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哉:沉没124年战舰中捞出74颗子弹,北洋海军烈士,永垂不朽!

壮哉:沉没124年战舰中捞出74颗子弹,北洋海军烈士,永垂不朽!

近日,在大连湾——旧黄海海战战场附近,发现了一艘沉船,这艘沉船正是清朝北洋水师著名战舰——经远号。

根据史料记载,“经远舰”为装甲巡洋舰,舰长82.4米,宽11.99米,排水量2900吨,由德国伏尔铿造船厂建造,1887年下水,随后被编入了大清帝国北洋水师。1894年,在中日甲午海战中沉没。124年过去了,长眠在十几米深海底的“经远舰”,如今的整体状况如何呢?

壮哉:沉没124年战舰中捞出74颗子弹,北洋海军烈士,永垂不朽!

探查表明,“经远舰”倒扣海底,船底已被破坏,但由于装甲巡洋舰特有的装甲保护层,被海底泥沙掩埋的部分保存相对完好。

在考察过程中,潜水员在舰首发现了74颗步枪子弹。众所周知,在铁甲舰时代,海战都是以大炮和鱼雷决胜,毕竟再强劲的火枪,也不可能射透厚厚的铁甲。然而,这些子弹发现却证明了一点,经远舰上的士兵在与日本战舰血战时,曾掏出步枪,试图与日本人决一死战。

壮哉:沉没124年战舰中捞出74颗子弹,北洋海军烈士,永垂不朽!

经远舰不用火炮,却用枪支作战,北洋海军官兵为何会做出如此不合常理的举动呢?专家解释道:“这正是北洋海军官兵最为壮烈的地方!”

壮哉:沉没124年战舰中捞出74颗子弹,北洋海军烈士,永垂不朽!

为了破解日本对定、镇二舰的围攻,经远舰长林永升一马当先,率领舰上230名官兵向日舰发动最勇猛的冲击。

经远舰上之所以出现了如此多的步枪子弹,并不意味着官兵们不懂常识,向敌舰无谓地射击,而是准备在靠近敌舰时,跳上敌船、击溃舰上日军,从而占领、缴获敌舰。在铁甲舰时代,这是一种古老的战术。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员孙键说:“第一支中国近代化的舰队,因为种种原因在这种地方战败,沉没在这里,但是,作为当年参战的这些官兵,无论是士兵还是北洋海军的将领,他们都尽到了自己的职责,为国家尽忠,对得起自己这种海军的荣誉,他们奋战到最后一刻。”

像北洋海军烈士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