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南區法院構建的訴訟服務、糾紛化解多樣化出口

柳南區法院構建的訴訟服務、糾紛化解多樣化出口


深化推進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是人民法院深化司法改革、實現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的重要舉措,也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司法需要的必然要求。

為此柳南區人民法院不斷健全工作機制,創新工作舉措,全面構建“便利、有效、低成本”的矛盾糾紛化解渠道,有效預防化解社會矛盾。

一個平臺訴調服務貼民意

2018年3月,柳南區人民法院從位於飛鵝路的舊址搬遷至新址航生路。柳南法院訴服中心也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除了智能化的接待,全新打造的便民訴訟服務大廳,該院還注重創造有助於緩和焦慮、激烈情緒的環境。

該院在訴服中心專門設立的訴調對接平臺,負責矛盾糾紛的導出和化解工作。訴調對接平臺一方面通過開展委託調解、委派調解、司法確認,充分激發其他社會組織的調解職能,推動糾紛在法院外以非訴方式解決,發揮糾紛調節器的作用。

另一方面,充分發揮自身化解職能,開展立案先行調解和速裁審判對接工作,讓更多的案件在立案階段解決,減輕審判庭的壓力,發揮糾紛減壓閥的作用。

針對立案登記制實施後當事人接受非訴調解意願有所下降的新情況,訴調對接平臺的工作人員擅於抓好“四個引導”,強化立案階段對矛盾糾紛的導出力度。

一、抓好宣傳引導。印製宣傳手冊,在醒目位置擺放,讓當事人一進入立案大廳就能知曉非訴解決方式。

二、抓好受理引導。在立案叫號機上設置“申請調解”項目,通過優先叫號,鼓勵當事人優先選擇先行調解。

三、抓好諮詢引導。設專人負責立案諮詢工作,對於物業、交通事故、小額合同糾紛等具有調解基礎的糾紛,引導當事人選擇先行調解。

四、抓好程序引導。建立轉審案件快速處理機制,即使糾紛不能在立案階段調解成功,也可以在審判環節得到快速處理,使調裁對接的優勢得到充分體現,打消當事人對先行調解效率的擔心和顧慮。

“很多案件將直接可以在訴訟服務中心得到解決,這樣,既減輕了當事人來回奔波之苦,又節省了訴訟資源。這也是我們不遺餘力希望打造的‘便利、有效、低成本’的矛盾糾紛化解平臺”。——柳南法院訴訟服務中心負責人說到。

二次分流速裁裁判有示範

108件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案件從立案到糾紛化解結案,柳南法院訴訟服務中心速裁團隊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2018年5月18日,廣西某物業有限責任公司將其所服務的某小區108位業主起訴至柳南區人民法院,要求被告108位業主分別交納相應拖欠的物業服務費、路燈費及上門收垃圾費等費用。案件總標的達到40餘萬元。

立案後,交由柳南法院訴訟服務中心速裁團隊進行審理。 針對案件量大的情況、送達難等問題,訴服中心送達組迅速啟動分片處理工作機制,4個送達組分別負責特定片區的訴訟材料送達,108件案件迅速被“分食”殆盡。

隨後,案件經過前期調解,40%的業主在法院的調解下與物業公司簽訂了協議並自動繳納了所欠的物業服務費用,但仍有部分業主以“物業服務不達標”等理由不願意交納服務費。

對此,速裁法官對此種情況的案件適用小額速裁程序進行了審理並快速裁決,責令薛某等業主在判決生效後七日內交付所拖欠的物業服務費用。案件判決後,業主陸續繳納了物業服務費,案件得以迅速解決,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結案後,訴服中心對該物業公司建立物業服務質量檔案,及時彙總涉訴小區規模、糾紛數量、調解特點等信息,進行調解判後動態追蹤,將物業服務質量是否改善作為再次處理欠費糾紛的調裁依據,推動物業公司改善服務質量。

探索速裁團隊示範性訴訟,對物業合同糾紛、金融借款合同糾紛等系列性、集團性訴訟,精選個案先行審理,形成判例或調解方案後,帶動群體性案件批量解決。或者採取“門診式”方式,集中開庭,集中宣判;召開庭前會議,固定無爭議事實,加快庭審速度;簡化裁判文書樣式,使用令狀式、要素式裁判文書。這是柳南法院充分發揮速裁團隊改革之創加大案件速裁力度的表現。

2017年,柳南法院訴服中心在原有的基礎上組建了三個訴裁對接團隊,負責立案階段指導調解和快速裁判工作。每個團隊由一名速裁法官、一名法官助理、一名書記員組成“1+1+1”模式。

由立案庭庭長擔任負責人,對所有人員統籌調配,集中力量快速辦理案件。2017年速裁團隊共分流民商事案1440件、佔全年民商事案件新收案件總數比率40%;2018年1-8月,共分流1205件,佔全院民商事案件的42%。

搭建聯動糾紛化解多元途徑

柳南區河西小區居民林女士因樓上裝修後衛生間漏水問題,多次找樓上老戶主、新住戶及物業交涉未果訴至柳南區法院,法院訴訟服務中心立案人員根據林女士的情況,在徵求她同意後請來了柳南區說和事務所的“和事佬”。

從立案到調解化解的十天裡,“和事佬”8次登門,耐心細緻地為雙方調解,在幫助樓上戶主介紹了合適的裝修師傅後,雙方最終達成和解協議。協議經法院司法確認後,樓上又在“和事佬”的推助下完滿地履行了義務,兩家糾紛迎刃而解。

“和事佬”說和事務所,柳州市首家以政府向第三方購買服務方式成立的民間糾紛調解非企業組織,事務所裡的“和事佬”們個個都是調停爭端的好手,也是柳南法院訴服中心“牽手”的特邀調解員。

“並非所有糾紛都要通過司法途徑解決,像樓上漏水問題影響樓下,夫妻鄰里間吵架,小區施工擾民這些糾紛重在化解於基層,法院引入或委託第三方調解看重的是“和事佬”們的及時介入、貼近民心、迅速化解;而由“和事佬”們組織主持達成的調解協議,由法院依法確認後也更具有強攝力和信服感。”

2010年,該院在柳南交警大隊設立了道路交通事故巡回法庭,通過與公安交警、保險等部門通力配合,開展“五位一體”、 “三調聯動”調解機制;

2016年與柳鐵中心醫院共同成立“柳南法院駐柳鐵中心醫院醫患糾紛調解工作室”,化解醫患糾紛;

2017年與柳南區勞動監察大隊共同設立訴前聯調工作室,對因勞動合同、勞動報酬等與勞動者相關問題上產生的糾紛利用聯調機制及時介入疏導。

2017年以來,柳南法院訴訟服務中心通過多元化方式化解糾紛500餘件,佔簡單民商事案件收案數的20%,從源頭上減少了訴訟率,也滿足了群眾糾紛的化解不同需求。

(柳南法院 俞微 冼旎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