注的这些微信公众号写手,实际上也是用的同一个套路,比方说:陈由•是这么说的:“在我开始写作的这一年多时间里,陆续上过李叫兽、彭小六、汤小小、Spenser、马涛、坤龙老师的写作课。

我把互联网上质量、口碑较好的写作课几乎上了个遍,花费也近万元,从这些大牛身上,学到了太多干货。”

这就好比释迦牟尼佛自二十九岁出家,参访各路名家,修行六载,终于在三十五岁那年于菩提树下悟道,此后驻世四十五载,弘法利生。

天下没有免费的知识吗?

此处可知,无论是释迦牟尼佛还是陈由都有一个共同的法门,那就是先熔铸百家,亲身体证,最后再成一家之言

但这里也有很多不同点,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释迦牟尼佛传法的时候,可能

非但不收钱,反而还可能倒贴,但现在是知识付费时代,像罗胖子认为知识付费哪怕只卖一分钱,都得这么卖。

这恐怕怨不得知识服务商这么想,因为大众会这么考虑,当某人不需要你付出任何代价,就能获得新知时,大众反而普遍不珍惜,相反热衷于付出金钱的东西,其实讲的道理都一样,只是人的天性本就如此,那又怨得了谁呢?

有人曾提到商业的本质就是洞察人性的需求,而知识变现的多种模式中,也隐含着这一道理,比方说:有人从《得到》上买下一个专栏,一共花了99元,然后他就基于此建立一个微信群,召唤自己的朋友只需花20元就能进入,然后每天他负责搬砖.

只要他拉的人数足够多,那么他不仅可以返本,还可以实现除了人力成本之外,几乎无成本的盈利,这还算最低级的,基本上那些建群低价贩卖课程的人,玩的更灵活和高级。其实无论是用盗版直接变现,还是用免费吸引流量,然后再变现,实际上本质上都是抓住了人性的需求。

其实不可抗力的知识变现背后,体现的是经不起诱惑的人性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