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这四位名家邀你中轴线上“共话北京”

这是“秋览城”主题

13次推送

10月16日,这四位名家邀你中轴线上“共话北京”

秋天,是老舍先生认为北京最美的时节。在这个十月,跟随北京阅读季“秋览城”主题的脚步,通过镜头和文本阅读北京,在阅读和行走中发现大美北京,还有什么时候比现在更合适呢?

10月16日,这四位名家邀你中轴线上“共话北京”

对于那些来过北京、在这里生活、居住过的人来说,关于北京的记忆总是愈久远愈怀念,从他们的文字中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感慨。六朝古都的身份、历史悠久的文明,让北京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显得弥足珍贵。而生活在北京的人们,也在用生活和经历编织着一首首长诗,他们歌颂的是智慧与生命的力量。

10月16日,这四位名家邀你中轴线上“共话北京”10月16日,这四位名家邀你中轴线上“共话北京”
10月16日,这四位名家邀你中轴线上“共话北京”10月16日,这四位名家邀你中轴线上“共话北京”

旅居北京的新加坡华人陈惜惜镜头下的北京

对于北京这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都,了解她的方式其实有很多,你选择哪一种呢?

听听研究北京地标故宫的专家、作家祝勇,讲讲国家宝藏的前世今生和中华文明的营造之美?那些你没见过的,不能近距离接触的珍贵文物,在这本书里都能看到。

10月16日,这四位名家邀你中轴线上“共话北京”10月16日,这四位名家邀你中轴线上“共话北京”

《故宫的古物之美》

祝勇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跟随土生土长的北京作家宁肯的脚步,听听他讲儿时的老北京,感受一下他心里的乡土?

10月16日,这四位名家邀你中轴线上“共话北京”

《北京:城与年》

宁肯著 陈惜惜 摄影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也可以通过旅居北京的新加坡华人、纪录片制作人陈惜惜的镜头,从一张张黑白影像中发现那些你未曾注意的城市温情、以及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美好。

10月16日,这四位名家邀你中轴线上“共话北京”
10月16日,这四位名家邀你中轴线上“共话北京”

北京街道上的老人

摄影丨陈惜惜

10月16日,这四位名家邀你中轴线上“共话北京”

《人在北京》

作者: [新加坡] 陈惜惜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或者,让作家王冰冰从北京城市建筑、道路的发展和变迁入手,为我们讲述老北京变成新北京、旧城变新城的跃进历程。用数据说话,感受城市的发展。

10月16日,这四位名家邀你中轴线上“共话北京”

北京主要的超高层建筑(至2017年)

10月16日,这四位名家邀你中轴线上“共话北京”

《变迁:北京城的远去与再生》

王冰冰 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10月16日(下周二)下午2点,在能看到北京中轴线的Page one书店(北京坊店),祝勇、宁肯、陈惜惜和王冰冰四位嘉宾将会在这里集合,不同的作品、不同的角度,对于北京这一个话题,他们将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10月16日,这四位名家邀你中轴线上“共话北京”

祝勇

10月16日,这四位名家邀你中轴线上“共话北京”

宁肯

10月16日,这四位名家邀你中轴线上“共话北京”

陈惜惜

10月16日,这四位名家邀你中轴线上“共话北京”

王冰冰

10月16日,这四位名家邀你中轴线上“共话北京”

图丨胡拥军《阅古通今》

拍摄于Page one北京坊店

我们邀约四位名家分享他们对这座城市的观察与感悟,希望能引发大众对城市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参与。历史与未来同样重要,对于北京这座老城更是如此,面对城市的迅速发展,我们应该如何正视“北京城的远去与再生”?

如果您是祝勇、宁肯、陈惜惜和王冰冰四位嘉宾的粉丝,或是老北京风俗文化的爱好者,欢迎您来和我们一起聊聊您的看法!您可以在活动现场向嘉宾提问,阅读君更是准备了由北京阅读季提供的惊喜图书礼包送给到场读者哦。

名额有限,仅限十人!

请在文章末尾留言处说出你想参加本场活动的理由,阅读君将根据留言质量与点赞数选出前十位粉丝前来参与活动,请静候阅读君的回复哦。同时,今天推送第二条也有宁肯所著的《北京:城与年》赠书福利,快去参与吧!

10月16日,这四位名家邀你中轴线上“共话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