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豆瓣8.8的日本纯爱电影,沉溺回忆并不是错事


拿下豆瓣8.8的日本纯爱电影,沉溺回忆并不是错事


岁月总爱把往事尘封,将回忆酿成酒,在生活中的某个档口,突然揭开布满灰尘的那层封布,溢出的酒香沁得人迷失方向。

回忆能够催人成长,也能让人陷入彷徨。

拿下豆瓣8.8的日本纯爱电影,沉溺回忆并不是错事

但回忆总归是美的,就像电影《情书》里那个白色窗帘下男孩认真的模样,吸引着一旁的女孩静静地欣赏。

拿下豆瓣8.8的日本纯爱电影,沉溺回忆并不是错事

《情书》是由岩井俊二自编自导的一部日本纯爱电影,影片通过一封寄往天国的情书切入,讲述了一个纯美的爱情故事。

失去了未婚夫的渡边博子,始终放不下对恋人的思念,在其去世三周年祭日的那天,寄了一封本以为是发往天国的情书。不成想不久之后博子竟然收到了回信,署名正是男友“藤井树”的名字。一番往来通信之后,渡边博子了解到对方是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女孩,且曾是男友少年时代的同班同学,也拥有着“藤井树”这个名字。在进一步的通信中,一段尘封了许久的往事被揭开。

对于《情书》而言,它所讲述的爱情已足够让它成为青春题材电影的荧幕经典。然而岩井俊二在影片中除了讲述爱情,还传达了另一种更为深刻的东西——那些生活中想抓抓不住,想放却又放不下的东西,一些存在于回忆里的东西,总结下来就是“回忆与释怀”。


拿下豆瓣8.8的日本纯爱电影,沉溺回忆并不是错事


影片中的各个角色都有着各自始终放不下的东西,都多多少少被曾经的回忆束缚着。

藤井树生前的好友秋叶,在整部影片中都在帮助博子从过去的思念中挣脱出来,表面上谈笑风生,内心却同样地被曾经的往事影响着。

拿下豆瓣8.8的日本纯爱电影,沉溺回忆并不是错事

下文剧透预警

影片的开始,在充满着仪式感的祭日上,秋叶和登山队的成员因为“工作太忙”并未来参加好友的追悼仪式,而是选择晚上来探墓。

然而“工作太忙”只是一个给旁人的借口罢了。同样的东方文化,日本的殡仪传统和中国相差无几,像这样的仪式是必须要参加的。曾经在一起登山的好友不出席追悼仪式,只是觉得这个仪式过于注重仪式感,以至于只剩下了一副仪式感的空壳。影片中并未点明,而是通过追悼仪式上“酒”的细节暗示了这一点。

人们通过遗忘来减轻思念的痛,放不下思念的人却不敢面对死者的墓,更不愿在遗忘的人群面前因思念的流露而失态。

拿下豆瓣8.8的日本纯爱电影,沉溺回忆并不是错事

所以他们选择晚上探墓,在夜深人静的时刻,墓前撒酒,倾诉着好友的衷肠。而对秋叶而言,也是一个更好地请求好友允许自己和博子结婚的机会,为影片后面的一段对话埋下伏笔。

拿下豆瓣8.8的日本纯爱电影,沉溺回忆并不是错事

最后在尾老头的家里,秋叶也说明了自己已经对登山恐惧了。

然后是男树的母亲,在追悼仪式上装醉、点明来参加仪式的人不过是为了喝酒的事实、一眼就看出了博子的心事,似乎一切都表明着这位成熟、知性的妇人早已从丧子的伤痛中走出来。直到问出了那句“你还爱着他吗?”,积蓄已久的悲痛终于还是化作了两行泪水溢出眼眶。

拿下豆瓣8.8的日本纯爱电影,沉溺回忆并不是错事

这里压抑着的感情无需多言,一位母亲思念孩子的悲痛无论在何时都不为过,何况是思念死去的孩子。

影片中另外一条最明显的线索大概就是女树一家对父亲的思念了。这里分开来说,首先是爷爷和女树妈妈始终放不下的东西,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女树妈妈始终放不下的东西。

拿下豆瓣8.8的日本纯爱电影,沉溺回忆并不是错事

因为爷爷当初不听医生的建议,执意要背着儿子去拦计程车,结果拦不到,只能一路背着走去医院,最后却由于时间来不及而没抢救过来。这件事在女树妈妈的心里,留下了一个一直解不开的结。所以当似曾相识的场景再次出现在眼前,她不愿再把女儿交给爷爷。

早已释怀的爷爷交代了曾经的真相:当初救护车需要一个小时才能来到,而从家走到医院只花了40分钟,可是还是来不及。

这是最让人悲痛的。

明明已经拼尽了全力和死神赛跑,可还是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爱的人离去。但这还不是最让人心酸的,最让人心酸的是,失去了自己最爱的人,还要陷入无尽的自责。

拿下豆瓣8.8的日本纯爱电影,沉溺回忆并不是错事

不知道有多少个日夜,他在失去儿子的懊悔和自责中煎熬着。爷爷是整部影片中唯一放下了过去的人,也是所有角色中承担最多的一个。

在和男树的故事中,女树无疑是最大的主角,在那段关于初恋的过往中,理应有着许多难以忘怀的回忆。然而羁绊着女树的回忆并不来自于男树,女树有着对爱情“天然呆”的特质,年少时并不知道自己被男树悄悄暗恋着。而在收到那封莫名其妙的信件之后,也从未想起过曾经的那个“藤井树”,直到影片进行到将近一半的时候,才回忆起那段年少的时光。

女树始终放不下的是父亲的死。

拿下豆瓣8.8的日本纯爱电影,沉溺回忆并不是错事

当初父亲在医院抢救时自己也在场,且亲眼目睹了父亲因抢救无效而死去,因此医院在她的心里也留下一些阴影,这也是女树患上感冒却始终不愿去医院的原因。她十分清楚自己的父亲是因为感冒不治而死掉的,却始终对医院里的那份回忆耿耿于怀。

女树对男树的回忆也是从医院的那场梦开始的。

父亲的死亡和男树的离开在同一个记忆的节点上,所以当她奋力地向急救室跑去,推开门看到的却是站在门口的男树。

从老师的口中,她得知男树在两年前已经去世了。又一次出现了死亡的元素。在回去的路上,她想到了离世的父亲,和那个被冰冻的蜻蜓,年少时对亲人懵懂的情感转化成了最深的执念。

拿下豆瓣8.8的日本纯爱电影,沉溺回忆并不是错事

拿下豆瓣8.8的日本纯爱电影,沉溺回忆并不是错事

博子在未婚夫去世后仍然活在对恋人的思念中,在男友的祭日上,独自一人屏息躺在雪地里,用这种方式感受着死亡,只希望能够距离恋人更近一点。在毕业纪念册上无意间发现男友中学时代的住址,突然萌发了寄一封情书的念头,于是急促地找笔想要记在手心里,又担心会被不小心洗掉,干脆记在了手臂上。

博子默许了秋叶的追求,却总是在确认关系的时候苦苦回避,始终放不下也不愿意放下曾经的回忆。

收到“藤井树”的回信后,博子来到了小樽,无意间见到了女藤井树——一个和自己长相一致的女孩。

一股莫名的寒意涌了上来。

似乎是想印证自己的猜想,但更多的是想探求关于男友的事,博子继续写信给女树,希望能被告知一些关于男树的过去。在一封又一封的往来信件中,博子了解到了男友少年时代的一些往事,也确定了女树就是男友曾经的初恋。

拿下豆瓣8.8的日本纯爱电影,沉溺回忆并不是错事

博子跟着秋叶再次来到这个发生过山难的地方,在清晨对着埋葬恋人的那座山,一遍又一遍地呼喊着:“你好吗?我很好。”泪水哽咽了喉咙,思念到了极点,悲痛地哭出了声来。

最后,博子将收到的所有信件都寄给了女树,因为这是属于女树的回忆。她也将自己的回忆默默收起,将那份思念深深地埋在心里。

之所以将博子放在最后来讲,不单单因为她的执念贯穿了整部影片,更是因为牵绊着她的都是曾经美好的回忆。

拿下豆瓣8.8的日本纯爱电影,沉溺回忆并不是错事

秋叶还在对朋友的死心存芥蒂,男树妈妈还是抚不平失去骨肉的伤,女树妈妈还在因为丈夫的死怨念着爷爷,女树还是忘不掉父亲的死,这一切都是痛苦的回忆在捆绑着现时的生活。而对博子而言,恋人留给她的都是些美好的回忆,她始终放不下过去放不下对恋人的思念只是因为她不愿放下,这一点她自己很清楚。

可是回忆毕竟是醉人的酒,纵使它酒香四溢,也还是会有醒来的那一刻。

生活还是要面对的。这是句废话,当然,也是句实话。回忆应该是生活的点缀,或是生活的警示,而不应该是生活的泥潭,让人深陷其中。

我不爱谈“人生”两个字,总是刻意规避,而用“生活”两个字代替,因为前者总是在深刻中镶嵌着沉重,且概念大而空泛。人生再长,总归是由生活一点一滴浇筑的。在生活的某些平淡的时刻,我们总会一遍又一遍地翻着记忆的画册,这也是人之常情。

拿下豆瓣8.8的日本纯爱电影,沉溺回忆并不是错事

大一刚开学的时候有个女孩在我的一条空间动态下评论:“经常回忆过去的人走不远。”

我那时并不完全认同这句话,就在下面反驳:“经常回忆过去的人只是走得慢。”

随即下面的回复中又蹦出一句话:“生命就这么短暂,走得慢不就是走不远。”

看到回复的瞬间我并没有惊讶,直到我试图反驳却始终无法找到合适的辩词,我终于还是被这个女孩的话喊醒了。从懵懂的青春期开始,我常常标榜自己有着怀念过去的特质,从而被赋予某种莫名的优越感,总是高高在上地俯视着俗世的人们。

可是回忆相比生活而言毕竟是虚幻的,曾经的过往最终也只不过是生命画卷上泛黄的一页。

但这并不是说别人失恋了受伤了,你上前一棍子敲醒他,然后以一个过来人的口气告诉他生活还是要继续,看开点朋友。莎士比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有写过一句话:“没有受过伤的人,才会讥笑别人身上的伤痕”。没有经历过,就没有资格评论别人的过往。

我们没有如此豁达的心态能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是我们有岁月为伴。岁月可以带走往事,也可以带走伤痛,那个它唯一带不走的东西,不就是回忆本身吗?它是注定陪伴着我们一生的东西,而不应该是牵绊着脚步的东西。

回忆应当是回首往事时嘴角的一丝微笑,而不应是直面生活时眉宇的一缕愁思。

它是最烈的酒,也是最醇的香。

拿下豆瓣8.8的日本纯爱电影,沉溺回忆并不是错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