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一美容店轉讓後遭註銷,會員卡餘額「打水漂」,法院這樣判……

中國綿陽新聞網訊 很多商家為了招攬顧客,都會採取辦理會員卡的形式來留住顧客。今年綿陽一女子在一家新開的美容院辦理了會員卡,不久後美容院就被轉讓註銷,而會員卡里剩下的錢老闆還不認,怎麼辦?近日,遊仙法院對這起服務合同糾紛案件進行了公開審理,最終判決原美容院老闆對會員卡內尚未消費的部分承擔返還責任。

會員卡未消費完 美容院就被轉讓

今年初,家住遊仙區的江女士得知她家不遠處新開了一家美容院,辦卡還很優惠,於是就到該美容院進行了美容。在美容時,該美容院的店主史女士就為江女士推薦了會員卡,並稱新店開張辦卡很優惠。在史女士的強烈推薦下,江女士就辦理了該店的會員卡,價值4500元。

本來想著辦理會員卡後更方便了,可令江女士沒有想到的是,她再次去美容院時才發現該美容院已經被轉讓。於是江女士找到史女士要求退錢,但對方稱美容院已經被轉讓給了鞏先生,美容院的事應該去找鞏先生。

隨後,史女士將她與鞏先生簽訂的《轉讓協議》拿了出來,協議約定:“甲方將其綿陽市遊仙區某美容院現有裝修、裝飾、設備,在甲方收到乙方轉讓金11萬後全部無償歸乙方使用……乙方接手經營前該店鋪及營業執照上所載企業所欠顧客辦卡費用由乙方負責償還,與甲方無關。”

退錢不成將其告上法庭

之後,江女士找到鞏先生要求退還會員卡里的餘額,但得到消息稱該美容院已停止了營業,並還在工商部門辦理了註銷登記。於是江女士再次找到史女士要求退還會員卡里的錢,而史女士僅稱美容院轉讓出去後,會員卡一事已經與她無關。

除了江女士以外,楊女士、張女士以及唐女士均在史女士的美容院辦理了會員卡,遭遇此事後,幾人紛紛撥打了市長熱線反映此事,在遊仙區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組織雙方調解時,史女士依舊拒絕退還卡內未消費的餘額。

退錢不成,江女士等人一氣之下將史女士告上了法庭,請求判決史女士退錢。近日遊仙法院立案受理後,對此案進行了公開審理。

判決:服務合同具有人身依附性 不能強制消費法院經審理認為,首先,江女士等人出具的流動顧客登記表、會員檔案,依法可以認定江女士等人向遊仙區某美容院交納美容卡費4500元的事實。其次,江女士等人在該美容院充值,目的是接受美容服務,現美容院被轉讓並註銷的事實,導致江女士等人與美容院之間的服務合同發生變更,屬於單方違約。而美容服務合同具有很強的人身依附性質,服務對象需自願接受服務,不能強制消費。

史女士單方將涉案合同的權利義務轉讓給他人,上述權利義務概括轉讓的行為,並未通知到合同相對人,亦未取得原告的同意,故其辨稱已轉讓應由受讓人提供美容服務或退款的理由,因缺乏法律依據,法院不予採信。

因史女士的轉讓、註銷行為已導致江女士等人對以後的美容服務產生合理懷疑,致使不能實現美容服務合同的目的,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相關規定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經釋明,被告亦未就消費情況進行舉證,應由其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後果。又因美容院系個體工商戶,在其註銷後,經營期間的債務應當由其經營者即被告史女士承擔。因此,江女士等人要求史女士退還美容卡餘款4000餘元並承擔資金利息的訴請,於法有據,法院予以支持。

綜上,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相關條例規定,判決被告史女士於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分別向4位原告退還4000餘元,並支付相應利息。(魏東 張倏越 綿陽日報社全媒體實習記者 王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