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艺术品投资的真相!

今天,收藏艺术品的文化性和商业投资性是一个整体, 并不是一种对立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藏家既可以是一个玩家,也可以是一个收藏投资家。这一点并不矛盾。

这,就是艺术品投资的真相!

收藏与投资的关系

讲到艺术品的投资收藏,那就绕不开国际上的流行标准。美国是一个市场经济普遍成熟的国家,他们对于股票、房产与艺术品曾有过十年期的统计数据,测算结果显示:房地产十年期的投资回报率为4.5%,股票为13%,艺术品最高为24.5%,可以发现艺术品的投资回报率远远高于股票和地产。

伦敦佳士得和苏富比也曾经做过一个为期15 年的统计实验,他们用1000 美元来购买中国瓷器并追踪15 年的价格涨幅,发现1000 元的中国瓷器变成了9000 元,换句话说,中国瓷器在15 年便有高达9倍的投资回报率。此外,《英国年鉴》中提到艺术品长期的投资回报(18 年):印象画派回报率为9.8 倍,现代绘画是15.2 倍,巨匠的版画是18 倍。由此,可以发现很多艺术品在10-20 年中的投资回报率都可高达10-15 倍,这也侧面印证了艺术品投资确实是行之有效的理财工具。

现在艺术品流通主要地点是拍卖行。从上一次拍卖到下一次拍卖之间,每一次价格都会记录在案, 这样就使得投资回报率的测算更为精确,有案可查。

艺术品投资领域十分广泛,最为活跃的部分为字画、中国瓷器、珠宝等等,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经济实力等不同情况,选择某一种类或某一项艺术品进行投资,那么到底是谁在投资艺术品?怎样投资艺术品才能获取高额回报?

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和拍卖行,世界上多有艺术品的交易已经变成了有根据的量化分析,但是讲到艺术品投资的高额回报率,并不是所有投资者都适合一哄而上来做艺术品的投资, 因为艺术品投资相当特殊。他是一个小众的投资,所以一般的大众不适宜进入艺术品投资的领域。

其次,艺术品投资并不是传统投资,投资每一件艺术品与投资于房地产、股票区别较大,每一件艺术品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比如,油画与中国画不一样,中国油画和西方油画不一样,具体到每一个画家也不太一样:莫奈和梵高、毕加索和安迪沃霍尔也不一样;中国的张大千、徐悲鸿、齐白石等艺术家每个人的画风都不一样,所以牵涉到很多专业的知识。比如说青铜器的收藏和瓷器的收藏与鉴定特性有很多不同,这一点和普通的商品交易大相径庭。

所以国际上才把这样的交易推向拍卖行,因为每个人对艺术品的专业知识和认知并不相同,所以它往往是由拍卖行来进行交易的。

长期投资是关键

由于这样的特殊性,艺术品投资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投资一件艺术品,买家就回去研究一件。很多投资者看到艺术品的投资价值,都设想1~2 年内筹一笔基金用来购买艺术品,其实这与艺术品投资增值的规律特点是相违背的, 艺术品投资是中长期投资。

曾经佳士得、苏富比也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在佳士得、苏富比购买的一件艺术品,希望在八年之后再进行第二拍卖,为什么需要八年时间?这是一个正常市场经济条33 件下的增值时间。

前几年,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比较疯狂,充斥着非理性投资,部分艺术品甚至出现上半年在北京买入,下半年在北京卖出的情况,但这不能作为艺术品普遍的投资规律。艺术品普遍的投资周期需要8-15 年的时间,把自有的闲钱投资在艺术品中,作为一个长期投资。

艺术品投资期限越长,收益越稳定,风险也就越小。数据显示,持有期限在6 年以上的长线投资风险比为0.63% ;持有期限在3-6 年中期投资其风险收益比为2.08% ;3 年以下的短期投资,其风险收益比最高,为4.96%。

这,就是艺术品投资的真相!

艺术品如何增值?

艺术品的增值可以概括为空间差价和时间差价两大类。

空间差价:从某地购买艺术品卖到另一个地方,赚取其中差价。这个差价有点类似于国际贸易的差价。比如,台湾在1949 年之后得不到大陆艺术品,必须从中国大陆到香港再流转到台湾,那么艺术品到香港是一个价格,到台湾又是另一个价钱,这流转的过程就是一个空间差价。这个空间差在70~80 年代,甚至是90 年代上半期都是非常鲜明的。

举例而已,1987年笔者在朵云轩门市当经理,当时门店口有人送上来4 条屏的张大千《春夏秋冬》,朵云轩花了40000元买了下来, 随后以60000 元的价格转手卖给香港的某收藏机构,净赚两万元。

80年代末期,国有文物商店赚得50% 的利润就感到十分满足。谁知这家香港收藏机构把4 张张大千作品带到香港,在当年秋天的一次交易中,卖得87 万。要知道当时港币汇率高于人民币,这就是一种空间差价。

时间差价:2015 年11 月9 日,纽约佳士得举行了一场拍卖会,这场拍卖会轰动一时:意大利的艺术家莫迪利亚尼的一幅作品《侧卧的裸女》估价为7000 万美元,但是最终成交价高达1.7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为10.8 亿元。

当年,意大利画家莫迪利亚尼和毕加索齐名,虽然后来的影响力不及毕加索,但是他在绘画上有着重大创新,特别是他创作的裸女在当时的艺术界很有影响, 曾经也因为画裸女而被政府禁止展览他的作品。当局认为该画带有一定的色情成分,但随着社会开放,投资者普遍感到该画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没有人注意到,过去莫迪利亚尼没有任何一件作品超过1000 万人民币,这一次成交价居然高达1.7亿美元,买家是上海著名的收藏家龙美术馆的主人刘益谦。这件事情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因为过去中国的收藏家大部分是购买中国的文物,但是这次刘益谦出奇制胜买了一件西方文物,作品还不是出于莫奈,梵高、毕加索等传统大师之手。对中国人来讲,莫迪利亚尼这个艺术家的名字还比较陌生。但是刘益谦以10.8 亿人民币买下莫迪利亚尼《侧卧的裸女》一举轰动全球,这也将进一步提升莫迪利亚尼作品的艺术价值。

艺术品品类众多,专业性极强, 对于投资者来说,没有成为专家之前,很难弄清其中专业方面的问题, 另外艺术品造假的专业技术水平与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往往挑战专家的眼光。还有一些社会鉴定机构和鉴定家被商业利益所利用,为投资者埋下失误的陷阱。

随着企业和富裕家庭收入的日益丰厚。以投资理财为目的企业或个人投资者来说,如何才能投资高回报的艺术品领域,如何才能回避这个领域的艺术品投资风险,是大家都关注的话题。

流传有序的重要性

笔者想对收藏家从投资的角度做些提醒:第一,投资者应用余钱投资, 而不是到银行去贷款;第二,投资艺术品要确实出于个人兴趣;第三,要花时间研究艺术品,不明白之处可以请教专家;第四,投资需要拥有超前的眼光;第五,关注流传有序的作品。

英国著名收藏家尤伦斯对中国并不十分了解,但是他投资眼光十分准确。90 年代他来到中国,专门收购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比如张晓刚、方力钧这些年轻人的作品在当时价格非常低廉。但中国传统收藏家并不看好中国当代艺术,所以尤伦斯收集了很多。这几年,尤伦斯收藏的当代艺术和经典古画为他赚得了不菲收入,他流出的艺术品成为拍卖行中热销的作品,价格也飙升得非常高,如曾梵志《面具》、五代黄筌《写生珍禽图》等。

龙美术馆在90 年代收藏红色美术,如靳尚谊《毛主席市场上钢三厂》, 全山石《中华儿女——八女投江》, 杜键、苏高礼、高亚光《太行山上》,35 张洪祥 《艰苦岁月》等。这就是超前的投资眼光。因为1949 年后,在党的领导下,艺术家画了很多革命历史题材的红色美术的艺术品,反映了20 世纪后期中国的时代变迁,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文物。当时很多博物馆和艺术馆没有意识到,但是刘益谦夫妇二人就收藏颇多,当大家意识到这个东西的价值,货源就大幅缩减,所以收藏需要有超前的眼光。

特别强调一点,投资者应该购买品牌拍卖行、品牌机构流出来的艺术品,比如说近期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在北京嘉德拍卖行拍卖出1.8 亿人民币。除了李可染的知名度、《万山红遍》作品的精美成就了1.8 亿元的高价, 还在于这幅画原是荣宝斋的藏品。当下,一件重要的艺术品拍出高价,大部分是流传有序的作品,被一些著名的收藏家收藏、拍卖行拍卖,这就变成了一个重要的旁证。

2015年11月5日,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拍卖出一张毕加索的作品《LaGobmeuse》, 这是一张立体画派的作品,色彩绚烂,画面结构非常丰富。该作品估价为6000万美元,拍卖的成交价为6700万美元。追索历史,1984 年,美国人科克收藏该画的时候才花了140万英镑。收益不可谓不高,虽然产业链相当简单,但是投资回报十分丰厚。

这,就是艺术品投资的真相!

中国艺术品的投资案例

在2014年香港佳士得的拍卖会上,明代永乐御制的《红阎摩敌刺绣唐卡》引起了中华藏家圈的轰动,这张唐卡被拍到3.4亿元港币,这件东西的买主也是上海的刘益谦先生,这件作品的估价是6000万人民币,但是拍卖的时候你追我赶,很快就把价格抬到了3.4亿元港币。由永乐皇帝监制的《红阎摩敌刺绣唐卡》在永乐年间一共制作了三件,剩余的两件在西藏的庙中。

这件艺术品被流转四次,每一次收藏都投资成功。1977年,第一位投资者在伦敦佳士得拍卖行卖得7500英镑;1994年,唐卡又从伦敦辗转来到纽约佳士得,拍卖价格为101万美金;2002年,此物又在香港佳士得拍卖,拍得3087万港币;在相隔12年的2014 年,再次拍得3.4亿港币。这一竞价是2002年价格的十倍,且这个十倍的提升绝对值巨大。

这,就是艺术品投资的真相!

再拿一件明代的艺术品举例,明代成化年间的成化皇帝御制了一批鸡缸杯。明代瓷器特点是青花较多,但是这一批鸡缸杯用了斗彩的技法,小而精。据说这个鸡缸杯现存无损的还有10个,各家博物馆手里拥有7个, 因此并不在流通领域;在流通领域的还有三个,2014年4月8日在香港拍卖的的鸡缸杯卖得2.8亿港元。

很多人认为鸡缸杯并不值得天价,但是只要查询鸡缸杯的流通过程,就会知道这个杯子卖得天价具有合理性。因为鸡缸杯在近代100多年流通过5次,每一个流通过的人都是世界知名的大收藏家。

1999年4月,该鸡缸杯在苏富比拍卖行拍卖2900万,到了2014年正好5年,拍卖价格为2.8亿,差不多实现了十倍的增长。因此,鸡缸杯每一次更换物主,都带来了巨大的投资回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