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抱團與試錯 杭州這項政策讓信息企業眼前一亮

2018-10-29 07:30 | 杭州日報

扶持、抱团与试错 杭州这项政策让信息企业眼前一亮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姚穎康 攝

在吹響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的集結號後,杭州如何為這座城壘起一磚一瓦?

將“短板”補齊,讓“長板”更長,成為提升數字經濟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日前,杭州市政府印發關於《加快國際級軟件名城創建助推數字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簡稱《若干政策》),向杭州市信息軟件企業發出一份頗具含金量的政策“大禮包”。其中關於補助企業研發、支持協同創新、拓寬市場應用的一系列政策舉措讓人眼前一亮。

《若干政策》10月31日起施行,有效期三年,目前實施配套細則正在緊鑼密鼓制定中,政策“大禮包”將很快發送到企業手上。

聚焦信息軟件產業這一我市數字經濟的傳統優勢領域,以精準有力的政策“組合拳”進一步拉長“長板”,杭州數字經濟的“筋骨”將更為強健,動能將更加澎湃。

扶持“加碼”

企業自主研發補助最高可達500萬元

在信息軟件產業這一杭州數字經濟的傳統優勢領域,不少領軍企業、龍頭企業的研發創新已然進入“無人區”,風光無限在“險峰”。

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分擔企業自主研發的各種創新成本,加快實現源頭性、底層性的技術突破?

《若干政策》改變了過去主要以“項目”為單位的補助方式,將補助對象更加直接地聚焦於符合條件的領軍型企業和中小型高成長性企業。

“政府不缺位、不錯位、不越位,力求讓企業擁有更多的創新自主權,讓市場真正發揮決定性作用。”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根據《若干政策》,本市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企業研發投入在300萬—1000(含)萬元且佔當年主營業務收入8%—10%(含)的,給予實際研發投入15%—20%的補助,每個企業最高補助200萬元。

規模以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企業軟件研發投入佔當年主營業務收入10%以上且超過1000萬元的,按其超過當年主營業務收入10%以上部分的50%給予補助,每個企業最高補助500萬元。

鼓勵“抱團”

產業聯盟協同創新最高補助1000萬元

當創新進入“無人區”,單個企業“單打獨鬥”“踽踽獨行”式的創新越發顯得力不從心,發揮各自所長、實現優勢互補的“抱團”式創新漸成趨勢。

《若干政策》特別順應了這一發展趨勢,對企業參與協同創新給予大力支持:龍頭骨幹企業以產業聯盟(平臺)等形式牽頭組織實施重大軟件產品創新研發、應用技術研究和推廣的,對產業聯盟(平臺),按其軟硬件實際投入的30%給予補助,最高補助1000萬元;在城市大腦、智能網聯汽車、5G產業鏈、金融科技、量子計算等領域取得重大進展的產業創新平臺,實際投入1000萬元以上的,按其軟硬件實際投入的30%給予補助,每個平臺最高補助500萬元。

在人工智能、區塊鏈、量子信息等未來產業領域,引導企業加強協同創新尤為重要。杭州也力圖通過立足長遠、面向未來的政策扶持,催生更多底層技術、深度技術的顛覆式創新。

允許“試錯”

產品應用風險補償資金最高200萬元

信息軟件產品的研發創新從來無法畢其功於一役,而是一個不斷試錯、快速迭代的逐步升級過程。

而由於用戶懼怕“第一個吃螃蟹”的風險,不少信息軟件企業在產品推廣過程中無法完成“從0到1”的轉變,從而使創新早早夭折、折戟沉沙。

為了破解這一“創新者的窘境”,《若干政策》創新性地推出了“風險補償資金補助”的政策舉措。

本市使用單位首次採購經市有關部門認定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企業自主研發、具有明確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各類軟件產品(軟件服務)及解決方案的,按該使用單位採購軟件產品(軟件服務)及解決方案的價格,給予最高30%的風險補償資金補助,最高補助200萬元。

“這等於是為用戶採購企業創新產品降低了‘嚐鮮’的試錯成本、打開了‘容錯’的更大空間。”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原標題《杭州發出國際級軟件名城創建政策“大禮包”》,記者 齊航 通訊員 舒俊,編輯 李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