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刷宝”纵览名城古迹,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这是“秋览城”主题

20次推送

十年“刷宝”纵览名城古迹,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先秦蓟城、金朝燕京、元朝大都、明朝京师、清朝北京、民国北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位于北京小平原的这座城市,曾经拥有太多的名字,也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

故宫、长城、天安门、鸟巢、水立方、南锣鼓巷……对于初到北京的游客,他们最想去的可能是这些地方。但是北京这座具有上千年历史的文明古都,有太多的“隐藏故事”等待着我们去发掘,这些“故事”我们应该去哪里看、到哪里听呢?

例如北京市文物保护街区东交民巷。

十年“刷宝”纵览名城古迹,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例如北京城的早期建筑之一,座落在北京第一胡同砖塔胡同的万松老人塔。

十年“刷宝”纵览名城古迹,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不仅仅是北京,整个中国的文物、景点也可谓数不胜数。阅读君发现了一个“神器”,里面深度梳理了4296 处“国保”名单,涵盖近万条史迹名录。您或许会好奇,是谁将这一切编撰、汇总到了一起?他们就是由一群访古爱好者组成的斯飞小组

十年“刷宝”纵览名城古迹,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历经十年“刷宝”纵览名城古迹,斯飞小组是怎么做到的?2018年10月20日下午,由中信出版集团与中信书店主办的“瞧!他们‘刷’了4296处古迹!——中信书店《识古寻踪》故事分享会”在北京中信书店(世贸天阶店)举行,一群访古爱好者与读者朋友分享了他们的有趣故事。这也是北京阅读季“秋览城”系列活动之一。活动中,知名访古团队斯飞小组成员刘拓、杨大炜分别分享了他们在探访“国保”过程中的精彩故事,并以座谈的方式与读者一起探讨当下文物保护与探访“国保”的意义。

十年亲身探访写成一本手账

斯飞小组成员用十年的亲身探访,深度梳理全部七批“国保”名单。探访背后除了对中国文化的饱满热情,还有着丰富的个人经历和历史故事。本次活动邀请斯飞小组的成员也是手账设计师杨大炜与考古学者刘拓一起,分享成书的过程及背后的故事,唤醒大众对“国保”的概念认知和对中华文明的敬意。

十年“刷宝”纵览名城古迹,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识古寻踪》的设计师杨大炜

《识古寻踪》的设计师杨大炜首先分享了,手账设计中所承载的历史意义,让观众了解到,这份看似普通的国保名单实际上有很多亮点内容。

十年“刷宝”纵览名城古迹,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杨大炜展示刘拓寻访各地的火车票

在内容编辑上,斯飞小组对词条进行了拆分,现有的国保是4296处,但为什么书中有1万多条?因为有些国保的名称是综合的,比如青岛近代建筑群算一处,但近代建筑群到底哪一栋楼是什么,尤其有很多仿古建筑,很多人搞不清楚哪个是真的国保、哪个是假的国保、哪个是仿古一条街。斯飞小组通过勘察,把每一栋都列出来了。这个开本很小,一只手就可以拿着走,最开始我们就想做一本,但内容太多了,如果做一本的话,这个书估计有10厘米厚。

在腰封设计方面杨大炜原来设想是4本书,每本书封面出现的地图是这个书要涵盖的地域。但是书最后的实物,是由铅笔草图逐步完善的。这也是一份十分精美的国保坐标地图。

十年“刷宝”纵览名城古迹,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书名的设计是北朝字体,这是是我们比较偏爱的,不是电脑里的魏碑字体,我们同样延续这个风格,从北朝的碑刻里找出“识古寻踪”这几个字,但它是繁体的,出版要求用简体,北魏人没有写过简体的“识古寻踪”,我们摘了一些北魏碑帖的笔划,把它做成了简体的风格,就是现在大家看到这样。同时斯飞小组还未手账还设计了一个封套,背面是“如鸟斯革,如翚斯飞”,这句话是来自于《诗经》,形容古建筑的,什么叫“

如鸟斯革,如翚斯飞”?是指古建筑像鸟展翅飞翔一样。

《识古寻踪:中国文化史迹手账》中依照省、市、县为区划单位,收录并标注目前全部7个批次的4296处“国保”坐标。所谓“国保”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简称,这些古迹或散落在田野或隐匿于闹市,我们常常只闻其名而不得见。其丰富内涵与重要的历史信息也常常被人忽略。

十年“刷宝”纵览名城古迹,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非专业人士完成专业史迹梳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许宏评价本书道:“尽管是专业的考古工作者,我还是曾渴望有一本网罗中国全部最重要文化史迹的手账。现在,居然是挚爱文化遗产的斯飞小组把它做出来了——囊括4000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收录近万条史迹,让人倍感欣慰。这些史迹,他们大多实地探访过,甚至很专业地订正了“国保”名录中的某些讹误。这套图文并茂的小书是一部靠谱的、真正“引人入胜”的古迹指南,宜于卧游,更宜于做知心的旅伴。”

十年“刷宝”纵览名城古迹,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斯飞小组成员刘拓

北大青年考古学者刘拓也介绍了许多自己走访的国保,还说自己现在更关注的反而是历史街区,希望大家在看国保的同时也要关注级别比较低的单位,比如历史街区、古村落,尤其是没有任何级别的单位。在路过国保、去国保的路上最好能够去看一下,因为这些往往消失得最快,你做的记录可能就是唯一一个用高级相机做的记录。

十年“刷宝”纵览名城古迹,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刘拓特别对修缮中的破坏有所忧虑,比如他曾在网上暴出一个很有名的事情,是辽宁朝阳的这个塔下有几个庙宇,庙宇里面有很不错的壁画,有一些是带有佛教密宗色彩的,结果修缮却把原有的壁画完全破坏了,事情报道出去以后,这个景区被罚了很多钱。

又比如山东聊城古城内部、山西朔州市的城区,他们的街区本来保存得很好,刘拓在2010年去时,虽然已经拆掉了一半,但配合城墙个公共建筑,完全可以做很好的开发。结果现在变成这样了,城里老房子所剩无几。我当时拍的很多照片基本成了它的遗照。所以大家看古保时多关注这些东西,留下的很多照片往往更珍贵。

十年“刷宝”纵览名城古迹,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读者现场提问

分享结束后二位作者还就文物保护、艺术审美等问题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一系列精彩的互动。

北京阅读季“秋览城”系列活动是第八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四季阅读主题之一。从9月起至10月底将有近百场主题阅读活动在北京各个地区开展,30余位名家以讲座分享、文学行走等方式,与读者们同览金秋京城。

十年“刷宝”纵览名城古迹,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