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保的“十天千万保单”神话,如何启示险企转型创新?-工保网

相互保的“十天千万保单”神话,如何启示险企转型创新?-工保网

相互保,是由蚂蚁保险联合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推出的相互保险新产品。它通过“芝麻分650及以上的蚂蚁会员0元加入”方式,将具有重疾风险保障需求的个人汇成相互保险团体:团体成员需在其他成员罹患重疾(包括癌症在内的100种大病)时参与保费分摊,也可在自己生病时一次性领取30万(30天-39周岁)或10万(40-59周岁)的保额。

对于千万投保者而言,这实在是“每人花1毛,大病得30万”的稳赚买卖。相互保规定至少由330万人组成“一毛钱关系”:对于每一个出险案例而言,其他人所需分摊的保费至多为30万元×(1+10%)÷330万=0.1元。其中,10%是平台收取的管理费,主要用于分摊金额收支、案件调查审核、诉讼仲裁公证及日常运维开销。

相互保的“十天千万保单”神话,如何启示险企转型创新?-工保网

当然,项目人数越多,分摊人数越多,出险案例也相应增加。据信美相互总精算师分析,目前全国大病重疾人口有300万,40岁的重疾经验发生率不到千分之3,每年个人分摊的总金额约在100-200元之间。相较市面上动辄二三百的商业保险成本较低,用户也可以分摊完投保期间所需支付的保费后,随时选择退出。

低门槛、高灵活性的互助共济机制迅速吸引了大批用户。相互保这一现象及保险床品,对于保险业而言,实在是一次教科书级的互联网创新案例。

相互保的“十天千万保单”神话,如何启示险企转型创新?-工保网

1

关于大病保险,相互保这样创新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为疾病死亡的平均人数达600万人;据中国保险协会调查,每年有42%的人因大病返贫。《我不是药神》电影原型陆勇,便是因疾病而陷入困境的有力例证。

在大病面前,社保保险和商业保险是最为主流的两种保障方式。社保的覆盖面较广,但医保范围有限,且个人缴纳比例仍有28.8%。商业保险的覆盖面较低,保费较高,且对投保人的年龄、体检情况的要求非常严格(年纪越大投保人所需的投保金额就越高)。

相互保的“十天千万保单”神话,如何启示险企转型创新?-工保网

为克服“价格太高(50%)、不知道选哪个(30%)、看不懂(20%)”的商业保险困境,相互保从保险费用保险责任保险设计等方面入手,彻底变革了商业健康保障。

降低保险费用

蚂蚁保险的最新调研显示,在社保之外,38.34%的用户愿意为商业保障每年支付300元左右的保费,年付费金额300-1000元的用户占38.89%,1000元以上的占25.77%。在保费支付意愿度普遍不高的现状下,相互保打通了“0元加入,先享受保障,后参与分摊”的低成本购买大病保险渠道。

集中保险责任

与低保费相对应的,是相互保集中的保障责任。相互保只保重疾,不保非重症身故,也不承担市面上大部分重疾险的轻症、全残、疾病终末期等责任,可视为传统重疾险的一个补充:对于缺乏商业健康保障的群体而言,相互保是一款入门级保险产品;对于已有一定保障的群体而言,相互保也可以是保费的补充来源。

简化保险设计

相互保还大大简化了保险设计。曾有知名精算专家公开表示,国内大病保险存在捆绑销售、拆分病种等一系列情况,设计复杂到让人“买得糊涂”。而相互保明晰的保险细则及简练的投保步骤,真正为用户带来便捷优越的投保体验。

相互保的“十天千万保单”神话,如何启示险企转型创新?-工保网

2

关于互联网保险,相互保这样创新

当前互联网保险产品多为保费低、保额小、保期短的标准化保险,互联网对高保费长期限产品的改造仍然处于初期阶段,且主要体现在渠道销售层面。而相互保云集了最新的金融科技,给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指引了前路。

212模型

在今年的全球投资者大会上,蚂蚁金服分享过自己的保险科技212模型,即2分钟申报、1秒钟审批、2小时打款。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通过部署在云端的算法进行核保的审批阶段。同样根据相互保的产品介绍:确诊重疾的被保人在申请理赔时,可以通过手机拍照提交资料,经过审核公示无异议后,即可快速拿到保障金。不难发现,针对用户信息与病情真实性的审核流程,也是深度学习图像识别技术在保险产品中的又一次应用。

相互保的“十天千万保单”神话,如何启示险企转型创新?-工保网

ABC风控

由整套ABC(AI人工智能、Big Data大数据、Cloud云计算)形成的风控,构建起了相互保的风险控制体系。如芝麻分650分的投保门槛,依托于蚂蚁金服所建立起来的用户信用风险大数据;人工智能系统通过对投保人的特征以及表现行为进行分析,更加有效地通过“逆向选择”从而避免风险。

区块链

相互保还是区块链理念在保险金融领域的典型应用。一方面,区块链的最根本特征“去中心化”在相互保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赔付“去中心化”允许被保人自行在平台上申请赔付,此举既解决了产品使用信息的泄露问题,还保障了信息的不可篡改。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还实现了相互保的“陪审团”机制:所有赔案的相关证据、资金流向将通过区块链上的公证处、司法鉴定中心、电子证书中心和法院等实现全节点见证,

最大程度实现了公正透明

相互保的“十天千万保单”神话,如何启示险企转型创新?-工保网

3

关于保险市场,相互保这样突破

除了保险产品的创新与保险科技的应用外,相互保的炙手可热也给了保险业以市场启发。

正如余额宝聚焦于传统基金公司未覆盖的“一元钱理财”,相互保瞄准了传统保险公司未覆盖的低门槛重疾险人群,

选择这一细分市场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在免去传统商业保险的高门槛后,采用0元投保的方式和一人患病众人分摊的规则保持公平——低门槛、低保费、高保障等系列优势迅速戳中用户痛点。

总而言之,相互保的兴起给了险企这三点启示:1)积极拥抱新型保险对于传统险种的革新2)积极拥抱金融科技对于保险业的改变3)市场空白便意味着巨大的机会。这也是科技时代给险企指出的发展明路:拥抱创新,细分深耕,未来一定大有可为。

相互保的“十天千万保单”神话,如何启示险企转型创新?-工保网

▎本文系工保网原创作品,作者龚保儿。部分内容综合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若需转载或引用请后台回复“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