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親吻下的烏魯木齊

暮色親吻下的烏魯木齊

不知不覺已到初冬,來新疆已兩月有餘,在這兩個多月的時間裡,我幾乎花掉了所有時間來了解烏魯木齊這座神秘的城市。習慣在傍晚時分沿著烏魯木齊的街道走一走,感受夜幕降臨下的烏魯木齊,美麗、隨性、充滿生機。

烏魯木齊是全世界離海洋最遠的城市,因為他的地理優勢,使得白晝總比內地長。每當最後一絲溫暖的晚霞湮滅在高樓大廈之後,這座邊疆明珠將會被霓虹燈、路燈、車燈徹底點燃,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從西大橋上的七彩燈帶,到紅山公園一串串、一盞盞、一片片變換燈光秀;從二道橋國際大巴扎溫暖的花車小店,到紅光山變化莫測的激光秀;從高大上的烏魯木齊新客站到有8層樓高的克西路高架橋,整個烏魯木齊在暮色下變成了色彩的海洋,讓整座城市在夜幕下更加靚麗多姿,就是這片美景在9月30日的央視《今日關注》上,刷屏長達8分鐘。

暮色下的烏魯木齊,我感受到的是隨性的。在恣肆汪洋,海涵沙瀚的異域音樂伴奏下,自信人們載歌載舞,有人這樣評價過新疆的歌舞,說他有著火焰山的熱情,冰山融水的清冽,天山雪蓮的明媚,而辛苦一天的各族人們,用蓬勃舒展的舞姿,表達著對生活的熱愛。暮色下,忙碌一天的人們放下疲憊、放下隔閡、放下架子,在夕陽的餘暉下揮舞手臂,隨性起舞。

在暮色下的烏魯木齊,烤羊肉是缺少不了的美食,雖然沒有以前隨處可見的夜市,可孜然包裹的羊肉在烤爐上散發出的香味,早就將這座城市包圍了,久久不能散去。

暮色下的烏魯木齊,充滿了生機。其實,早在5年前,我就來過烏魯木齊,當時大學剛畢業就被分到了烏魯木齊新客站項目,在負責土石方挖運的項目實習。當時的新客站周圍是大片的戈壁灘,很少有居民樓房,施工便道在雨天更是泥濘難行。5年後的今天,我的家安在了新客站旁邊,就在我五年前奮鬥過的地方,重新回到這個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地方,感嘆這裡發展的速度。回想起5年前,荒蕪的戈壁灘上,現在都已被大大小小的住宅小區和高大的寫字樓佔滿了,以前施工時走的便道早被更換成柏油馬路,而正在緊張施工的工地到處可見。伴隨著暮色,放眼望去,戈壁灘到處充斥著生的希望。

烏魯木齊這座邊疆明珠,他的自信、神秘,吸引了全國各地的人們來這裡探秘,而他也以不服輸的心態傲視在西部戈壁。

中鐵二十一局運維公司 牛小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