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演啦!話劇《雄安晨曦》演繹雄安幹部羣衆奮鬥故事

公演啦!話劇《雄安晨曦》演繹雄安幹部群眾奮鬥故事

10月24日晚上,第一部全面反映雄安新區幹部群眾拼搏奮鬥無私奉獻的八場大型話劇《雄安晨曦》(原名《雄安人》)首次在安新縣公演。這也是第十一屆河北省戲劇節劇目匯演的一部分。首次公演吸引了600多名安新縣各界觀眾,演出中高潮迭起催人淚下。省文化廳評審專家現場觀看了該劇。

體現幹部群眾戮力同心迎難而上

八場大型話劇《雄安晨曦》是由雄安新區宣傳中心、安新縣縣委宣傳部、縣文廣新局和縣作協策劃的一部反映雄安新區三縣幹部群眾在新區初創階段戮力同心、迎難而上的一部大戲。該劇由保定市戲劇家協會主席張曉陽和副主席侯洪義聯袂創作劇本,由保定約定無限演藝傳媒有限公司承製,話劇《大澱》的原班人馬擔綱。



公演啦!話劇《雄安晨曦》演繹雄安幹部群眾奮鬥故事


話劇《雄安晨曦》首次公演現場。

該劇塑造了工作組長葉瀾、村黨支部書記王建興等雄安新區幹部形象。為了落實一系列黨和國家規劃建設新區的方針政策,他們不辭辛苦,任勞任怨,帶著感情做好群眾工作,克服種種困難,化解了房屋停建、網箱清除、企業搬遷等矛盾,村民們舍小家為大家、深明大義。該劇藝術地再現了雄安人在面對困難及克服困難過程中的甜酸苦辣,真實地再現了雄安人的心路歷程及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該劇共八場,劇中涉及工作組長、村黨支部書記、企業家、漁民等20多個主要人物。


劇本完成後曾五易其稿

張曉陽告訴記者,今年5月份,他們接受了創作話劇《雄安晨曦》任務之後,先後走訪了安新、雄縣、容城等地七個鄉鎮十七個村、近百人次,採訪對象有駐村及鄉村幹部、農民企業家、養魚專業戶等。他們在創作中用小故事反映大格局,著重反映新區成立以後幹部群眾的思想變化,反映基層幹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謀幸福,勇敢擔當、砥礪奮進,表現雄安人民無私奉獻、顧全大局的精神。劇本完成後曾五易其稿,多次組織部分領導和京津冀戲劇專家進行論證修改。今年8月下旬,劇組演員克服天氣炎熱等種種困難進行排練。



公演啦!話劇《雄安晨曦》演繹雄安幹部群眾奮鬥故事


話劇《雄安晨曦》劇照。

演出高潮迭起催人淚下


該劇演出中高潮迭起催人淚下。看完這部戲後,中國戲劇文學學會副理事長、空政電視創作中心編導室原主任李東才表示,該劇緊隨生活腳步,切中時代脈搏。劇中矛盾衝突實在,人物性格鮮明,突出了白洋淀的地域特色,水鄉生活氣息濃郁,劇中人物刻畫細膩傳神,雄安幹部群眾心繫家國,情懷感人。



公演啦!話劇《雄安晨曦》演繹雄安幹部群眾奮鬥故事


話劇《雄安晨曦》劇照。

反覆打磨精益求精


安新縣有關負責同志介紹說,“無文化傳承,無雄安未來”。雄安新區成立後,如何挖掘、保護雄安歷史文化,如何推出雄安文化產品、打造雄安文化品牌,是順應歷史不負時代的一項重要使命,也是新區文化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責任。話劇《雄安晨曦》是一部反映雄安本地幹部群眾顧全大局、努力工作、克服困難、樂於奉獻的時代作品。安新縣縣委宣傳部、縣文廣新局邀請對白洋淀地區群眾的革命歷史、風土人情、文化底蘊等有著很深瞭解和把握的保定市藝研所為主創劇組,進行藝術創作。該劇組曾於2015年與安新縣聯合創作反映白洋淀連片美麗鄉村建設的話劇《大澱》,在保定市各地巡演,受到省市領導的充分肯定和全縣人民的歡迎。



公演啦!話劇《雄安晨曦》演繹雄安幹部群眾奮鬥故事


話劇《雄安晨曦》劇照。

在話劇《雄安晨曦》創作過程中,安新縣縣委宣傳部、縣文廣新局、縣作協等與劇組主創人員多次召開座談會,定調子、提要求、說建議,確定創作的方向、主題和時間進度。劇創期間,安新縣還邀請北京著名編劇召開劇本修改座談會,反覆打磨完善,最終確定該話劇從“嚴格管控、生態環保、環境衛生工作和群眾生產生活”等方面著手,通過一些小事件、小人物,反映新區建設中幹部群眾等各層面人物的敬業、奉獻精神以及由來已久的歷史傳統和時代風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