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龙口市 归城城址周

归城城址在龙口市城东南6.5公里处,坐落于县境最高山峰——莱山之间,莱阴河自南向北穿过故城,汇黄水河向西北汇入渤海。城址藩范围内包括姜家、和平、北山、大于家、董家、东迟家、南埠、曹家(含小刘家)八个自然村。

山东省龙口市 归城城址周

归城城墙

这里是丘陵中的河谷盆地,土地肥沃。在农业生产与建筑破土过程中发现过很多古代遗迹和遗物,从这些遗迹和遗物的分析上看,这里应是一处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古国都城。古城之繁荣伴随着国家的没落乃至灭亡而掩入萋萋之荒草,在经历2500余年的风雨之后,当年坚固高大的城墙早已倾颓,现地面上可见的夯土墙仅遗二处,长度仅在百余米。

山东省龙口市 归城城址周

归城城址出土的象鼻纹甗

1973年对古城址进行了调查探测,发现的城址分为内、外二城。内城在盆地中部的河旁台地上,南北长780米,东西宽约定米。外城位于盆地四周,沿山岭筑建。北城墙在凤凰山南坡山腰,南城墙在莱山北坡山腰及其西的马岭山顶。东西城墙皆筑于低矮的山岗顶部,环周总长约10公里。城墙经长期自然剥蚀,又加当地群众历代挖土筑房、整地造田,大部分墙段已毁损无存。在古城范围内,出土的遗物比较丰富,其中以铜器和陶器为大宗,在发现的遗物上多有铭文或玺印等文字资料。

山东省龙口市 归城城址周

归城城址出土的青铜尊

据文献记载,东方是莱夷族的居住之地,胶东半岛更是莱人的势力范围。因此,文献记载认为归城就是周代莱国的国都。《春秋》宣公七年(前602年),“夏,公会齐候伐莱。”杜预注:“莱国,今东莱黄县。”自《元和郡县志》至《齐乘》、《读史方舆纪要》,以及《春秋》,《战国策》的一些疏笺者皆沿袭此说,清人叶雨过天青绶《续山东考古录》对此虽有怀疑,但无新说。

山东省龙口市 归城城址周

西周己侯夔(kuí)纹壶 上世纪70年代,莱阳中荆公社前河前村的村民翻耕土地的时候,随土翻出的

王献唐先生在《黄县箕器》一书中,根据归城出土的铜器否定了以归城为“莱子城”的说法,认为“黄县灰城为箕国故都,古名箕城,后转音为灰城”,又转音为归城。此亦为一说,但长久以来,莱人是否曾建立国家尚存争议,以归城为莱国国都的确尚需斟酌,考古新发现证明,归城是一处古国的都城遗址已无争议,但究竟是哪个古国,究竟是中原部族抑或莱夷部族建立的国家还需要将来更精确的考古发掘去证实。

山东省龙口市 归城城址周

山东省龙口市 归城城址周

山东省龙口市 归城城址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