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养老金断供虚惊一场?80后慌得一比

世纪80年代的计生标语“计划生育好,政府给养老”,再是90年代的计生标语“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最后2000年龙永图说了实话“养老不能靠政府”。

近年来,我国人口生育率持续走低,已经引起了国民对“人口危机”的担忧,而这对于80后来说,意味着一场养老危机的逼近。所以每一次关于养老消息的风吹草动,都会让80后、90后慌得一比。

7月25日,一张图片刷屏朋友圈,哈尔滨的养老金已经发不出来了?

哈尔滨养老金断供虚惊一场?80后慌得一比

随后官方进行了澄清,养老金还是正常发放。

哈尔滨养老金断供虚惊一场?80后慌得一比

虽然是虚惊一场,但是仔细想想,我们的养老金会不会有发不出来的一天?

从上图看,很有可能了。

这张表格背后隐藏着的,是严重的养老危机。

东北黑洞

根据人社部社保管理中心2017年11月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6》显示,养老金当期收不抵支的省份有7个,分别为黑龙江、辽宁、河北、吉林、内蒙古、湖北、青海。

哈尔滨养老金断供虚惊一场?80后慌得一比

以上7个省市中,黑龙江和辽宁收不抵支分别排在全国第一、第二名,黑龙江结余为-320亿、辽宁为-254亿、吉林稍微好点,为-52亿,共计626亿。

与此同时,黑龙江企业养老保险抚养比仅1.30:1,辽宁为1.79:1,吉林为1.53:1,严重低于全国平均2.80:1的水平。(企业养老保险抚养比通俗讲就是多少个工作人员养一个老人。)

据统计,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日本这个比例大约是2:1。可见东北三省已经完全迈入老龄化了。

简单分析一下东北目前的困境:

历史原因

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前,我国企业职工实行的是企业养老制度,个人不缴费,退休后由企业发放职工退休金。东北国有企业多,于是造成的需要填充的“黑洞”也就大。

人口流失

根据辽宁省社科院公布的《辽宁蓝皮书:2016年辽宁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东北三省人口净流入为36万,十年后的“六普”则显示,东北人口净流出200万人。其中,黑龙江和吉林都是人口净流出省份。

此外,据第一财经报道,辽宁为全国常住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2017年年末,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998.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2.85%,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14.35%。

东北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全国,主要是因为人口流失和出生率持续低迷。2017年统计公报显示,辽宁常住人口比上一年减少了近10万人,黑龙江和吉林也分别比上年减少10.5万人和15.60万人。此外,2017年辽宁出生人口28.4万人,出生率6.49‰,人口自然增长率-0.44‰。

年轻人都出去了,老年人口占的比例会进一步提高,再加上这些在外省工作的东北人社保都是交到当地的,东北的养老问题就更加严峻了。

哈尔滨养老金断供虚惊一场?80后慌得一比

城镇化率高

2013年,辽宁省城镇化率达到66.45%,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在全国排名第五,黑龙江和吉林城镇化率分别为57.4%和54.2%,居全国第11位和13位。

城市化率高意味着享受城镇社会保险的人多,在东北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这些人不创造价值,但要享受比非城镇居民更高的社保待遇。

收不抵支的下一步是什么?

拆东墙补西墙?

6月13日,国务院向外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通知》,决定从今年7月1日起实施基金中央调剂制度。《通知》明确,地方上解比例从3%起步,采取人均定额的方式进行拨付,离退休人员多的省份将获得更多的调剂金。

7月1日起,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将正式进入“富省”帮助“穷省”的时代。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将合理均衡不同地区间养老保险基金的负担,确保各地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也就是所谓的“前台不动,后台调整”。

计算公式为,某省份拨付额=核定的某省份离退休人数×全国人均拨付额。其中:全国人均拨付额=筹集的中央调剂基金/核定的全国离退休人数。

这意思就是说,各省交上去的钱,至少能拿回去一部分,不会让你们白给3%。拿到调剂基金,剩下不够的,就省里自己想办法解决了。

对于经济发达省份来说,羊毛出在羊身上;相对于经济欠发达省份,大部分羊毛出在别的省羊身上。

当然,这也是有一定的地方道德风险。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比如在全国统筹的预期之下,有地方政府怕到时结余基金要上交中央,因此会采取减少财政补贴、增加基金支出的方式来消耗基金的结余,政府需要在这方面加强监管。”

养老存款得两亿?

先了解一下,养老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

要知道,养老金不是一来就有的。

98年以前,我们国家是没有社保养老金制度。当时只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企工作的职工,才会有退休一说。后来,计划经济时代消亡,中国开始轰轰烈烈的工业化、城市化运动。很多国企因为生产效率低下而关停,大批国企工人下岗。那些退休或者马上退休的老工人,面临着养老金发放问题。在教育、医疗等一切产业化的背景下,财政资金显然不愿意再继续给发这部分养老金。

哈尔滨养老金断供虚惊一场?80后慌得一比

后来我国采用了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并存的方式,不过主要还是以现收现付制为主。即完全依靠当前的收入去支付现在的支出,以支定收,基金没有结余,从而避免了完全基金制下基金遭受通货膨胀而贬值的风险,也能够对基金进行有效的管理。由于现收现付制是下一代人养上一代人,因此具有代际之间的收入再分配功能。

不过,这种模式在人口年龄结构年轻、保障范围较窄、支付标准较低的情况下,尚可正常运行;在经济不景气、人口出现老龄化、支付范围和标准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就会出现缴费比例过高,当代负担沉重,资金筹集困难等问题。

当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实,导致年轻人缴的养老保险仅够支付当代的养老金,社保基金其实一直都是空账运转,钱前脚进,后脚出。空账运转,也称名义账户,账户只剩一个记账的功能,里边并没有钱。

说白了就是,现在拿着养老保险的这批人,基本上没有交过养老保险的钱,领的是你所缴纳的社保养老费。

哈尔滨养老金断供虚惊一场?80后慌得一比

至于我们的坑,之前财早(ft-news)推送过一篇文章《陆杰华:中国老龄化面临六大矛盾,未来养老仍要靠家庭》(点击查看原文),其中提到:未来养老主体应该是多元的。国家主要解决兜底的问题,即收入比较低的、独居或者是五保的人群,还是要靠国家来养老。但是,家庭还是养老的第一责任人。

当然,由于目前的低生育率,我们或许可以考虑创业?

哈尔滨养老金断供虚惊一场?80后慌得一比

或者推迟退休年龄?

哈尔滨养老金断供虚惊一场?80后慌得一比

然而,如果不依靠养老金,靠创业来给自己的晚年提供一份足够的保障,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伟曾说:一线大城市的居民,2027年60岁退休,活到85岁,预备1000万元养老恐怕也不够。这说的还是短期的。按统计局计算的过去30年6%的通货膨胀率,假设一个人今年30岁,按现物价是需36万元养老金,则45年左右(距65岁是35年,距85岁是55年,取中间是45年)后就需要是496万。如果按过去30年黄金价格的通货膨胀率,需要3636万。如果按过去30年物价的通货膨胀率,需要1.3亿才能保障养老!!这还没有算上医疗护理费用,如果加上医疗护理费用,你至少需要为未来养老存款“两个亿”。

当然也不用太过悲观,毕竟咱们中国人的特色就是,年年难过年年过,年年过的都不错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