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相難看仍遊走灰色地帶 影視明星成「衆矢之的」

簍子是從崔永元在微博上展示的陰陽合同捅開的,但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吃相難看仍遊走灰色地帶 影視明星成“眾矢之的”

一位資深影視製片人表示:“大家還是在輿論聲浪中靜靜地觀望,我也一樣,畢竟像對明星片酬的運作,所謂大小合同並不是什麼新鮮事。”

這只是冰山一角。

小編梳理了一下明星斂財的N種姿勢,很多吃相很不好看但卻並不違法的斂財模式,曾讓A股投資者們頗為受傷。

如今,拿著高額片酬和資本套現收入的明星們,早已變成外籍人士了卻還要揩國家稅務的油,這讓我們這些總是被個人所得稅癟了錢包的工薪階層們情何以堪?

吃相難看仍遊走灰色地帶 影視明星成“眾矢之的”

一、化片酬為股東 二級市場N倍套利

先從咱們大A股的影視公司說起。

吃相難看仍遊走灰色地帶 影視明星成“眾矢之的”

目前在A股市場上市的國內影視公司約有26家,明星參股概念類公司11家。其中,不乏范冰冰、趙薇、Angelababy、鄭愷、孫儷等當紅藝人的身影。

粗略統計,明星持股上市公司比例大多不超過5%,但憑藉“先發優勢”,明星們獲得股份的成本相對低廉,市值浮盈幾乎均在10倍以上,最高可接近百倍;其中,頭部流量明星每持股一家公司,其市值可一次性達到數千萬級別,最高可過億。

2009年華誼兄弟上市,旗下一眾明星通過持股在資本市場“一夜暴富”。據華誼兄弟2007年上市前發佈的招股書顯示,在上市前,除創始人王忠軍、王忠磊合計持股超過50%之外,華誼兄弟旗下明星藝人中,馮小剛持股2.88%、張紀中持股2.16%、李冰冰與任振泉(任泉)均持股約0.36%、羅海瓊持股0.18%。

上述明星均為華誼兄弟發起人股東,據公開資料顯示,其初始認購價格均為0.53元。

吃相難看仍遊走灰色地帶 影視明星成“眾矢之的”

(華誼兄弟招股書中明星股東持股情況)

此後的2008年2月23日,華誼兄弟增加註冊資本至1.26億元,增加的註冊資本由明星黃曉明、唐炬等62人出資7776萬元認購,認購價格為每股3元,共計認購2592萬股。

根據華誼兄弟招股書中披露,公司發行前股東持股限售期為12個月,按照公司上市後一年最高股價計算,上述明星股東中持股最高者身家可以超過2億元,持股最低者身家也將近1266.5萬元。

其中馮小剛曾持288萬股,佔華誼兄弟的2.29%,後來馮小剛將持有的華誼兄弟股票逐步賣出,2014年就已套現2億多元。

2015年唐德影視上市,根據2014年唐德影視提交上市招股書披露,公司引進知名編劇盛和煜、齊星、餘飛、柳樺,知名導演霍建起、滕文驥、知名演員范冰冰、趙薇、張豐毅、巍子等,“作為公司直接或間接股東。”

吃相難看仍遊走灰色地帶 影視明星成“眾矢之的”

(唐德影視上市前明星持股情況)

根據唐德影視2018年的一季報,目前范冰冰仍在唐德影視十大股東之列。

吃相難看仍遊走灰色地帶 影視明星成“眾矢之的”

而趙薇仍在十大流通股東的名單中。

吃相難看仍遊走灰色地帶 影視明星成“眾矢之的”

2016年上市的幸福藍海的十大股東中也能見到吳秀波的名字。

吃相難看仍遊走灰色地帶 影視明星成“眾矢之的”

除了直接IPO上市,還有放棄IPO選擇借殼的長城影視。

2014年,長城影視借殼江蘇宏寶正式登陸資本市場。在長城影視借殼江蘇宏寶過程中,這場作價近23億的借殼,直接讓江蘇宏寶這家原本市值10億出頭的上市公司,迎來多達11個連續漲停,股價最高衝至30.90元,市值突破184億元。

最後是借殼“星美聯合”成功上市的歡瑞世紀。

2016年7月21日,星美聯合發佈公告,其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事項獲得證監會審核通過,意味著影視公司歡瑞世紀借殼上市之路宣告成功。

根據星美聯合的重組草案顯示,其以每股7.66元的價格,向陳援、鍾君豔夫婦、李易峰、賈乃亮等股東定增約3.92億股,收購歡瑞世紀全部股權,後者作價30億元。

吃相難看仍遊走灰色地帶 影視明星成“眾矢之的”

(歡瑞世紀2017年明星持股情況)

根據歡瑞世紀2017年年報來看,杜淳、李易峰、賈乃亮分別持有歡瑞世紀145.07萬股、72.54萬股、72.54萬股股份。

錯過了上市時機怎麼辦?明星IP資產證券化!

二、明星資產證券化 高業績承諾對賭上市

明星證券化就是指明星用個人收入成立影視公司,然後高價賣給上市公司,用明星現在和將來能帶來的經濟利益作為未來收益獲得高估值的融資的一種資產證券化模式,本質上是對明星的估值。

這是一場各取所需的遊戲。

簽訂業績承諾對賭協議,對明星來說,與上市公司對賭的期限一般是三年,通過未來三年的工作可以在資本市場上預支到未來十幾年的報酬,收益也是極為可觀的。

上海藝恩諮詢副總裁侯濤認為,明星的市場熱度有一定期限,也要考慮在身價高時放大自身價值。另外,現在明星也希望擺脫靠片酬的單一收入來源,向產業鏈上游滲透,成為上市公司股東是方式之一。

對上市公司來說,“明星是稀缺資源,搶佔資源,之後再進行資本運作。現在行業都這麼做,一旦你不這樣做,就很難在這個行業拿到好資源。”侯濤坦言。

“華誼要通過收購殼公司的方式來綁定明星,沒辦法,要不人都走了。”暴風科技董秘畢士鈞表示。

即使給明星如此高價有“被動”因素,但綁定大牌明星,在二級市場有併購故事可講,有明星商譽加持,仍然是有利可圖的生意。

以下是小編統計的上市公司收購明星殼公司的案例:

  • 2013年9月,華誼兄弟以2.52億元收購張國立為法人的浙江常升70%股權;
  • 2015年10月,華誼兄弟又發佈公告稱,公司擬以7.56億元收購浙江東陽浩瀚影視娛樂有限公司的股東藝人或藝人經紀管理人,後者旗下藝人包含李晨、馮紹峰、楊穎、鄭愷、杜淳等,收購完成後,明星股東共將其持有的目標公司70%的股權轉讓給華誼兄弟。
  • 2015年11月,華誼兄弟以10.5億元收購馮小剛的東陽美拉公司70%股權;
  • 2016年3月,唐德影視擬收購范冰冰為法人的愛美神51%的股權;暴風科技擬出資10.8億元收購稻草熊影業60%的股權,該公司股東包括吳奇隆、劉詩詩和趙麗穎;(以併購被否告終。)
  • 2016年7月,北京文化擬出資1000萬投資北京大碗娛樂文化有限公司,佔股20%,演員賈玲是這家公司的最大股東,佔股35%。(併購以被否告終)
  • 2017年1月,深交所上市公司新文化傳媒及實控人楊震華以13.26億元收購周星馳全資控股的PDAL公司51%股權。

可以看出,上市公司高溢價收購明星公司是明星證券化的主要方式。

看似兩全其美的背後,也有風險在暗流洶湧。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上市公司收購明星殼公司,除了佈局明星資源的考慮外,也在一定程度上粉飾了財務報表。

滬上一家基金公司行業研究員認為:

以往明星與公司簽約,是作為公司的合作伙伴出現,其片酬計入到費用或成本里。但現在上市公司收購明星的殼公司,這部分在財報裡則變成了上市公司的收入。

而一旦明星走了或是完成不了業績承諾,上市公司將會面臨大幅商譽減值。

明星證券化的降溫發生在2016年的7月,深交所發佈《修訂廣播電影電視行業信息披露指引》,提出重點監管創業板影視公司信息披露,嚴控明星IP證券化。2016年9月《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正式實施,不少影視類資產併購重組連連失敗。比如,暴風集團、唐德影視等併購被否,永樂影視連續4次借殼失敗等。

三、空手套白狼 高倍槓桿入主上市公司

這其中還有不得不提趙薇五十倍槓桿收購萬家文化。

吃相難看仍遊走灰色地帶 影視明星成“眾矢之的”

2016年12月,萬家文化大股東萬家集團與龍薇傳媒籤股份轉讓協議,將其持有的1.85億股股份轉讓給龍薇傳媒,佔公司股份總數的29.135%,交易作價30.6億元。公司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趙薇。

然而根據萬家文化披露的《西藏龍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關於對上海證券交易所問詢函的回覆》。回覆顯示,龍薇傳媒並非專為此次收購所設立。並同時披露了資金來源,本次股權交易總額30.6億元資金中,股東自有資金借款為6000萬元,未收取利息等資金成本;15億元來自於西藏銀必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趙薇以其個人信用為擔保,還款期限為取得銀必信最後一筆借款之日起3年,經銀必信同意可以延期,借款利率為年化利率10%,該筆借款為銀必信自有資金,不涉及資產管理計劃;另外約15億元將通過向金融機構質押萬家文化的股權融資取得,該筆融資目前正在金融機構審批流程中,融資年利率預計約6%。龍薇傳媒對於上市公司未來1年的安排也修改成了無調整。

簡單來說,實際手裡只有6000萬,其餘30億全靠借。以50倍槓桿撬動上市公司的控股權,這也實實在在的觸怒了投資者和證監會。其明星商譽也變成了資本運作的負資產。

趙薇的這一舉措也讓其憑藉《還珠格格》“小燕子”這一形象多年積累的明星資產也毀於一旦,並且在資本市場落得了“人人喊打”的局面。

吃相難看仍遊走灰色地帶 影視明星成“眾矢之的”

公眾號悅濤曾在文章中表示:趙薇純粹是在拿自己的商譽做抵押來加槓桿,而且沒有後手,套不成就跑。而商譽、品牌價值、信用值,對明星來說,都是娛樂資本化的命根子。沒了這些,就再沒有被資本利用的價值和利用資本的價值。

本次陰陽合同事件曝出的偷稅漏稅現象,在影視娛樂圈更為普遍,不僅會遭到稅務部門的調查,還會引起本就對明星高片酬不滿的更大的民憤,從而造成明星品牌價值的大幅下滑。華誼兄弟、唐德影視商譽減值幾何?小編和大家一起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