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情司法,讓我們用愛陪你走一段——柳州市家少中心回訪涉未成年人家事案件關注孩童判後近況

溫情司法,讓我們用愛陪你走一段——柳州市家少中心回訪涉未成年人家事案件關注孩童判後近況

溫情司法,讓我們用愛陪你走一段——柳州市家少中心回訪涉未成年人家事案件關注孩童判後近況

溫情司法,讓我們用愛陪你走一段——柳州市家少中心回訪涉未成年人家事案件關注孩童判後近況

溫情司法,讓我們用愛陪你走一段——柳州市家少中心回訪涉未成年人家事案件關注孩童判後近況

溫情司法,讓我們用愛陪你走一段——柳州市家少中心回訪涉未成年人家事案件關注孩童判後近況


“每次在決定這些孩子該由父母哪一方攜帶撫養時,我們都會反覆斟酌有所顧慮,因為我們作出的司法裁判將會改變他們的生活成長軌跡,甚至影響他們的一生,因此深感責任重大……”這是來自每位一審家事法官對於涉未成年子女撫養問題家事案件的判後心聲,他們擔心一紙文書,會給這些年幼的孩子,帶去不可言喻,難以承受的心理壓力或負擔。

那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得知這些孩子判後過得怎麼樣了呢?家少中心乘家事審判改革東風,借鑑外地法院先進做法,因地制宜採取一套“未成年人成長檔案”溫情司法新舉措,對涉未成年人家事案件和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開展系列判後回訪工作。一段時間下來,不僅獲得了案件當事人的肯定,而且回訪工作收穫不小。眼看新的一個學期就要開學了,這些孩子是否也為開學做好準備了呢?讓我們跟家事法官走進回訪現場,一起來看看這些孩子的生活近況吧。

8月29日,家事法官前往一對非婚生龍鳳胎姐弟家中進行了判後回訪。這對龍鳳胎姐弟的母親幾個月前為爭取他們的合法撫養權,將其父親起訴到了法院。父母雙方都有強烈的攜帶撫養孩子生活的意願,雙方執爭不下,家事法官從未成年人權益最大化、有利於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長這一裁判原則出發,根據心理沙盤推演、走訪學校老師、詢問孩子本人意願及父母雙方撫養條件、撫養能力等綜合考慮,在多次調解無效後最終依法將這對龍鳳胎撫養權判給了母親。判後,母子三人激動地擁抱在了一起,家事法官為他們建立了成長檔案,並於“六一”節前夕進行了電話回訪:姐弟倆跟隨母親生活安定、學習安心,各方面都表現良好。

這次回訪中,龍鳳胎姐弟對家事法官的到來既高興又激動,拉著家事法官的手,你一言我一語的訴說自己在學校的表現,暑假裡自己都做了什麼事,家事法官也關切的詢問了姐弟判後這幾個月來父親是否有探望、照顧他們等問題,並向孩子及母親傳遞了正面積極的家庭觀、親子觀、教育觀,還送上了家少中心的文創書籤、筆記本、筆袋等文具,囑咐他們新學期裡面要認真讀書,學習生活情況要及時向母親和父親反映,不可以因為跟著母親生活,就疏遠了父親,甚至不把自己的學習生活情況向父親訴說,忽視掉父親對自己的關心。

隨後,家事法官還向母親詢問了對方支付撫養費、孩子日常開銷等生活情況,並將母親和孩子反映的信息一一記錄在《子女成長檔案》上,提出瞭如何正確處理孩子與父母各方關係、怎樣依法確保對方按時支付撫養費的意見和法律建議。臨別時分,姐弟倆依依不捨走到家門口向法官揮手道別。

8月31日,家事法官前往柳州市兒童福利院,對不久前開庭宣判指定柳州市兒童福利院作為困境兒童合法監護人案件中的孩子進行了判後回訪,並會同福利院、社區、公安等部門一起幫助該名兒童了卻了她開學前的一個小心願。

在柳州市兒童福利院,家事法官敲門走進了張某某的寢室房間。張某某看到前來探望自己的法官阿姨既高興又興奮,立即穿鞋下床,因為她早已知道家事法官的此行目的。

原來,案件還在審判期間的時候,張某某就曾向家事法官許了一個小的心願,她希望“能在開學前,再回到以前生活的地方,與小夥伴一起玩玩”,當時家事法官也允諾張某某,會替她實現這個願望,這會張某某再看到來幫自己實現心願的家事法官,心裡能不高興嗎?

家事法官一邊詢問張某某生活近況,一邊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書籍和家少中心文創文具,交到張某某手中,希望她能夠在新學期中,好好學習,把漢語拼音學好,今後能夠像其他同齡小朋友一樣用漢語拼音打字聊天、會自己看書。想到馬上就能見到以前的小夥伴,張某某迫不及待地拉起了家事法官的手,法官驅車帶著她向著她的小夥伴們疾奔而去。

來到張某某曾經生活過的轄區,我們看到了早已等候多時的社區工作人員、公安民警及她的小夥伴們。張某某大方的拿出果凍、飲料、薯片等一堆零食與小夥伴分享,向他們訴說了最近的見聞,並驕傲的告訴小夥伴自己馬上就要去讀書了,以後也可以用拼音打字和他們在QQ上聊天。看著這群孩子純真的笑容,大家也都露出了欣慰的微笑。隨後,家事法官一行人還陪著張某某和她的小夥伴一起前往超市購物,這個下午真是讓張某某樂翻了天。

“能夠幫助這些孩子維繫‘家’的感覺,是每位從事家事審判員額法官的判後心願,雖然案件本身對孩子造成的傷害我們不能避免,但是通過我們的關愛和指引,讓他們切實感受到親情和家庭的溫暖,努力幫助他們維繫“家”的感覺,使孩子們身心健康成長、笑靨依舊,這是法院及各社會職能部門應有的選擇,應該聯動而為。”柳北區法院副院長、家少中心負責人吳媚媚介紹,建立家事案件和少審案件判後回訪機制,對判後這些孩子的成長有著非常深遠的司法意義,因為經過這段時間的判後回訪,我們發現不管是離異子女,或是失足少年,身為未成年人的他們,在經歷過案件後,他們的學習生活較以往相比折射出來了一種——希望“有人管”,期待“有人愛”的成長訴求,這是包括法院在內的各相關職能部門需要看到和應當看到的,應該持續跟進,並給予幫助和指引,這也是一種家庭和社會需要。下一步,家少中心將打破由法院一己之力開展回訪的工作方式,積極探索委託家事調查員走訪機制,嘗試搭建各中小學校與法院溝通聯繫平臺,讓多元化解紛聯動力量逐漸滲透進入家事案件中涉未成年人案件的判後回訪工作中去,逐步建立完善起一套判後未成年人成長綜合管理長效機制。

(柳北法院 梁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