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股公司實控人涉嫌虛增收入和利潤 超華科技追溯更正4份財報

參股公司深圳市貝爾信智能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爾信)突然“爆雷”波及超華科技(002288,SZ)。

10月25日晚間,超華科技發佈系列公告宣佈將對2015年、2016年、2017年年報以及2018年半年度報告等4份財報進行更正並追溯調整相關財務數據,原因是超華科技對貝爾信2015年至2017年財務數據進行核查,發現貝爾信實控人鄭長春為騙取公司投資及達到完成業績承諾的目標,通過虛假合同虛構收入和利潤且金額巨大。

這一追溯,導致超華科技2015年業績由盈利轉為虧損,同時超華科技選擇在2015年對貝爾信的長期股權投資計提資產減值準備1.8億元。

貝爾信被指虛增收入和利潤

2015年,超華科技通過增資1.8億元的方式,高溢價收購了貝爾信20%股權。當時,超華科技認為,這有利於公司跨行業產業佈局與產業升級。貝爾信的主營業務定位為智慧城市及智慧城市綜合體頂層設計、諮詢服務運營等一攬子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3年後,貝爾信的經營問題爆發。2017年貝爾信突然盈轉虧,實現審計後淨利潤負4999.68萬元,扣非後淨利潤負5179.63萬元。此前,貝爾信另一股東捷成股份(300182,SZ)相關人士曾向記者透露,貝爾信業績突然惡化,與鄭長春前期虛增貝爾信的收入也有關。

果不其然,今年10月25日晚超華科技的最新公告顯示,鄭長春目前正因涉嫌合同詐騙被公安機關立案調查,超華科技對貝爾信的往年財務數據進行仔細核查,同時根據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專項審計報告,貝爾信為騙取公司投資及為達到完成業績承諾的目標,2014至2016年度通過虛假合同虛構收入和利潤且金額巨大。

記者瞭解到,超華科技收購貝爾信股權當時,貝爾信的整體估值高達9億元,公司溢價3.86倍收購。鄭長春承諾,貝爾信2015年至2017年分別實現扣非後淨利潤不低於6000萬元、7800萬元以及10140萬元。財務報表顯示,貝爾信2015年及2016年實際實現淨利潤分別為6532.50萬元和8272.56萬元,超額完成業績目標。

往前追溯更正4份財報

由於貝爾信過往業績虛增,超華科技10月25日晚間也對公司2015年、2016年、2017年年報以及2018年半年財報作出追溯更正。這導致公司2015年度業績虧損。

超華科技認為,對貝爾信的長期股權投資已發生減值損失並全額計提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對超華科技前期財務報表涉及的相關科目及時予以更正。公告顯示,追溯後,2015年公司對貝爾信的投資收益調減916.36萬元,同時,根據目前掌握的相關材料,基於謹慎性原則,公司2015年對貝爾信計提長期股權投資資產減值準備1.8億元。上述兩項會計項目追溯更正後,導致超華科技2015年業績累計調減1.89億元,追溯後2015年超華科技的淨利潤為虧損1.63億元。

2016年對貝爾信投資收益追溯後,相應調減當年淨利潤1654.51萬元,超華科技2016年業績虧損擴至7750.70萬元;2017年追溯後,超華科技實現淨利潤為4685.44萬元。2018年上半年追溯後,公司淨利潤相應調增35.47萬元。

需要注意的是,追溯後超華科技選擇在2015年對貝爾信進行追加資產減值損失計提,而非其他年度或今年第三季度進行計提。公司在公告強調,資產減值計提不涉及利潤操縱。

10月26日,記者就有關問題與超華科技取得聯繫併發去採訪郵件,不過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公司回覆。

另外,今年5月,公司與吉泰建築簽署股份轉讓協議,以1000萬元的對價向吉泰建築轉讓貝爾信1%股權。天眼查顯示,5月31日,吉泰建築完成了對貝爾信的工商資料變更。但是10月25日晚間公告又稱,由於鄭長春涉嫌合同詐騙正在被立案調查,經雙方協商,公司以1000萬元回購貝爾信1%股權。這導致今年上半年公司需要調增“其他應付款”1000萬元。

参股公司实控人涉嫌虚增收入和利润 超华科技追溯更正4份财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