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轰炸》取消上映,资本的错误,却让认真做事的艺术团队来背锅

今天,微博爆出消息,二战题材的电影《大轰炸》宣布取消上映,此事作为范冰冰偷漏税事件的延续,直接登上微博首页。

《大轰炸》取消上映,资本的错误,却让认真做事的艺术团队来背锅

很多人都不知道,《大轰炸》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大轰炸,是为了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专门拍摄的。

1938年2月18日至1943年8月23日,侵华日军在长达5年半的时间里对重庆进行了战略轰炸,这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空中大屠杀。

而它与二战期间的“东京大轰炸”、“伦敦大轰炸”、“德累斯顿大轰炸”并成为“世界四大轰炸”。

《大轰炸》取消上映,资本的错误,却让认真做事的艺术团队来背锅

其余三次轰炸均已搬上过银幕,且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

1944年,《东京上空三十秒》将“东京大轰炸”被搬上银幕;1969年,取材于“伦敦大轰炸”的电影《伦敦上空的鹰》在英国上映;2006年,电影《空袭德累斯顿》将“德累斯顿大轰炸”搬上银幕。

《大轰炸》取消上映,资本的错误,却让认真做事的艺术团队来背锅

而“重庆大轰炸”,虽然死亡人数最多,但就连在国内,都少有人知。

说实在的,我们不主张消费国难,但那些战争中的民族风骨总要有一种能被广泛认可的方式被牢记。

长达5年半的时间里,重庆大地上一个个如我们一般的”小人物”,凭借着“敌人炸,我们就修”的骨气挺了过来。

面对日军轰炸,重庆人不分男女老少,全都投入道了重建家园的努力中,工厂不停、机器不停、生产不停,即使90%的工厂都被日军占领或破坏,但凭借航运和人力,重庆的重工业和轻工业仍在敌人看不见的地方隆隆作响。

敌机没有来的时候,重庆人照常喝茶、打牌,还会开展歌唱比赛、健康儿童比赛……这向死而生的态度即使在今天,仍旧令人动容!

《大轰炸》取消上映,资本的错误,却让认真做事的艺术团队来背锅

八年光阴、耗尽所有、挺在风口浪尖和所有人搏斗,只为了一部作品。

我们不能否认导演萧峰拍这部戏的决心,而剧本创作者李维品老人在1996年就开始动笔创作该剧,3年走访,1999年才完成初稿,数改其稿,等到电影立项时,老人已是85岁高龄。

简简单单的把这部电影和洗钱挂在一起,是对他们的不公平。

《大轰炸》取消上映,资本的错误,却让认真做事的艺术团队来背锅

但是需要认清的是,同情是一方面,认真看待又是另一方面。

拍摄过程中,到底花了多少钱、花在哪儿了、谁花了?在此过程中有没有内幕情况?这么多大牌明星,合同是怎么签了?……

这一系列问题一直都是悬在《大轰炸》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而这次范冰冰的税务问题,则成了压倒它的最后一根稻草。

《大轰炸》取消上映,资本的错误,却让认真做事的艺术团队来背锅

莫名的想起了葛优在《让子弹飞》里的台词:

豪绅带头捐钱,老百姓才会跟着捐钱,钱收上来以后,豪绅的钱如数奉还,剩下的三七分。

《大轰炸》,是这样吗?

如果真是如此,那很可悲。因为毫无限制的资本现在已经连最起码的良心,都不要了。

资本时代,叫认真做事、以艺术为先导的团队,怎么生存?

《大轰炸》取消上映,资本的错误,却让认真做事的艺术团队来背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