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少年聚衆鬥毆獲刑 法官用心幫教歸正途——柳州市家少中心建少年犯成長檔案溫情教化失足少年再起航

三少年聚眾鬥毆獲刑 法官用心幫教歸正途——柳州市家少中心建少年犯成長檔案溫情教化失足少年再起航

三少年聚眾鬥毆獲刑 法官用心幫教歸正途——柳州市家少中心建少年犯成長檔案溫情教化失足少年再起航

三少年聚眾鬥毆獲刑 法官用心幫教歸正途——柳州市家少中心建少年犯成長檔案溫情教化失足少年再起航

俗話說,浪子回頭金不換。如何溫情教化幫助失足少年重歸正途,柳州市家事少年案件審理中心少審法官始終堅持“寓教於審”,在貫徹適用庭前調查、圓桌審判、合適成年人到庭制度、輕罪檔案封存等一系列未成年人審判制度的同時,繼續從“心”出發,為失足少年們創新建立《未成年人犯罪成長檔案》,用溫情教化、“跟蹤”幫教的方式助力失足少年們再起航。近日,經家少中心努力,成功讓黃某、羅某、韋某三名失足少年重返校園的案例,這份成長檔案就是其重歸正軌再起航最好的見證。

黃某、羅某、韋某三人均是某中學在校學生,平時關係較好。2015年4月,黃某接到一朋友電話,稱其在靜蘭橋附近與他人發生爭執,希望黃某叫上兩個兄弟過來幫撐場面。黃某沒有多想立即電話聯繫了羅某和韋某,三人駕乘電動車趕往案發地點。三人與黃某的朋友碰面後,一言不合便與對方發生了鬥毆。鬥毆過程中,黃某沒有動手,而羅某拿著韋某的電動車U型鎖和韋某等人則加入到鬥毆之中,後黃某的朋友從羅某手上拿過電動車U型鎖毆打被害人何某,致何某重傷。案發後,三人經公安機關傳喚後自首到案。取保候審期間,三人在其家長的陪同下主動向被害人何某道歉並先行墊付了醫藥費用,爭取到了何某的諒解。

法院對本案開庭審理時,三人的父母均到庭參加了庭審。法庭教育階段,少審法官嚴肅而溫暖的批評教育,讓三位少年不禁留下了懊悔的淚水。隨後三人還分別遞交了各自親筆寫下的悔過書,並表示當初自己因為法律意識淡薄,一時衝動,最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現在十分後悔,希望法院能夠從輕處罰,給自己一個重新改正的機會。法院綜合考慮本案具體情況及三個未成年被告人犯罪事實、情節、認罪態度等情況,符合緩刑條件,依法判決三人故意傷害罪名成立,各人刑期不等,緩期執行十八個月。

宣判後,三個少年的家長主動與法院聯繫並積極配合幫教工作。少審法官幫教走訪後為三個少年分別建立了《未成年人犯罪成長檔案》,並安排志願者對三人開展“跟蹤”式幫教工作。一段時間下來,法官通過成長檔案,對三位少年的近況進行了收集整理,檔案的情況報告顯示,三位少年在緩刑期間,不僅能主動參加社區和志願者組織的公益活動,而且在學習上,三人也端正了學習態度,以前愛打電玩、愛上網的毛病改正了很多,為了趕上落下的課程,除了在家教輔導下認真學習外,空閒時間還能堅持自我學習……

“我作為他們的主審法官,看到了他們因意氣用事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也看到了他們在感化教育中用自己行動痛改前非的決心,希望校方能給他們一個重回校園學習的機會,畢竟知識對於他們這個年紀的孩子來說太重要了”少審法官拿著三人的成長檔案多次前往學校與校方負責人溝通時認為,未成年人在犯罪以後往往心理壓力較大,如果有機會能夠讓他們重新回到集體生活,重新獲得大家的認可,對於激發他們學習知識的鬥志和重塑他們的自信十分重要。經過法官的努力,最後校方討論決定,終做出了暫將三人留校察看,後依各自表現情況再做去留的決定。

少審法官表示,《未成年人犯罪成長檔案》是我們汲取外地法院先進做法和成功經驗後,推陳出新的一項長期性制度。用獨立建檔的方式,對被依法判處刑罰的失足少年進行幫教,定期回訪及時掌握情況並記錄在案,這對法院有針對性的開展幫教工作,盡最大努力去幫助他們重回正軌有著積極的司法意義。上述這則成功幫教的案例,其實成長檔案僅僅是作為一項新舉措,發揮了實時跟進,如實記敘未成年罪犯感化教育情況的載體作用,而獲得校方的重新接受,得到大家的認可,更多的是來自失足少年自己用實際行動體現出來的感化決心、校方的包容以及法院的努力三方的結果。在此,希望這份法院用“心”創建的平凡檔案,能夠在失足少年的成長之路上帶去更多幫助,在司法實踐中能夠發揮它不平凡的感化幫教效應。

(梁峰、韋林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